首页>文艺>新闻眼

世界博物馆领域的重要力量

时间:2014年10月05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安来顺

新中国博物馆之发展

  新中国成立65年来,我国博物馆的发展大概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经过近50年的拷贝、变异、调适,今天的中国博物馆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包容,不断探索、创新,形成自己的发展之路,成为世界博物馆领域中一支独具特色的重要力量。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国家致力于修复战争创伤的同时,中国博物馆便开始全面“转型”。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全面反映自然资源、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综合性博物馆(地志性博物馆)成为各地博物馆建设的主流。1957年所统计的全国72座博物馆中,地志性博物馆占绝大多数。这一全新的模式更由于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以及其间所做的讲话“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而被制度化。1956年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以及会议形成的“博物馆是收藏机构、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博物馆要为人民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的“三性二务”理论,通过195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建设启动而进一步体系化。上述实践,都为中国的博物馆从精神到功能注入新的内容,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博物馆的基本格局。

  20世纪的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10余年的时间,各地博物馆除在物理意义上遭受巨大创伤外,它的文化精神也受到颠覆性的打击和扭曲。其间,博物馆的陈列展示任人随意装扮,可谓博物馆发展史上的悲哀。也正因如此,离开世界大家庭的中国博物馆与发达国家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被拉大了。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办馆理念还是功能实现,中国博物馆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从数量指标看,1980年文物系统博物馆的数量仅为365座,到2000年增至1397座,20年间新增了1032座,平均每年新增52座;藏品数量从1980年的612万件攀升到1999年的930万件。更深远的意义是,中国博物馆在这20年中基本完成了向其原始文化属性的回归。一大批优秀博物馆更积极地借鉴来自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管理手段和技术愈益专业化、现代化,发挥社会功能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在关注博物馆收藏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社会公众以及博物馆所在的社区。1983年,中国博物馆学会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中国博物馆界的国际化开启了一扇新窗口。伴随着这些重要的回归、调试和发展,中国博物馆作为联系人民群众与文化遗产、联系历史与今天的桥梁纽带作用愈加明显。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博物馆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10年间中国博物馆的数量指标高居世界首列。以最近5年为例,2008年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总数为2970座,到2013年增长至4165座,5年新增了1195座,平均每年新增239座。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同时,办馆主体更加多元。北京市从1997年开始先后批准成立了7个民办博物馆,而到2013年全国民办博物馆总数达到811座,约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9.5%。

  从总体上观察近10年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突出的特征是公共化和专业化水平的跨越式提升。2008年出台的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使这些博物馆的平均观众量增长了50%,有的博物馆参观数量增长了10倍之多。值得关注的是,为参观数量增长作出贡献的人群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占有较高的比例;2008年政府主导的博物馆定级和评估工作,使约占博物馆总数20%的730家博物馆纳入了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2012年启动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预计在3至5年内把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国有单位所收藏的可移动文物数量的家底搞清楚,并陆续向社会公布,体现出对国家文化遗产高度负责的专业追求和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人文精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制度层面对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各博物馆正结合本馆实际,在政府与博物馆之间实现“管办分离”、确保博物馆正确发展方向和公益性目标、博物馆与社会相关方公共治理、博物馆科学和民主决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的博物馆将更加开放和民主,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博物馆相比肩。(作者系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安来顺)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