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证古泽今”文化展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时间:2019年10月15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博闻
0

  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由中宣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科学技术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将于1022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般无咎全甲刻辞(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明有蚀卜骨刻辞(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此次展览为期两个月,通过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共同讲述那段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展览内容包括甲骨文的发现与制作、甲骨文反映的商代社会以及甲骨文的研究三大部分分别简要叙述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的文例、字形特点及甲骨文的分组以甲骨为依托商王世系、祭祀与信仰、战争与军队、贵族与职官、畜牧与田猎、天象与农业、疾病与生育、地理与方国、西周甲骨等9个主题展示甲骨文及其反映的商代社会介绍一百多年来的甲骨学者及研究成果。 

  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迄今,目前已见16万片左右,而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广大群众所感知,是博物馆和甲骨学者应勇于承担的使命和责任。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举办以甲骨文为内容的文化展,也是馆藏甲骨的第一次大规模展示同时还商借了中国国家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西考古研究院、宝鸡周原博物院等单位的甲骨文物。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小臣墙记事刻辞(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宰丰骨匕记事刻辞(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作为我国迄今可见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它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可以称之为“证古”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除古埃及的圣书体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之外,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滋养着当代社会,可以称之为“泽今”。这,就是此次展览主题的由来。此外,甲骨文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甲骨文书立(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甲骨文笔记本(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甲骨文镇尺(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主办方表示,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广大观众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兴趣。由于甲骨文内容比较晦涩,大众对其内容了解有限,因此在此次展览中,展品不仅包括甲骨,还同时展示与之相关的青铜器、陶器、玉器、书籍等文物,使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展示更为通俗使观众不仅更容易了解甲骨的内容,也了解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并对商代社会和上古文明有更深入的理解。展览语言上也尽量通俗,并采用了多媒体展陈方式,让文物能够“活”起来,主办方还将邀请相关专家在国博讲堂作有关甲骨文的讲座,尽量让甲骨文与大众的距离近一些。此外,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研发了书立、镇尺、笔记本、丝巾雨伞等甲骨文系列文创产品,将于11月中旬与大家见面其中,甲骨文书立的原型是堪称“甲骨之王”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一件经典卜骨,上面残存的180余字是研究商代地理、方国及军事制度的依据,可补《史记》之缺。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现场 余冠辰 摄(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现场 余冠辰 摄(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现场 余冠辰 摄(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现场 余冠辰 摄(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编辑:云菲)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