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开幕式现场。余冠辰 摄
“仁者乐山”“君子和而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被串联成一道“论语镜墙”。12月2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上,系统展示了孔子思想形成、发展以及传承的历史,力图为观众和研究者讲述孔子文化的思想脉络与深远影响力。
12月27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余冠辰 摄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山东省文旅厅和孔子博物馆协办。展览分为“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儒家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儒家学说的国际传播”“孔子题材艺术作品”四个部分,汇集了自新石器时期至当代的珍贵文物、古籍以及艺术品240余件(套),总共700余件,其中包括41位当代艺术家创作的40余件孔子文化题材国画、油画、雕塑作品。
12月27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余冠辰 摄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了解中国从孔子开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标识。文化自知才能文化自信,此次展览通过物质的方式将孔子文化展现出来,希望观众经由与博物馆的对话,能够进一步走进孔子儒学。”
12月27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余冠辰 摄
为充分表现孔子思想的源流及其时代特点、后世影响,展览除了选取大量的文献资料外,还为说明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萌芽和发展选取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商周的青铜器,汉代竹简等典型文物,因此,展品时间跨度长、种类丰富,成为此次展览的一大特点。
12月27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余冠辰 摄
“用一件件具体的具象文物表现抽象的孔子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工作部主任江琳表示,展览配以多种相关辅助展品,从而更好地将孔子文化阐释清楚,使观众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感染。比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乐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因此展览从礼乐文化开始,特别展出了一组9枚蟠螭纹编钟。又如,孔子几乎一生都把古琴当成良伴,须臾不离,并且将琴瑟作为讲学的必修课,教诲弟子“士无故不撤琴瑟”,展览中的“潞国世传”黑漆洒朱绿中和琴,为仲尼式古琴,又称“夫子式”,相传为孔子所创制。再如,“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梅兰竹菊”也以“四君子”之名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展览上一幅郑板桥绘《兰竹轴》的用意即在此。
12月27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余冠辰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还运用了很多多媒体展示方式,包括不同题材的《圣迹图》多媒体展示、孔子文化主题沉浸式体验、孔子文化知识问答等,让文物能够“活”起来,使孔子及其思想得以更直观的表现、更明确的解读。
12月27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余冠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