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尹学芸小说:写出最基本也最温暖的中国精神

时间:2018年12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何瑞涓
0

  尹学芸是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中篇小说作家,不久前其作品《李海叔叔》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12月3日,由天津市作家协会、《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尹学芸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李敬泽、梁鸿鹰、李彬、徐可、赵海虹、杨君毅、王干、孟繁华、陈福民、张柠、韩敬群、杨晓升、王春林、黄桂元、王继军、杨庆祥、岳雯、徐晨亮、项静、季亚娅、闫立飞、谷禾、徐刚、王岚等评论家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与会,围绕尹学芸的小说创作展开深入讨论。

  《李海叔叔》讲述了两个平常家庭里两代人的漫长交情史,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此外《玲珑塔》《曾经云罗伞盖》《士别十年》《分驴记》等中篇小说也细腻描写了人情与世情,透着浓浓的北方色彩。与会专家认为,尹学芸的小说关注当下现实生活,在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创作方面,都给予当下文学创作很多启示和提醒。尹学芸的作品主要写市井生活、家庭琐事,塑造了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人物,故事大多数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现实感和亲和力很强,读她的小说可以看到当今中国的社会现象、人生百态、人物命运、社会变迁,是当代社会现实的缩影。在艺术手法上,尹学芸小说的细节描写、节奏掌控等方面表现突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也有诸多继承,近年创作较之其早期作品有明显进步,在谋篇布局、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更加复杂多样、厚实饱满。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谈到,尹学芸的中篇小说《李海叔叔》与《世说新语》里的王子猷雪夜访戴遥相呼应。雪夜访戴里,我们看到人世之空旷,《李海叔叔》里,两个男人年复一年的互相探访,也让我们感受到四望皎然的空旷。小说既有实也有虚,将世俗生活和中国小说的市井传统与文人精神结合在一起,既有细碎的、具体细节的叙写,也有文人调子和抒情传统。“当初读完之后很兴奋,这不就是中国故事吗?”他认为,《李海叔叔》是中国故事的标本和例证,小说写出了最基本也最温暖的中国精神,更用复杂的眼光去审视中国精神和现实生活,进而写出了世界之变迁、时代之变迁。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春林长期关注尹学芸作品,认为尹学芸是近四五年内中国文学界中篇小说领域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创作情况构成了文学界引人注目的“尹学芸现象”,其创作取材领域特别广泛,厚积薄发,从乡村到城市,从知识分子到官场,跨度之大令人惊叹,无法想象她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生活积累,但更重要的是,她的小说始终聚焦社会现实生活,是社会现实的缩影,是对现实生活多维度、多角度的艺术审视,她对生活比一般作家看得更透更远,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使得小说高屋建瓴,在艺术表现方式上她做到了一篇有一篇的写法,是运用新形式的先锋。

  “文学拯救了我,改变了我的命运。”尹学芸表示,写作让她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今天的专业作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耀,是我身后这片土地的造化。家乡有很多热爱文学的朋友,我就是他们其中一员,很多年里我们都是文学的追随者,不管过去多少年,这个梦想永远都不会改变”。

(编辑:刘青)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