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中国电影:以多种类型“对抗好莱坞”

时间:2012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博

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海报

电影《白鹿原》剧照

  进口片配额增加

  2012年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从本年度起,中国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名额,但必须是3D或IMAX电影,而美国片方的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高至25%。分账大片数量的增加具有双重效果。从正面看,它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产业规模——《泰坦尼克号3D》票房近9.4亿元,是中国2012年度票房冠军,《碟中谍4》《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等好莱坞巨制也纷纷获得超过5亿元的票房,在这些大片的推动下,今年全国票房收入已经超过160亿元大关;而从负面看,国产电影的生存空间受到了进一步的挤压,国产商业片在与好莱坞大片的正面交锋中几乎悉数落败——《饭局也疯狂》输给《碟中谍4》,《黄金大劫案》《杀生》不敌《复仇者联盟》,《一九四二》惨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逆袭”……好莱坞大片对国产电影的冲击,从未显得如此强烈。

  国产片保护月“潜行”

  面对34只凶猛来袭的“好莱虎”,从未被官方正式认可过的国产电影保护月显得意义更为重大。2012年,国内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国产电影保护月,一个出现在六七月的暑期档,另一个出现在年底的贺岁档。从6月14日《饥饿游戏》上映算起,直到7月27日《冰川时代4》公映为止,没有一部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好莱坞电影在此期间上映,《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超凡蜘蛛侠》等美国暑期档公映的大片在国内皆被推迟至8月底上映。在这宝贵的40多天时间里,“一枝独大”的《画皮Ⅱ》创造了近7.3亿元的高票房纪录,口碑平平的《四大名捕》也斩获近2亿元票房。而在贺岁档中,11月22日公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为今年最后一部引进的好莱坞大片,其后的整个12月都是国产贺岁片的天下,在此期间,《人再囧途之泰囧》创造了“以小博大”的票房奇迹,而《一九四二》《十二生肖》等影片也收获了较高的票房。

  献礼片题材多样

  为迎接和庆祝党的十八大召开,一批主旋律电影在10月份之后陆续公映。从题材上看,这批影片中既包括革命历史题材的《忠诚与背叛》《走过雪山草地》,也包括当代题材的《雨中的树》《冰雪11天》;既有少数民族题材的《西藏的天空》《索道医生》,也有体育题材的《许海峰的枪》、儿童题材的《小小飞虎队》,影片的类型较之以往的献礼片更为丰富多彩。从艺术上看,尹力执导的《雨中的树》以文艺片的范式讲述英模人物的一生,王朝柱编剧的《走过雪山草地》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和年轻化的手法表现长征,王兴东编剧的《许海峰的枪》在主旋律中融入大量青春励志的成分……这一系列优秀的十八大献礼片不仅实现了用电影艺术的形式表达崇高、表现理想,更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主旋律电影的创作疆域。

  两部史诗巨制引关注

  2012年,两部备受期待的史诗巨制先后公映。9月15日,自开拍之日起便争议不断的《白鹿原》几经周折终于上映。如何处理原著中的性爱场面、公映日期为何一拖再拖等话题,超过了影片内容本身,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抛开宣传上的噱头与手段不谈,王全安对于小说《白鹿原》的电影化改造,还是为史诗片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田小娥这位原著中并非绝对主角的女性,成为整部影片的关键人物和精神核心,这与传统的群像式史诗片显然有着较大的差别。尽管《白鹿原》并没有完全表达出导演王全安所希望表达的“人与土地的关系”,但这部颇为晦涩的影片所收获的1.3亿元票房,还是达到了普遍的预期。而岁末公映的《一九四二》则保持了传统的史诗片风格——深沉的主题、多线索多人物的架构、宏大的场面以及悲凉的气氛,无不彰显出编剧刘震云与导演冯小刚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尽管《一九四二》因为与贺岁档气氛不合而票房欠佳,但影片在表现重大历史灾难时抛弃一味煽情、坚持理性立场与客观态度的创作方法,仍值得我们敬佩。

  小成本成票房“黑马”

  在34部好莱坞大片的夹击下,《杀生》《飞越老人院》《边境风云》等具有较高艺术品质的国产电影都未能获得预期票房,然而年中的《画皮Ⅱ》与年底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这两匹票房“黑马”,却令人倍感振奋。用导演乌尔善的话来说,斩获近7.3亿元票房的《画皮Ⅱ》的胜利,就是“制片人制度的胜利”,这位曾经“艺术范儿”十足的年轻导演,在首次执导大制作影片时,选择了服从制片人领导、相信团队力量的商业电影之“正途”——事实证明,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一言堂”式的导演所拍摄的影片,已经越来越难以获得票房成功。制片人的作用,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贺岁档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出人意料地击败重量级影片《一九四二》,在票房与口碑上都与李安大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并驾齐驱。有人不禁会问:《泰囧》这样一部小成本喜剧片为何能票房“逆天”?答案其实很简单,流畅的叙事、爆笑的情节、可爱的人物,由这些元素组合而成的喜剧片,是最适合在贺岁档放映的——档期的重要性,永远不能被忽视。

  片方与院线分账大战

  2012年11月25日,华谊兄弟与万达、新影联、上海联合等全国30条主力院线达成梯级分账协议。按照协议,电影《一九四二》的分账比例为:3亿元票房之内,发行方分账43%、院线分账57%,超过3亿元的部分将按照45%比55%进行分账,而超过8亿元的部分则按照47%比53%进行分账。在此之前的11月13日,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五大发行公司联合向院线发出通知,要求将片方票房分账比例提升两个百分点,至45%比55%,万达等13家院线旋即组成联盟进行抵制。经过十余天的谈判,华谊终于在25日与院线达成梯级分账协议。对于博弈已久的片方与院线而言,此次分账比例的调整无疑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事实上,由于每部影片的特点都有所不同,所有影片都按照同样比例分账、同一部影片不分放映周期进行分账,都属于不科学的分账方法。我们相信,华谊的“胜利”只是个开始,日后会有更多的片方走上谈判桌,与院线展开分账谈判。

  “水军”泛滥需警惕

  2012年12月3日,陆川团队承认电影《王的盛宴》在宣传过程中雇佣“水军”,一石激起千层浪。《王的盛宴》自公映以来,口碑一直呈一边倒趋势,大批网民在豆瓣、时光等网站上批评影片是“大烂片”,其中还不乏对陆川的人身攻击。陆川团队发现,一批刚刚注册的“水军”在通过不同的账号攻击《王的盛宴》,遂决定花费5万元雇佣“白水军”维护影片声誉。在全媒体时代,口碑已成为影响一部影片票房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今年贺岁档,众口相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逆势击败了声势更大的《一九四二》,而《王的盛宴》则因为糟糕的口碑而票房惨淡。事实上,“水军”作为网络营销产业的重要一环,早已渗透到国内电影界的各个角落,“水军”们带有极强倾向性的赞美或者“拍砖”,很有可能会让一部平庸的电影获得高票房,或使一部优秀的影片沉沦。以“水军”为代表的宣传“毒瘤”,始终是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的中国电影的一块心头病。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