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从《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所想到的……

时间:2012年08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吕春华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从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蔡和森等人物群像的塑造、主题思想的提炼到故事情节的编排和艺术效果的追求,都堪称一部青春励志佳作。

  目前,一些影视片“叫座不叫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多地偏重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不大注重在人物命运的把握上下大气力,其结果是凝聚了眼球吸引力,冲淡了艺术感染力。

  好题材不等于好作品,能否叫得响不能全靠宣讲主题思想的呐喊。真正立得住的艺术形象才是撑起全剧的关键支柱。而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则是区分众多角色的“标志性建筑”。

  大凡成功佳作,无一不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晶。应当特别注意的是:文化产业毕竟有别于产业文化。我们在狠抓“收视份额”、齐抓“票房收入”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大抓“思想内涵”、特抓“社会效益”。

  历时四年、七易其稿拍摄而成的31集电视连续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终于与观众见面了。我作为本片的执行监制之一,能为编创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尽一点微薄之力深感欣慰。同时,也想到了一些剧内剧外的相关话题。

  一 励志与信念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从人物群像的塑造、主题思想的提炼到故事情节的编排和艺术效果的追求,都堪称一部青春励志佳作。

  励志并非新概念。在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志”字一向倍受青睐。《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正是在应当怎样励志、励什么样的志上,给了我们生动而有益的启迪。周恩来作为青年才俊中最早的“觉悟人”之一,对历史、对现实、对未来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远大理想是在经历了“漂洋过海,四处寻找真理”的求索和非常理智的判别选择之后,才真正确立的。“我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选择的,同时也是它选择了我。我愿意,愿意为苦难的中国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在中国共产主义旅欧小组成立之际是这样言志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毕生都在为实现这一远大抱负奋斗不息。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几十年如一日,不论面对血雨腥风,还是遇到急流险滩,始终矢志不渝、无怨无悔呢?答案只有两个字:信念。

  我们看到,当周恩来与张若茗这对初到法国的青年学子,放眼埃菲尔铁塔下的塞纳河胜景时,激动得情不自禁。张若茗在挥泪慨叹巴黎的壮美之余,也目睹了与中国的巨大反差,深感“这世界真不公平!”于是,她对中国失望了,对中国的出路一片茫然。相反,周恩来被激发出的斗志更加昂扬。他认为“中国的前途,在我们心里!在我们手中!在我们肩上!在我们脚下!”他不但有“超过法国,站在世界最前列”的雄心壮志,更有“我们要为之奋斗,一代人不行两代人,两代人不行三代人”的坚定信念。为什么在相同的环境下,二人竟会有如此迥异的感慨?除了眼界、远见之分,更取决于志向、信念之别。其实,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心境、这样的看法,时至今日也不陌生。反观当下,若再面对诸如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之类的严肃命题,扪心自问:我们与近百年前那两位海外赤子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究竟有多大差距?

  二 责任与使命

  中国青年的海外留学生涯迄今已经跨过了一个世纪。一百年间,究竟有多少学子出国求学?他们又是如何用所学的本领回报祖国的?恐怕很难一一记清。但当年那场以“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为宗旨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却因英才辈出而彪炳史册。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年纪最小的留学生邓希贤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刚踏上梦幻法兰西之旅的邓希贤“就想学习造船”,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改变四川家乡“交通不便”的落后状况。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习的深入,邓希贤的初衷发生了质变,阶级觉悟不断提高,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原来我来法国是想学点工业技术的本事,好回去为国家做点事情”;“现在我觉得学点技术,根本解决不了我们国家的问题。我在这已经学到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找到了新的人生道路。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自古道:忠孝不能两全。身处异国的邓希贤不是不想回家,只因使命在心,身不由己。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已下定决心,要彻底改造中国这艘行将倾覆的危船,使其沿着革命的新航向,驶往美好的明天。此时此刻,邓希贤的职责已经同天下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紧紧地联在一起;邓希贤的使命已经同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完全融为一体。

  目前,一些影视片“叫座不叫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多地偏重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不大注重在人物命运的把握上下大气力,其结果是凝聚了眼球吸引力,冲淡了艺术感染力。

  精品应当既好看又耐看。换言之,力作就是要能吸引人又打动人。而人物命运恰恰是作品艺术感染力的“生命线”。

  三 追求与价值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所展示的时代背景,正处于世界近代发展史上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初期。社会经济领域的重重矛盾日益尖锐,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思潮风生水起。

  无政府主义、劳工神圣主义、乌托邦主义、实业救国主义、教育救国主义、易卜生主义、俾斯麦主义、国家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对于身处欧洲大革命策源地的中国留学生来说,都不乏信奉者。

  信仰是一面理想的旗帜,它鼓舞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光明的未来。追求是一种自觉行动,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受核心价值观制约。即便是老子“无为无不为”的大“道”理,抑或“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实质上仍是有意而为之。

  置身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革命历史洪流中的赵世炎,何以能挺立潮头,与进步学生一道,冲破重重阻力,夺取一次次反帝爱国斗争的胜利?“留学生思潮泛滥,主义繁多,这很正常。追求真理嘛,谁真理在手,谁就成为核心。”赵世炎谈论国家大事,既不回避现实,又有远见卓识,“中华民族已经是危急存亡之秋也。华夏学子远渡重洋,来到异地他乡,不就是为了要找一条救国的路吗!谁找到了这条路,谁就是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基于对时局、对前途的真知灼见,他义无反顾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真理而斗争”!

  人世间,还有什么能比崇高的事业更有价值!?

  诚然,不同的时代崇尚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追求推崇不同的价值。但在新形势下,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我们依然责无旁贷。赵世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的高尚品德、可贵品格、优秀品质和正直品行,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一青年偶像的含金量,而且从深度和广度上丰富了作品的思想性。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时下某些影视剧的两种倾向,其一是剧情内容方面,信口“乱说”、“戏说”、“神说”、“胡说”,简直“浪漫”到了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地步;其二是价值取向方面,讲究“实际”、“实惠”、“实用”、“实益”,实在“现实”到了只讲功利莫谈公理的程度。殊不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大凡成功佳作,无一不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晶。应当特别注意的是:文化产业毕竟有别于产业文化。我们在狠抓“收视份额”、齐抓“票房收入”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大抓“思想内涵”、特抓“社会效益”。所以,“追求与价值”还真不能小觑。

  四 激情与精神

  多角度、全方位塑造赴法留学生的英才群像,分层次、按特征展现中国新青年的整体风貌,是构建《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史诗风格的主体框架。这就决定了本剧线索纵横交错、人物纷至沓来的铺陈格局。要想从纷繁的头绪中理顺发展脉络,就必须从共性层面中突出个性特点。

  好题材不等于好作品,能否叫得响不能全靠宣讲主题思想的呐喊。真正立得住的艺术形象才是撑起全剧的关键支柱。而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则是区分众多角色的“标志性建筑”。

  通常一个艺术形象给人留下的印象深不深,与其“戏份儿”的多少密切相关。“露脸儿”的机会越多,占用的演出时间越长,人物的用武之地越大,越有观众缘儿。可《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的蔡和森有点例外。论出镜频率,他在主要人物中并不是最多的,论出演时长,他的戏到第23集已基本收场。蔡和森能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主要是由于“那一个”特定的典型环境,铸造了“这一个”特殊的典型性格。

  我们只需回放两组镜头就不难发现这位热血男儿的鲜明性格。

  镜头一:他赤膊挺立,用冷水泼身,以警醒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勿忘国耻,时刻准备挺身而出,为国捐躯。只有蔡和森才会以这种过激的方式鞭策自己。

  镜头二:他将前胸后背都挂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昂首走上巴黎街头,决意要在洋人面前显示一下中华民族的自尊。只有蔡和森才能以如此果敢的行为证明自己。

  我们只要再听听他的对白便会领略到这位铁骨硬汉的独特风格。

  向警予问:“如果我们有了婚姻,会让你放弃对旧世界的挑战吗?”

  “会!”蔡和森出人意料地回答,然后又补充道,“两种可能:一、旧世界彻底毁灭;二、我被砍去头颅。”只有蔡和森才会以这种悲壮而不失幽默的口吻,跟未婚妻探讨今后的事业和婚姻大事。

  激励与精神赋予了剧中蔡和森豪爽倔强的禀赋和坚贞不屈的节操,也给了真实的蔡和森坐穿牢底的力量和甘洒热血的英勇。

  不管您看没看过这部不够“流行”的电视剧,也不管您是否对英年就义的蔡和森感兴趣,激情与精神对于见怪不怪、看破红尘的“清醒而成熟”的群体,已经升为非常稀缺又不会享用的天价“奢侈品”。那些一头扎进“利益超市”盲目抢购高价、廉价、打折的身外之物,却不思返回或确实迷失精神家园的购“物”者,是不是该收把手算一算,投入自己最大的本钱——生命,仍难以真正提高生活的质量,难道就任凭人生价值这么一直贬下去?

  也许有人不在乎,什么黑白颠倒、美丑不分、是非难辨,于我何干?也许有人太大方,什么尊严扫地、人格扭曲、真情不在,于我何妨?也许有人很无奈,什么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底线崩溃,于我何故?于是,过于讲“实际”,惯于听“美言”,善于看“脸色”,羞于谈理想,疏于论修养,苦于无信仰……好一个“于”字了得!

  在利益日趋集团化的“行情”下,要“大盘”反弹,全靠“庄家”行吗?激情与精神倒是每个公民都可以永久持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始股”。何必偏要将其束之高阁?太可惜!没道理!!果真如此,就更有必要重温仁人志士们的那段“法兰西岁月”。

  五 欲望与野心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之所以较难驾驭,一方面因为塑造伟人领袖,既不能歪曲失真,又要求艺术再现;不许脱离原型,还得加工原型。另一方面由于把握历史事件,决不可虚构失实,又不必拘泥刻板;保证大事不虚,做到小事不拘。

  而《我们的法兰西岁月》除了要处理好上述两方面的关系外,还需解决一大具体难题:如何设计正反对立面。冲突是戏剧的命脉。对立双方缺一不可,而且力量对比“一边倒”也会没戏。

  显然,片名中的“我们”是特指赴法的勤工俭学生们。亲历“法兰西岁月”的诸位青年精英理当成为戏剧冲突的主角儿。

  “正方”的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蔡和森等领军人物,德才兼备,阵容强大。“反方”呢?且不说有“资格”对垒的干将寥寥无几,即使确定了“人选”,怎样为其定性、定位,都直接影响到主要矛盾的典型性够不够,利害冲突的戏剧性强不强。

  如此这般,身为青年党魁首的宗旭之就成了举足轻重的反派核心。这位被尊为“大哥”的官费生,根本没把心思全放在学业上。他骨子里更喜欢以指点江山的救世主自居。

  应当承认,此公的能量确实不小。他在一系列戏剧冲突中所起的作用堪称以一当十。从影视创作美学的角度看,宗旭之不失为罕见的反面艺术典型。在宗旭之的思维与言行中,高度集中并充分体现了两个特质:欲望与野心。

  欲望,人皆有之。满足欲望并不一定都是见不得人的坏事。即使某些欲望不切实际,有理智把关,一般出不了大格。但是,放纵欲望如脱缰野马的后果则不堪设想。宗旭之正因欲壑难填而最终走到了人民的反面。他集权力、金钱、名誉、女色……各种私欲于一身,且毫无节制。

  无独有偶,大凡野心家,亦为阴谋家。卑鄙的目的只有用卑鄙的伎俩才能实现。宗旭之在这方面的“高明”与“才干”连老谋深算的公使陈箓也不得不佩服,必欲用之。野心勃勃又文武双全的宗旭之真的上台,危害的就不止是爱国学生,必将祸国殃民。只有将正义与非正义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残酷性充分展示出来,艰苦卓绝而又充满希望的那段“法兰西岁月”才能动人心魄、催人向上、令人难忘。

  当年赴法勤工俭学的革命先驱播下的火种早已结出了硕果。今天,我们在为振兴中华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的时候,更应该把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或许这就是《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的现实意义吧。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