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公共图书馆, 难题还不少

时间:2013年07月25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 珏

6月至7月,全国公共图书馆迎来了第五次评估定级。在这四年一次的考核面前,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再一次显露出来。  

公共图书馆, 难题还不少

在改造后的长春少年儿童图书馆里,小读者正在翻阅。本报记者 王 珏摄

  随着各地对公共文化投入的不断加大、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各地图书馆新馆的纷纷拔地而起,我国图书馆事业迎来了繁荣期。但与此同时,各地区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异日渐明显等问题也逐步显现了出来。

  总体数量虽在激增,但人均数量仍严重不足

  走进长春少年儿童图书馆,温馨的气氛扑面而来。在亲子阅读室,不但有漂亮的读本绘本,还有专供低幼孩子们玩耍的玩具;在多功能放映室,动画片《花木兰》更是引发了孩子们的阵阵笑声。馆长尹振安说,改造后的长春少儿馆于2012年12月投入使用,“人性、公益、开放、便捷”的服务,受到小读者和家长们的喜爱。“我们在标志牌、提示语、自动还书箱、LED电子屏幕、爱心雨伞和卫生箱、休息沙发等等细节上都力图精益求精。”

  近年来,我国每3.7天就有一个图书馆新馆开馆,这两年还出现了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的湖北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和广州市图书馆,上海浦东区图书馆就有6万多平方米。

  根据文化部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7.89亿册(件),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比2007年增长49%;各级财政对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总数达93.49亿元,其中购书专项经费14.78亿元,人均购书经费1.09元,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4.34亿,文献外借册数达到33191万册次。

  近日发布的我国图书馆界第一份综合性研究报告《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2》也令人振奋: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服务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发布;手机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新的服务形式发展迅速;总分馆、流动图书馆、图书馆联盟等多种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日趋成熟;图书馆新馆建设持续升温,出现了一批堪称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图书馆。

  不过,与这些快速发展并存的问题也不少。虽说图书馆在激增,但一到人均统计,就显得严重不足。报告也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2011年我国人均拥有图书仅为0.52册,其中,人均拥有图书最高的地区(2.94册)与人均拥有图书最低的地区(0.19册)之间,相差达14.5倍;人均购书费最高的地区(7.65元)与人均购书费最低的地区(0.27元)之间,相差达27倍。公共图书馆资源总量的不足与配置的不平衡,使免费开放效益的发挥受到局限。

  资金、人员、馆藏和更新频率,已成发展难题

  与图书馆发展较快、资金充裕的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地方的图书馆资金短缺,藏书量少,新书不足,另有一些欠发达地区,基层图书馆连办馆的起码条件都不达标。

  阿城图书馆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在投资493万元的新馆内,有着窗明几净的阅览室、较为完善的电子阅览室,还有为弱视群体设置的有声阅读角。副馆长满红说,过去,阿城区图书馆的财政预算一直偏低,由于老馆拆迁,新馆未建,经费只是人头费。新馆于2012年投入使用后,他们的财政预算达到164万元,新增藏量购置费达到43万元,大大缓解了文献信息资源陈旧和不足的压力。阿城图书馆所属的黑龙江省,2012年全省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到26.95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70.3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县级图书馆14个。但也在黑龙江省,资金不足依然是图书馆发展的最大难题。即便是省图书馆,2012年购书经费仅550万元,是东北三省的最低,处于国内省级馆的较低水平。

  各地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极不平衡,位于西部地区的青海,问题更是凸显。经统计,青海7个地市级馆中只有海西州、果洛州图书馆馆舍面积分别达到8000平方米和5000平方米,其余在建。39个县级馆中只有门源县图书馆4000平方米、格尔木市图书馆800平方米等8个图书馆达标。

  除了馆舍面积多数仍不达标外,经费也明显不足。在青海大多数图书馆,文献购置费进入当地财政预算的问题仍未解决,少数图书馆进入当地财政预算的也仅有5000—30000元左右,大多数图书馆与评估标准中新增藏量购置费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受文献购置费的限制,新书藏量没有明显增加,书刊外借率仍然得不到提高。

  尽管如此,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副院长申晓娟仍然对前景充满信心:因地区经济差异导致图书馆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一个目前客观存在的现实,但各地对图书馆事业还是日益重视,在地区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想方设法增加图书馆的经费。2012—2013年青海省财政一次性投入了部分文献购置费,解决了基层图书馆多年不买书的问题。

  此外,图书馆人才缺乏也是一大问题,尤其是县一级的图书馆跟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相比,专业人才更是缺乏。“馆员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会影响一个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一些专家说。

  对很多图书馆而言,目前正处于纸质和数字化的交融中,读者的需求多种多样,所以,图书馆如何想方设法为读者提供方便,提高图书馆的效能,也成为各地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数字化资源及其共享还能解决馆舍不足、藏书不丰的困难。

  2007年起,黑龙江省图书馆陆续在全省边境县、贫困县图书馆和重点旅游景区、边防部队、农垦分局签约建设流动分馆,统一建设各分馆的自动化集群管理系统,每年为各分馆配置3500册新书和10TB的数字资源,分馆图书按年度进行区域性流动,迅速改变了全省基层图书馆资源匮乏、服务落后的局面。截至去年底,共建立了57个流动分馆、16个流动站。

  从图书馆的建设水平,可以看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今年,文化部开展全国第五次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对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评级。针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困境,评估组呼吁,应将图书馆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效能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常态化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将全省市、县公共图书馆购书专项经费、数字图书馆建设等业务经费以及人员开支、设施设备购置与维护等日常运行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以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有关负责人指出,每次评估的不仅是图书馆,更是评估当地政府,希望通过评级,推动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以及内部管理、业务建设和读者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提高。

  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就要重视阅读,而阅读离不开书籍,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馆藏不足、资金缺乏、馆舍不到位、图书馆的交通不便等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属于公共文化建设,其投入、管理和服务完全可以检验政府对文化的认知水平。仅仅建设豪华的图书馆新馆,而馆藏、管理和服务滞后,说明政府只关心标志性建筑、政绩工程,并不关心阅读、学习本身,如果连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则表明这个地方的还没有将公众阅读当作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许多文化专家和图书馆工作者的意见。

  如今,我国图书馆尽管数量明显增加,有些图书馆的硬件建设也处在世界一流水平,但管理、服务与社会需求仍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公共图书馆事业,可以说,依然任重道远。

(编辑:单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