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纪念与回忆的一年

时间:2012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新荣

  北京人艺一甲子

  6月12日,北京人艺迎来了甲子之寿。所谓60年一甲子,回眸北京人艺走过的60年,是首都剧场大幕数万次的开合,是艺术家们鬓边的华发,是几代观众的掌声和关注,是上百个戏剧艺术精品和经典的诞生……北京人艺已经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标志、一座丰碑、一座巍然的艺术殿堂。她从丰腴的生活大地中汲取营养,从中外各种戏剧理论和流派中淘取金沙,创造出属于自己、鲜明而独到的演剧风格:“京味儿”现实主义,“京味儿”是呈现方式,其内核则是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

  从全年21部大戏、232场演出到剧院东扩建设新剧场、人艺舞美、创作基地,再到十集大型人文纪录片《人民的艺术》在北京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为庆祝建院60周年,北京人艺为喜爱她的观众献上了一份又一份厚礼。尤其是北京人艺时隔24年后重返上海巡演,引爆了轰动一时的“人艺现象”。而新戏《甲子园》汇集了北京人艺五代演员的“五世同堂”,从中我们看到了北京人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部戏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一部戏本身的意义,这个剧组就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北京人艺精神和人艺风格的薪火相传,像接力棒一样,一代代传承下去,守住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之魂,让中国话剧在喧嚣浮躁的娱乐时代中“不媚俗”,让“戏比天大”的虔诚精神60年不变。

  小剧场话剧30年

  2012年,是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诞生30周年。1982年,林兆华创排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开辟了话剧的一个时代。30年前发轫的小剧场话剧,如今已是国内各大城市中话剧市场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显示,北京至少有300个剧团活跃在各个剧场,小剧场总量突破30个,年均市值突破1.5亿元。而在上海,小剧场话剧的“铁杆粉丝”逾10万人。

  台上是“80后”演员,台下是“80后”“90后”观众,这已经成为小剧场话剧中常见的景象。观众的年轻化正是小剧场话剧的“活力之源”。可喜之余,一些小剧场话剧粗制滥造,或全盘照抄热门影视剧,呈现出“低创作投入、低艺术质量、低道德水准”的“三低”状态的现象,令人担忧。

  不过,进入“而立之年”的小剧场话剧,正因为“80后”“90后”们的登场而呈现新意。他们正在接过林兆华、孟京辉的大旗。今年京沪舞台上最“火”、最“神”的一部小剧场话剧《驴得水》就是“80后制造”。该剧层出不穷的幽默讽刺令观众常常笑出眼泪,剧中呈现的凝重现实和人性黑暗也几乎让人窒息。我们真切期待更多这样“洗涤心灵喧嚣、唤醒戏剧良知”的小剧场话剧面世。

  大师谢幕德艺留芳

  2012年,对于戏剧界而言,名家远去的脚步似乎来得匆忙了一些,不禁让人油然心生一种众星陨落之感。

  6月30日,以小角色书写大人生的“龙套大师”黄宗洛在京病逝,享年86岁。“烹小鲜成大师一生淡然仿佛仍在茶馆,演龙套施重手从来严谨不曾偷着找乐”,成为了对黄老一生最好的写照。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8月6日,著名剧作家李龙云因胰腺癌在京逝世,享年64岁。李龙云是中国当代戏剧史上重要的剧作家之一,曾创作《小井胡同》《这里不远是圆明园》《荒原与人》《正红旗下》《叫我一声哥,我会泪落如雨》《万家灯火》《天朝上邦》三部曲等戏剧作品。其中,《荒原与人》于1988年获曹禺戏剧文学奖。

  11月8日,被誉为戏剧界“领队”和“火炬手”的李默然因病在京逝世,人们无限怀念这个为大家塑造了《报春花》中的李健、《夕照》中的老画家甲泽、《甲午风云》中的“邓大人”等一系列人物众生相,并在其表演艺术上创造了独特的“李默然风格”的表演艺术大家。

  12月21日、22日两天,对于梨园行来说,更是让人扼腕。两天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派艺术杰出代表张学津和京胡泰斗、梅兰芳最后一任琴师姜凤山两位前辈大家先后离开了我们。

  演员、编剧或是琴师,无论台前还是幕后,大家的离去,总是令人唏嘘。缅怀追思这些艺术大家,学习他们为民服务、德艺双馨的高尚境界,学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担当精神,他们必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话剧《甲子园》剧照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