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艺术场域中的弥散与生成

时间:2013年03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潘公凯

  自现代主义兴起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从波普艺术、观念艺术盛行至今也已有半个世纪。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标新立异,成果累累。其间,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也愈益依赖于“错构”的原理。“错构”是“凝视”的原因与引力场。在这一引力场中,审美心理过程得以展开。

  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极大地拓宽了艺术作品的范围,亦极大地丰富了审美引力场的多样形态和引力结构。这就是百年艺术史所标示的人类视觉文化的伟大成就。

  随着全球一体化与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百年视觉文化的成就与体系性知识快速扩展弥散到世界各个角落。在弥散的过程中,历时性的思潮流派演进转变为共时性的多元因素杂存,且与地域性的文化环境互动。体系性的知识积累进一步解构混融,形成碎片化、拼贴化、扁平化、通俗化的全球性弥散景观。

  弥散是流通网络发达的结果,是全球化不可避免亦无需避免的积极现象。弥散带来了世界文化的现代化,全人类都从中受益,这是无疑的。但从物理学角度看,弥散是信息能量从高阶位向低阶位的流动,是“熵”的增值。从大跨度的时空观而言,不断地寻求与建构某种“负熵”的涌流,是必要的平衡与补充。也就是说,在弥散的大趋势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希望有新的艺术系统不断生成,仍然是有利于全球艺术生态的。

  在势不可挡的弥散洪流中,生成是困难的。但也只有生成,是真正值得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的。生成需要生长点。这个生长点必然是现实环境的需求,也自然需从古今中外的文化积累中去找寻。既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融会贯通,也需要宏观思考、把握与体系性建构的综合能力。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生成,应该是一个不断地自我质疑、试错、调适、生长的过程。生成往往从问题意识开始,却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生成是开放性的、过程性的、与周边因素不断互动的,是演进中的有机体。

  生成,是不断地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不断尝试、不断建构、又不断地衍生出新问题的过程。在今日美术馆的“弥散与生成”展,从我的水墨画、史论、建筑、装置四个方面的原创作品切入,既希望讨论多年来的理论思考,也想简略呈现近期完成的探索成果。展览涉及这几个独立领域中的关键课题,也关系到这样的跨界实验背后贯穿的理念线索。这是一个重在自我反思与研讨的展览,目的在于提出问题,引起讨论、批评和争辩,抛砖引玉,增添当下艺术界的学术气氛。 

《寻找真实》 潘公凯与克里夫德·罗斯合作的多媒体装置 2013 

  相关链接

  3月9日至31日,今日美术馆推出大型展览“潘公凯——弥散与生成”。潘公凯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他着力思考现当代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基本问题,以执著的问题意识审视和探索文化生成的可能。“弥散与生成:潘公凯艺术作品展”分为水墨画、装置、史论、和建筑四个板块:“笔墨与人格精神”展示潘公凯的水墨作品,是对传统笔墨精神和修养格调的理解以及当代呈现;“错构与转念”展示潘公凯的观念装置作品,是西方当代艺术的构成要素和东方人文情怀的意象化统一,体现了关于西方当代艺术的不同于丹托和贝尔廷的东方建构;“自觉与四大主义”展示潘公凯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文献,他将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纳入现代性题域进行分析,用现代性研究的框架完成新的理论建构;“营造与生成”展示潘公凯的建筑设计作品,体现了他将建筑中实验性和艺术性的维度和实用性结合起来的努力。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