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民办博物馆如何走出建设之伤?

时间:2013年07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邵 杰

  近日,民办河北衡水冀宝斋博物馆的展品多为低劣仿造文物的帖子在网络上被转载得沸沸扬扬,民办博物馆的建设问题也又一次聚焦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博物馆,顾名思义是指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公办的博物馆藏品都经过严格筛选和专业的文物鉴定,人们进入博物馆时也是怀着一份敬畏去欣赏那些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珍贵遗存。时至今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仍在对国内许多博物馆中的藏品进行着与标准件的真伪比对分析及断代鉴别研究等工作。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不论基于何种复杂的社会心理,“文化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同样过热发展的民办博物馆行业,难免有人会怀着如某些业内人士所言的“急功近利”心理,相关管理机构的缺位也加剧了这种无序发展,甚至形成了假文物制造、收购、销售等一系列产业链条。

  其实民办博物馆的出现与发展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它在丰富大众文化视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专门领域中综合性博物馆覆盖面的欠缺。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不少成功经验,许多外国收藏家世代收购传承藏品的收藏文化及通过协商外借重要藏品进行展览等博物馆运营、管理模式都很值得借鉴。但反观我国许多发展势头迅猛的民办博物馆,就会发现其在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最严重的就要属消费主义和政绩工程将文物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简单物化、庸俗化。或虚假低劣“文物”充斥,或展品鉴定水平不足,或展品多为个人临时性的收藏品,运营管理不规范……这些问题在民办博物馆的建设中层出不穷,也困扰着大众对于民办博物馆的理解。暑期将至,一位网友在微博中留言说:“小学5年级时的假期作业中有一项是参观美术馆,我跟着妈妈第一次踏进中国美术馆的大门,也是从那个暑假开始,参观美术馆成为了我每个夏天的必修课。”可见美术馆、博物馆这类文化宣传展示平台本应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场所,除了承载展示展品的功能,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艺术的传播,在孩子们的心中更会演变成为一种教育上的诉求,一种伴随人一生的文化记忆,而这些重要的社会意义与责任并非只是作为某地方着力打造的“文化名片”所能承载的。

  令人啼笑皆非的“唐五彩”、“三英战赵云”、“成对的长信宫灯”……以如此荒诞的形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不仅有损博物馆行业的整体形象,还隐含着一个极易被忽略的文化概念的误读,引导大众对博物馆的存在方式与现实意义的曲解。难道我们的博物馆只是文物的收集展示场?文物是兼具历史、艺术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其数量极为有限,之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十二兽首铜像在大力推崇的海外流失文物归国大潮中成为标志性事件,这种民族文化意识的增强具有积极意义,但真的只以这类典型性文物为博物馆的最高诉求么?这样的理解未免有失偏颇。举世闻名的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最初将自己的收藏定位于实用的工艺美术和艺术品;首屈一指的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拥有收集了4个世纪以来五大洲各民族服装万余件的服饰馆,此外还有极富特色的日本横滨拉面博物馆、意大利罗马的马车博物馆。博物馆本应以各种面貌展示人类文明,并藉此接近与服务大众。记得曾经去重庆的中国三峡博物馆参观,这里没有河南省博物院那样规模庞大的国之重器,没有随便一件都可作为镇馆之宝的鼎尊气派,却依旧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展示重庆地区独特自然风貌的植物与动物标本展厅、大屏幕中播放着三峡纤夫喝着被喻为“长江文化活化石”川江号子的影像资料,都让人能切身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历史景观与文化风土。

  毛泽东诗词中有云“风物长宜放眼量”,即当如此,我辈又“岂是蓬蒿人”?民办博物馆的建设也一样,盲目跟风的乱象或因噎废食的裹足不前都要不得。只要不断开阔眼界,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资源,兼容并包锐意进取,并在相关管理机构的行业运营与资质审查机制不断健全与社会公众的道德意识合理规范之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民办博物馆也会找到自己的方向与定位,如同穿过泥泞是坦途,走出属于自己的建设之路。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