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黄庭坚在广西的最后十七个月

时间:2013年07月26日 来源: 作者:

 

  909年前,也就是宋代崇宁三年(1104)农历五月十八的黄昏,一个清瘦而倔强的老人经过漫长的跋涉,步履艰难地走到了广西宜州这座边城的石坂路上。从此,宜州总是与这个人联系在一起。这个人就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这一年黄庭坚59岁。

  萦绕在我的大脑里一直有一个雨后黄昏中山路上彳亍独行的背影,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就是黄庭坚的背影。我第一次到宜州是1996年,那是参加黄庭坚学术研讨会。坐着大会主办方专程来迎接的大客车,从桂林到宜州居然走了几乎整整一天。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一条年久失修的三级道路的颠簸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可以想象当年黄庭坚来到这里多么不容易。虽然后来我又来宜州多次,站在残存的古街道上,残存的城楼上,残存的孔庙遗址,我脑海中总是浮现衣着长衫的黄庭坚背影的形象。

  我的思绪回到了宋代。

  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的处分多用流刑,流放到“蛮荒之地”来惩罚。宋代的广西就是朝廷贬谪官员的一个重要地方。在这些被贬谪的不幸的文人中,黄庭坚的知名度和文学艺术成就无疑是最高的。黄庭坚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于崇宁三年(1104)农历五月十八到达宜州,崇宁四年(1105)农历九月三十去世,在宜州度过了16个多月,度过了是他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

  一、《江陵府承天禅院塔记》惹了祸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四月,黄庭坚从被贬的四川来到江陵(今湖北江陵)。江陵有一座承天寺,寺僧智珠建了一座七层宝塔,请黄庭坚写一篇“记”。黄庭坚就应邀写了《江陵府承天禅院塔记》,写成之后就刻在石碑上。有一天知府马瑊在承天寺宴请同僚。饭后,大家欣赏石碑上的《承天禅院塔记》。转运判官陈举等人看到最后一句是“作记者黄某,立记者马瑊”,也想挂上他们的名字,黄庭坚没有答应。陈举于是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陈举就上书朝廷,说黄庭坚的《承天禅院塔记》“幸灾谤国”,意思是“幸灾乐祸,诽谤朝廷”。这篇文章怎么“幸灾谤国”了呢?

  据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第八所记其内容:“余得罪审黔中,道出江陵,寓承天禅院,住持僧智珠方徹旧浮图於地,而属曰:‘余成功之后,愿文记之。’后六年,蒙恩东归,则七级岿然已立,於是作记。”其后云:“儒者尝论一佛寺之费,盖中民万家之产,实生民各帛之蠧,虽余亦谓之然。然自省事以来,观天下财力屈竭之端,国家无大军旅勤民丁赋之政,则蝗旱水溢或疾疫连数十州,此盖生人之共业,盈虚有数,非人力所能胜者邪!”从这一段行文来看,最多也就是议论了佛寺建筑耗费巨大,表现了对老百姓疾苦的同情,何来“谤国幸灾”!但是北宋中期,新党与旧党围绕熙丰变法(也就是以前说的“王安石变法”)产生两派之争,水火不容,相互倾轧。黄庭坚被列为旧党,也随着党争局势宦海浮沉。《宋史》卷四四四《黄庭坚传》对此有所记载:“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崇宁二年(1103)十一月,朝廷诏令下来了,黄庭坚被“除名,羁管宜州”。这样,黄庭坚就被开除官员队伍,成了一名被管制人员。十一月处分结果出来,十二月黄庭坚就从鄂州出发,过洞庭湖,沿着湘江南行,经潭州(今长沙)、衡州(今衡阳)、永州、全州、桂林,于崇宁三年五月十八抵达羁管地——宜州。

  黄庭坚来宜州是携家带口,共有十六口人,他原本计划把家眷安顿到桂林,自己一人到宜州。家人们则坚持同去宜州,可是到了永州,天气实在酷热难耐,就留了下来,连桂林都没到。黄庭坚刚到桂林时写了一首《到桂林》的诗:“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千峰百嶂何。”就是李成和郭熙这样的北宋的大画家健在,也无法画出桂林山水的美景。虽有对桂林景色的羡慕,但是他不能留在桂林,与甲天下的山水风景相伴。

(编辑:子木)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