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尽展长安古都的诗情画意——听交响套曲《长安》有感

时间:2012年09月1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景作人

  9月6日,陕西爱乐乐团携交响套曲《长安》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晋京演出。在著名指挥家李心草的指挥下,《长安》的演出取得了成功,通过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由衷感觉到了这部恢宏之作所产生的震撼之力。

  交响套曲《长安》是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重点扶持,陕西演艺集团2012年主推的精品项目,是陕西爱乐乐团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迎接“十八大”召开的献礼作品。这部作品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旨,以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为创意,从伟大长安的历史长河中提炼了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艺术素材,用世界通用的交响乐语言讲述了长安的历史以及发生在那里的故事。

  交响套曲《长安》是由赵季平、崔炳元、张坚、平远、杨一博五位作曲家联合创作的。全曲由序曲加四个乐章组成,音乐语言鲜活而生动。尽管从序曲到各个乐章中,陕西乃至西北(包括新疆)各地的民间音乐素材被大量使用,但其交响化的艺术处理和融入性的细腻手法运用得非常突出。此外,五位作曲家的写作各有风格和特点,但合在一起却显得十分完整与谐和。看来,大家在创作伊始,头脑中都有着对伟大长安的广义印象,至于其精髓之处的细腻表现,则是各位作曲家心中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一种集中反映和表现。

  在序“钟鼎长安”中,音乐的开篇,令人顿生庄严和景仰之情,交响乐团的全体铜管声部集体“轰鸣”,壮丽的音调在凝重的和弦衬托下奏响,似旭日东升般辉煌灿烂,接下来钟鼎之声回荡,管弦齐鸣呼应,音乐呈现出一派堂皇富丽的场景和恢宏明亮的气氛,它向人们展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风貌,周秦汉唐四朝王室的全部精华,在这一瞬间由鼎沸般的交响之声“和盘托出”,长安之门就此打开,历史的长卷开始引领人们认识和解读这个伟大的神圣之都。

  第一乐章“诗赋长安”顾名思义,其音乐与诗有关,作曲家选用了韩愈的《早春》,韩翃的《寒食》,杜牧的《长安秋望》,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四首诗为歌词,为音乐添注了几多“雅兴”。本乐章采用了交响乐与混声合唱相结合的形式,音乐的核心内容与四首优美的唐诗相符,颇有几分乐赋曲吟之意。在乐章中间,有四个不同色彩的音乐段落,它们分别勾画出长安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诗意景象。

  第二乐章“爱恨长安”取自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它是一个类似清唱剧的乐章。选用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为歌词,音乐尽情表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二人之间的千古爱恨。音乐的意境委婉而深切,女声独唱(黄华丽演唱)的主题歌,给人们带来了无限依恋和无限惋惜的情感。

  第三乐章“丝路长安”是整部交响套曲中乐思最丰富的乐章,其中用音乐表现了节日的狂欢、醉酒的步态、楼兰的少女、荒原的旅伴等奇观妙景,它像一篇内涵丰富、色彩艳丽的音乐游记,在人们面前展示了长安历史上的奇闻轶事和辉煌业绩。作曲家在这里以娴熟而富有成效的配器技巧,将音乐的情调与韵味表现得惟妙惟肖。

  第四乐章是“阊阖长安”,阊阖是指传说中天宫的南大门。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意思是指长安古城的宫殿高入云端,九天炫彩,来自世界各国身着不同服饰的使者,在这里朝见大汉或大唐的天子。音乐表现了大唐时期社会繁荣,人民生活富足安定的情景。通过对市井文化的细致描写,尽现了古都长安中趣味横生的风土人情。

  《长安》是一部以音乐讴歌华夏辉煌历史的巨作,它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寓意性,足以使这座历史名都焕发出金光灿灿的生机,人们通过这部作品,可以清晰地认识到长安的伟大、感受到长安的恢宏、品味到长安的丰富。

  《长安》是一部真正的交响性作品,庞大的结构、丰富的乐思、独特的音韵、恢宏的配器……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它的承载力和表现力都是无比丰厚的。

  陕西爱乐乐团的演奏水平较之从前有了较大进步,这个乐团比过去经验丰富了,乐团的音色变得亮泽而富有生气,弦乐的“群感”丰厚了,而管乐演奏的准确性则大大加强。

  指挥家李心草担任了交响套曲《长安》两场演出的指挥,他的执棒,再次验证了一位优秀指挥家对于作品演奏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乐团及合唱团在他的指挥下,技巧、情绪和音乐感都得到了强烈的激励,大家在演奏和演唱时感觉到非常舒服和自如,这就是好指挥的功力、影响力和魅力所在。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