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揽英雄之气 抒进取之情——谷建芬作曲《彭城怀古》听后

时间:2012年09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魏德泮

  近日,我应邀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短短两天,我所闻常是彭祖、刘邦、项羽、刘裕、萧何、樊哙、张良这些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所见的是彭祖楼、项羽戏马台、汉高祖刘邦铜像、汉画像石馆、水下汉兵马俑博物馆和东波石床等展现楚风汉韵的历史遗迹。让我感到徐州是一座豪杰辈出的城市,重情重义的城市。因此,在听了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徐州谱写的一首歌曲《彭城怀古》(元·萨都剌词)后,深感这是一首具有撼人心魄情感力量的歌曲。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作于1336年,萨都剌因弹劾朝中权贵,再次被贬,赴任途中,路过徐州,游历了范增墓、戏马台及燕子楼等名胜古迹后,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吊古伤今、豪阔豁达的词。全词写道:“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歌曲《彭城怀古》的音乐情绪起伏较大,其情感意绪既有雄浑深沉的一面,又有悲壮激越的一面。歌曲旋律把词作所表达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加上韩磊动情的演唱,催人泪下,有感伤,有沉思,有振奋,有鼓舞。旋律起句就以悲怆、凄婉的风格基调作为铺垫,出现全曲最低音,表现岁月“消磨尽几英雄”的慨叹和对故地留恋之情。

  接着旋律先是向下、继而向上进行,保持在中音区内,把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叹进一步展开。第三句通过一个七度音程上行跳跃,进入高音区,将项羽英雄末路、千古遗恨的悲壮情调和人生如寄、尽饮千钟的感慨作了深沉的倾诉。第四句用一个七度音程的下行跳跃,让悲怆之情迸发出来,并在紧接着的变化重复乐句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几百场战争在徐州展开,群雄逐鹿,那恢弘壮烈的场面,那悲壮激越的情调,通过两段中间的无词合唱在高音区层层推进,推向至浓、至深。整首词的情感落脚点在末句“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词作者出于对徐州的热爱,面对“英雄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乱山川”的“荒城斜日”,虽有几分悲怆几分苍凉,却没有消沉颓唐,而是对徐州的未来满怀期待和希望。作曲家在结束句运用长达11拍全曲最高音,把这激烈而深沉的期待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把人们引入一个旷达、乐观的新的境界。

  面对生活在六百多年前元代作者的词,谷建芬为什么能体会得这么真切,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呢?谷建芬说,“投入这首歌曲创作时,自己感慨万千,心里的东西全涌出来了,这支歌是我心里真想说的话,我的内心世界都在这歌里头。”她说:“我热爱自己的祖国,我感谢祖国人民的培养,我也常常思考自己担负的责任。我已经70多岁,我常问自己,活在当下,应当为社会做些什么?总觉得自己愧对祖先,愧对养育自己的老百姓。”她觉得,当代作曲家,应当面对未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勇于创新,创作出无愧于祖先、无愧于百姓的优秀作品来。这就是她在“目送飞鸿”中唱出的无限期待、无限希望!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