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工业水平提升是关键

时间:2017年09月1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 博
0

  黄建新、任仲伦、叶宁、张昭、陈旭光等电影界人士论道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高峰论坛——

  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工业水平提升是关键

 电影《美人鱼》祝贺《战狼2》海报

  电影《战狼2》回应《美人鱼》海报

  经过2016年票房增长放缓的市场拐点,中国电影在2017年拉开了升级换代的帷幕。对于2017年的中国电影而言,一对矛盾体颇为引人瞩目:一方面,国产电影《战狼2》创造超过56亿元的票房佳绩,荣登中国电影史票房排行榜榜首,且拉开第二名《美人鱼》20多亿元的差距;另一方面,在上半年271.75亿元的票房总额中,国产片仅占104.6亿元,占比仅为38.5%,国产片若想在年底前完成占比超过50%的逆袭,不容乐观。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与《速度与激情8》《变形金刚5》《加勒比海盗5》等高概念好莱坞大片相比,甚至与口碑爆棚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相比,国产电影的整体竞争力依然较弱。究其原因,电影工业整体水平偏低、投资专业性不足、电影教育滞后于市场需求、人才供给缺乏等都是影响国产片竞争力的因素。在这之中,电影工业整体水平偏低、电影创作类型化程度不高、缺少能够引发大众情感共鸣的高品质重工业电影,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在9月13日举办的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高峰论坛上,著名导演、监制黄建新,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乐视影业董事长、CEO张昭,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副总裁、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宁,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等电影界人士就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提升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中国电影需要自己的

  “蓝翔技校”

  “中国电影太需要自己的‘蓝翔技校’,培养出一批深谙电影市场需求、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创作人才。”叶宁开宗明义地道出了自己对中国电影工业升级的迫切渴望。“电影是造梦机器,但这个梦一定要真实、要打动观众,如果不在每一个人物的塑造、每一个情节点的设置、每一个道具的制作、每一个剪辑点的处理方面下工夫,这个梦又怎么能实现?”叶宁表示,“符合电影工业标准的成熟创作者,正是让梦成真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与徐克、刘伟强、林超贤等多位香港导演有过合作的黄建新对叶宁的观点深表赞同。“这些香港导演从进入电影圈的第一天起,就深深知道,能够在市场上生存是特别重要的,他的电影如果不盈利,他可能就难以在电影界立足。”很多香港导演都对黄建新说,自己非常喜欢电影,而正是因为自己喜欢电影,才会严格遵循电影工业的流程、遵守电影创作的规则。

  这对黄建新启发很大。“在成熟的电影工业中,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等各个工种都是工业结构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工业流程的制约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与天分。”黄建新认为这同样适用于富有艺术个性的青年导演:“当你拍摄类型电影时,就按照创作规律努力把影片拍好,争取获得观众的认可;当你得到市场的认可后、有机会拍摄自己想要创作的影片时,就充分地去挥洒自己的艺术个性。”

  工业美学原则

  彰显理性至上

  可喜的是,近年来,从《捉妖记》《寻龙诀》《湄公河行动》到《长城》《战狼2》,一批国产电影在资本、技术、类型、政策、市场和观众等多重力量的博弈中,尝试寻求中国电影产业的工业标准,不仅初步实现了类型现代化、创意系统化和制作规范化,也将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化、创新性转换,在满足当下观众日益个性化的观影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中国电影工业的崛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和经验。

  事实上,在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制片人中心制”主导的电影生产模式曾饱受诟病,很多批评者认为这种制度是对艺术创造性和独特性的无情限制,容易使电影作品走向平庸。“但实际状况并非完全如此,原因在于好莱坞大制片公司所拥有的几乎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等专业人才,处于流水线上的每一个人从事的是他最擅长的工作,这从整体上保证了好莱坞电影的质量。”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表示,“‘制片人中心制’是电影工业化生产的管理中枢,它或许是艺术电影的天敌,却是类型电影的必由之路。这种制片体制也许会扼杀一些天才之作,却会生产及格线以上的优良之作。”

  在陈旭光看来,所谓的“电影工业美学”原则,正是对“制片人中心制”观念的服膺,是在电影生产环节秉承并实践标准化生产的类型电影追求。“‘工业美学’原则彰显的是理性至上,在电影生产过程中弱化感性的、私人的、自我的体验,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工作方式,其实质是置身商业化浪潮和大众文化思潮的包围之下,将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统筹协调,从而达到美学上的统一。”

  然而,在中国目前的产业环境下,并不是所有资方都懂电影,也并不是所有创作者都对资本怀有敬畏之心。“因此,电影创作者在选择项目和资金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权衡艺术表达与资本能否契合,要具备良好的掌控电影创作和票房诉求的矛盾关系的能力。同时,电影产业的完善也需要大批优秀的、具有极强专业素质的制片人的出现。”陈旭光表示。

  大型公司

  将主导电影产业发展方向

  在银幕数位列全球第一、票房位居全球第二的当下,中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电影大国,但距离电影强国尚有距离。任仲伦认为,成熟的电影工业必须有一批实力雄厚的领军企业作为支撑。“有朝一日,如果有中国的电影企业市值能够达到1000亿元、2000亿元甚至3000亿元,中国的电影工业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任仲伦认为,创作活跃的中小企业是电影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有实力、有担当的大型企业,才是电影工业的龙头。

  黄建新与任仲伦持相同的观点。“中国的电影公司要有赔钱的底气,不能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投资。”据黄建新观察,如今的电影市场里有太多“赔不起”的公司,投资一部影片后就销声匿迹了。有个公司负责人曾找到黄建新,说自己给一个不错的电影项目投了资,邀请他做监制。黄建新问,你投了多少资金进来?他回答,我全部钱都投进去了,而且还从银行贷了1000多万元。黄建新对他说,你这是在以最危险的方式投资电影。“一些缺乏经验的中小企业投资电影,说好听点是在为了理想付出,说难听点就是在投机或者赌博,这样的方式很难推动中国电影工业的建立与完善。”黄建新表示,随着优胜劣汰的不断演进,未来中国也会像好莱坞那样建立起以几家大型电影公司为主导的电影产业模式。

  在金融资本不断注入、电影产品愈发金融化的今天,张昭认为电影将成为以资产为主导的行业。“从目前来看,中国电影的资本产品严重不足,大多数制片公司在内容生产层面,可供资产化的有效价值太少。”张昭认为,优质IP未来势必将成为电影企业融资的重要筹码。“一位成熟的投资人给一个项目投资,除了要看眼前的收益,更要关注这个项目未来的变现价值和衍生价值。”张昭认为,IP应成为电影项目的源头,以优质IP驱动的多文本、多分众、多终端的用户运营模式,将成为中国电影工业走向成熟的有力推手。

  当然,在如火如荼的电影工业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前主编让·米歇尔·傅冬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二战以后,美国电影占据世界主导地位,所谓‘好莱坞’不仅指美国的电影工业甚至包括美国的娱乐和传媒体系,更意味着一种‘全球模式’,虽然它明显地为美国的领导人和金钱所支配,但它可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生产。它让人们的想象力变得单一,让世界上所有的人用同样的模式看待父母和孩子,让所有的男生梦到同一个女孩,也让所有的女生梦到同一个男孩。好莱坞就是通过其成熟的、复杂的市场技巧让全世界的大脑同步,它是一种商业化和专断化,最终将导致多样化的消失。法国电影并不想成为别人模仿的对象,因此它一直以来处在艰难的努力中,它所做的就是提供关于电影的另一种选择。它想告诉人们的是,电影不仅是娱乐,同时也是艺术。”这一席话,不知能为当下的中国电影人带来怎样的启发?

 

(编辑:王解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