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青春风暴,让中国电影更多元

时间:2013年05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 博

电影《中国合伙人》剧照

  青春题材影片的强势崛起,已成为今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标志性现象。《北京遇上西雅图》票房5.1亿元,《分手合约》1.9亿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票房超过6.7亿元,《中国合伙人》上映3天票房过亿……2013年上半年的电影市场刮起了一场势头强劲的“青春风暴”。与之相比,《西游降魔篇》《钢铁侠3》等同样获得高票房的商业大片,就显得有那么一点儿“性价比”不高了。

  在北京保利国际影城首地大峡谷店总经理彭珑看来,近期优秀的青春题材影片票房高企,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在中国电影全面步入市场化的最初几年,观众比较倾向于观看主打特效和动作的进口片以及国产大片是十分正常且合理的。但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我们的市场肯定会逐渐实现细分,观众开始渴求观看更多类型的影片,而《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青春片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彭珑表示,“大多数观众都希望能在电影中找到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致青春》和《中国合伙人》,包括之前的《北京遇上西雅图》,都是依靠接地气的题材和充满热度的话题性战胜了同期公映的商业大片。”

  从《毕业生》到《美国派》再到《朱诺》,各种类型、不同口味的青春片一直拨动着美国乃至全世界年轻观众的心弦。然而在中国,近年来的青春片却大多像《孔雀》这样带有浓郁的文艺电影范儿,在商业上成功的并不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研究员张慧瑜看来,《致青春》等影片之所以能够获得高票房,根本原因正在于创作者敏锐地把握了主流观众的心理状态。

  “刚刚踏入社会的‘80后’是中国电影的主流观众群,随着对大片的逐渐审美疲劳,他们越来越希望在电影里看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张慧瑜对彭珑的观点表示高度认同。显而易见的是,《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影片虽然是青春题材,但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传统意义上的青春偶像片大相径庭。“陈可辛、赵薇和薛晓璐等导演都吃透了一个创作准则,那就是‘谁看电影,就拍谁的生活’。《致青春》等影片的创作根基都是源于中国当下的某些元素,而这些元素又能够有效地与观众产生共鸣和呼应。”张慧瑜分析道,“例如《致青春》,影片的故事主体虽然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但片中人物的状态却是极为当下的。”

  在张慧瑜眼中,《致青春》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现实版青春片——女主人公郑微怀揣着理想主义的“灰姑娘梦”,但遇到的却是两个极端遵循现实逻辑的男人;而最相信爱情的阮莞,最后竟落得个惨死的结局。“这仿佛是在向观众表明,理想主义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存活的。郑微和阮莞们的悲剧并不应该发生在十多年前,反而具有极强的当下性和现实性,因而能够引起年轻观众们的深深共鸣。”张慧瑜说。

  青春题材影片的崛起,在短时间内撼动了商业大片带动电影产业发展的格局,让中国电影步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之途。“青春片的崛起应当成为中国电影产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好莱坞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就是能够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与现实的变化,并藉此来调整自身的创作。”张慧瑜表示,“好莱坞电影的类型特征是不变的,但其讲述类型的方式却是与时俱进的。同样是青春片,《毕业生》《死亡诗社》和《美国派》讲述的却是属于各自时代的故事,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极度贴合主流观众对于自己那个时代的想象。”

  彭珑和张慧瑜也对国产青春题材电影的创作提出了各自的建议。“青春片不是只有《致青春》《中国合伙人》这样的怀旧类型一种而已,《无因的反叛》《心灵捕手》《歌舞青春》等美国青春片就各具风格与特色。”彭珑表示,“我们的创作者应该继续深入挖掘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拓展出更多的青春片类型。”而张慧瑜则认为,《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青春片中太过浓厚的当下性和现实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社会与人,都太过接近真实生活,这就让我们愈发期待,能够通过影片发现一些更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光芒,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丝璀璨的希望。”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