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将中国式美声进行到底——记“80后”女高音歌唱家王莉

时间:2012年08月2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丁 薇

  

王莉在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演出照

  舞台上,经典法国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俏皮可爱的机器人小姐奥林匹亚、中国民族歌剧《江姐》中大义凛然的江雪琴、中国音乐剧《二月吟》中命运多舛的歌女阿莉、中国原创歌剧《运河谣》中凄美善良的盲女关砚砚,这些不同类型、形象迥异的人物的塑造者,却都是同一人,她就是空政文工团青年演员王莉。各具特色、风格多样的舞台作品,她均能从容应对,跨界演唱而不着痕迹,令记者对这位“80后”的演员平添了几分敬佩。初见王莉,便被她的自信与热情深深感染。日前,她入选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十大女高音歌唱家,并于8月23日参加十大女高音歌唱家音乐会,她因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而引人关注。

  赛场上的历练:

  努力寻找自己的特点

  王莉像很多“80后”年轻人一样,青春、张扬,但对于自己钟爱的美声事业却体现出了难得的坚定不移。她说:“我要改变观众对美声固有的看法,让中国的美声走进千家万户。”谈起自己的歌唱事业,王莉的思路有条不紊,清晰敏捷,与同龄人相较有一种难得的成熟与老练,这与她多年来丰富的演唱经验不无关系。“如果说小时候对美声的感觉是模糊的,那么自199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之后,我对美声的认识变得清晰起来,我觉得唱美声很放松,很写意。”王莉从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马秋华学习声乐开始,就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声乐比赛。“赛场是最能历练人的地方,不仅能聆听评委的点评,从而改进,还能与竞争对手相互切磋,开阔视野。”令人欣慰的是,她每每参赛均有所斩获:1998年获全国“推新人”大赛美声专业组一等奖;1999年获BTV“百灵鸟”杯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专业组二等奖;2000年,王莉读大三时,因获文化部全国艺术歌曲大赛演唱一等奖而被空政文工团破格录取入伍。之后,王莉在2001年获首届中国人唱外国歌曲电视大奖赛冠军,同年赴德国参加“新声音”国际声乐大赛获国际最佳音色奖,同年获得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歌手“金号奖”、“全国听众最喜爱歌手”大赛美声唱法“最佳新人”、美声专业组“十佳歌手”荣誉称号;2003年获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歌手“金号奖”美声专业组“最佳女歌手”、“全国十佳”美声专场“最具人气奖”;2004年获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美声专业组个人金奖……为了自己的目标,王莉几乎是争分夺秒,没有一丝的懈怠。

  参加声乐比赛磨砺了王莉的演唱和舞台经验,更加明确了她在歌唱事业上的方向。在这么多的比赛中,对于王莉而言最重要的有两场,一是出访德国获得的国际最佳音色奖,一是第十一届青歌赛金奖。前者让她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后者则将她带入了更为广大观众的视野。

  因为入伍,王莉与其他演员相比,并没有在国外求学的经历,最多也就参加过一些大师班的学习,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国产歌手,所以在德国的学习和比赛,让她格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明白了应如何扬长避短。“我虽然得了国际最佳音色奖,但在西洋歌剧的演唱上,语言是有问题的。唱国外的音乐作品如果没有当地文化的陶冶,唱词的把握始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即便是依葫芦画瓢画对了,但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依旧是颇欠火候的。”“德国之行让我明白我缺什么了,我也知道我要什么了,我还知道中国的美声应该怎么发展了。我既然在部队,就好好地把中国的美声发扬光大。”这是王莉德国之行的感触,之后她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2004年获得青歌赛金奖,可以说为王莉的理想插上了翅膀,成为她人生的一大转折。

  “比赛完之后,大家都说我是时尚的‘80后’美声歌唱家的代表,这点我并不否认。我就是想改变大家对美声的看法。西洋歌曲在中国的受众面很窄,我想做的就是洋为中用,将美声唱法和中国语言结合起来,寻找自己的特点,推广中国式的美声。”

  舞台上的实践:

  声音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青歌赛让王莉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也带给她更多实践的机会。有了业界对自己演唱基本功的肯定,她便开始了在演唱个性上的大胆尝试。2004年至今共接演了10余部不同风格的舞台剧,有中国民族歌剧《江姐》第五次复排、法国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国音乐剧《二泉吟》、中国原创歌剧《运河谣》、意大利歌剧《贾尼·斯基基》、中国音乐剧《咏蝶》等。

  王莉说:“马秋华老师曾经告诉我,‘学好美声之后,可以和不同风格的作品结合。’我记住了老师的话,所以不断跨界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和剧目。”《江姐》就是一个开始。2007年,空政文工团第五次复排大型民族歌剧《江姐》,王莉担纲主演。对于性格活泼、俏皮可爱的王莉,要演绎好江姐这个铮铮铁骨、视死如归的女性形象,的确很难,为此王莉曾去江姐被关押的渣滓洞体验生活。“最令我感动的是听渣滓洞纪念馆的老馆长讲,江姐的丈夫被害后,江姐逢人便讲她跟丈夫的往日恩情。所以我体会到,江姐对党的坚贞是与她对丈夫的爱分不开的,江姐首先是个女人、妻子、母亲,然后才是党员、战士。她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英雄。”所以在唱腔的处理上,王莉赋予了这个角色十分抒情的一面。她比较了江姐四代扮演者的多种唱法,最后根据自己嗓子的优势和特点,选择了最为合适的一种:在美声的基础上和民族唱法结合。这样的诠释使得歌剧中江姐的声音显得柔美,充满韵致,而又不失大气和坚韧。前四代江姐的唱段都是以民族唱法来阐释的,而此次用美声来演绎这部经典歌剧,不能不说是一个创新。2007年10月,《江姐》在国家大剧院正式上演,反响热烈。美声的华丽和民族的悠扬、通俗的轻柔的结合使得这部作品既有艺术性、时代性,还有民族性,把江姐作为女性的柔美完美体现出来。

  不仅如此,2010年,王莉在音乐剧《二泉吟》的表演中更是将自己擅长的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嫁接,将这部别具江南风情、民族风韵的作品唱出了浓浓的时尚味,受到了观众的认可。王莉说:“声音是为角色服务的。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不管采用什么唱法,只要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就是成功的。”在最新剧目、中国音乐剧《咏蝶》的唱段中,王莉又把通俗和戏曲糅合在一起,丰富了衣蝶这一角色的舞台形象。值得一提的还有前不久王莉在中国原创歌剧《运河谣》中饰演的盲女关砚砚,不仅形象纤细柔弱,声音更加凄婉动人。如此看来,王莉每饰演一个角色都各具特色,都是活生生的。

  在多部舞台剧的磨练中,王莉对声音的把握日渐纯熟,演唱方法的运用也更加自如,当然这些演唱都是以美声为基础并加以改造的。王莉说:“美声的唱法是科学的发声方法,且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它可以和任何风格的作品相结合,体现不同的效果,这样的转变更加有利于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时下,国内大部分的歌剧演员都以擅长演唱西洋歌剧为荣,但王莉并不赞同,她说:“歌剧舞台不仅是美声唱法的平台,也是民族音乐的平台,单纯的崇洋媚外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洋为中用,把美声民族化、时尚化,我的目标就是要开创中国式的美声,让大家接受并喜欢这种唱法,感受它的美和震撼,而且以后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音乐剧的演唱上。”

  2012年央视春晚上,廖昌永与王莉演唱一曲《天下一家》,曲风大气又不失亲切甜美,取代唱了20多年的《难忘今宵》。春节晚会的传播力量,让王莉的声音传遍了千家万户,而她对中国式美声唱法的理解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同。王莉说:“能得到春晚的演出机会,而且是压轴演出,真的让我欣喜若狂,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中国式美声是我倡导的,怎么样把它普及开来,重新树立一个美声的形象,是我一直要走的路。让中国人的歌声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如同国粹京剧一样享誉海内外,是我们这一代要做的事情。”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