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文以明道 ——评仲呈祥《文苑问道——我与〈人民日报〉三十年》

时间:2012年08月0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包新宇

  在当今浮躁喧嚣的媒介环境下,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需要有勇于潜修、甘于枯淡,不慕虚名、不贪虚荣的文化自觉意识,需要坚守一种持之以恒的求道精神。读罢仲呈祥先生的文集《文苑问道》,这位文艺评论界前辈对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关注与忧思,跃然纸上。

  这本书内的每一篇文章,虽是旧作,但有志于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有心人,若能细细品读,都能有所收获和启迪。有思想的文字不会随岁月的流转而失去其内蕴,恰如陈年老酒愈加香醇,那些时髦辞藻充斥但思想内涵贫乏之作绝对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文苑问道”,书名寥寥四个字。一个“问”字,似乎能让读者听到作者多年不懈求索的脚步声;“道”本意为“路途”,诸多引申义中有“道理、真理”之项。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曾出版过《艺苑问路》《艺苑问道》等书,从书名看,从问“路”进而问“道”,揭示了作者几十年孜孜以求的探索思考;如果说“艺苑”主要集中于对影视艺术创作及发展的评论,而“文苑”则将视野开拓到更为广阔的文艺创作领域。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工作者,作者几十年治学问道的曲折路程,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文艺发展的历程紧密相连,他始终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上下求索,踯躅问“道”。向“上”,即揭示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彰显先进、揭示不足;向“下”则将目光关注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观照到普通群众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所折射出的时代脉搏和历史心声。他的治学、问道历程,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文艺发展三十余年的历程同步,其间的每一篇文艺评论,都与当时文艺创作最前沿息息相关,深入到中国文艺发展较为重大而深远的哲理层面。“文原于道,明其本然”(纪晓岚评《文心雕龙》批语),书中所记录的评论感言,既彰显了洗练劲达的文采,更传递出文化自觉之“大道”。书中的这些发表于《人民日报》的148篇不同时期的文艺评论,始终坚持党的文艺路线,坚持文艺为人民的宗旨,鲜明体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读罢全书,笔者认为作者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鉴于两大渊源:一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以“人”为基点的、面向人民大众的文艺理论;二是批判性地吸收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养料,兼收并蓄其他文艺理论之长。正如书中“自序”所言,作者始终紧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力武器,“努力自觉把握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和规律”,“努力践行忠实于人民的文艺理论批评者的历史使命与社会担当,”因此,可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工具的实践运用,是其文艺评论的根本特色,是其文艺理论的坚实“塔基”。另一方面,作者批判性地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养料,较注重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精髓和道德精髓对文艺创作的正面影响,他根据中国文艺创作的实际,以包容开放、博采众长的学术视野和态度,历史性地、批判性地借鉴众多文艺理论的优长,这是其文艺理论不断发展、深化的脉络主轴。

  更为难得的是,作者鲜明坚定的文化自觉意识渗透于行文之间,这份坚守的文化自觉意识并非为了抬高理论身价而牵强附会的空口号,而是其哲学积淀、历史意识、理论修养,加上作者几十年文艺批评的一线工作所沉淀的真情实感“化醇”之后的水到渠成的思维成果。从宏观角度看,全书从辩证和谐思维的高度,从“哲学管总”的整体格局,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工具为武器,站在历史视角和人民利益的出发点,提出一系列提纲挈领式的宏观理论观点。如他倡导“哲学通,一通百通。”他倡导走兼容和谐、辩证整合的文艺研究之路,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优势所在;他还一再呼吁倡导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还历史以本相,完整塑造历史人物形象,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创作,从整体创作思路和理念观照的角度,给予了宏观把握;对于新世纪的文艺创作,他提出了理性思维与情感思维应互补生辉、交融整合的观点,将王元化、朱寨等大家前辈的观点更具体地用于文艺批评以指导影视艺术创作实践。从中观角度看,全书以时间脉络为纵线,深入剖析了三十余年中国文艺创作的总体发展趋势,以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自觉匡正一些所谓时兴的创作趋势。如他坚决反对“淡化政治”、“躲避崇高”、“远离现实”、“消解价值”的消极美学主张;他还深刻剖析了艺坛媚俗文化泛滥的文化根源,及其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和谐发展的长期不利影响;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的立场,自觉匡正时下一些看似时髦的文化流行术语的误读;作者边破边立,在提出针砭时政、痛快淋漓的美学批判的同时,也建设性地提出了构建新时期中国文艺创作理论大厦根基的肺腑之言,如其对“中国特色”、“电视艺术特色”、“地方特色”、“个性特色”等文艺创作美学特质的精辟论述。这些时评,不仅有力匡正了时下喧嚣浮躁的文艺创作不正之风,绝非坐而论道的空谈,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文艺理论工作,亦有深远而建设性的现实意义。从微观角度看,作者对时代优秀作品的美学评析,均彰显出系统的美学慎思。如通过对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品评,体现出对历史剧创作思维突破的肯定;他注意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特质的高度概括,特别注重典型人物所具有的将传统美德与变革胆识完美结合的鲜明时代形象;他注重个体生命之于社会和群体的价值及意义,而不仅仅停留于对悲欢小世界的自然主义揭示,等等,不再一一冗述。

  综上所述,该书从创作论、风格论、鉴赏论等角度,对新时期中国文艺创作的方方面面重大成就进行了整体性的总结概括。他所追求的“道”正是“中华优秀文化在继承创新、中外交融上的辩证和谐思维传统”,这也正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总结的“文化自觉”意识所秉持的兼容并包、和谐共荣的哲理正道。他所追求的“道”正是具有心系天下这一博大胸怀的中华民族所追求之“道”;他所追求的“道”正是具有厚德载物这一务实风格的中华民族所追求之“道”;他所追求的“道”正是具有仁德待人这一追求德行的中华民族所追求之“道”;他所追求的“道”正是坚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中国共产党所追求之“道”。

  (文中引号所引内容,除注明引用出处外,均摘自《文苑问道》一书)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