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委员这么说

时间:2017年03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郑荣健 张 成 何瑞涓
0

  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传统文化”成为一个大热词,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殷秀梅代表:

  把美好的东西传承下来

  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对文化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幸事。无论是我们这一代还是下一代,都希望把传统文化中非常美好的东西传承下来。就我从事的音乐方面而言,少数民族音乐中保留的传统元素可能多一些,汉族很多音乐,比如说民乐,确实非常棒,但我们现在的孩子听得比较少。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不真正走进去,就不知道它的美好。像京剧,有人说一招一式有什么啊。可那都是多少年的功夫,可不是穿件衣服上台唱首歌那么简单,只有当你真正了解了,才知道什么叫博大精深。我希望,孩子能多尊重历史,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古老的东西传承好,要不然我们上哪儿跟人说几千年的历史去?

  何炳钦代表:

  发挥传统文化在文化创意方面的作用

  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文化创意、文化产业方面的作用。比如在陶瓷方面,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工匠亦善于去发现美、创造美。宋代的时候,我们掌握的科学技术还很浅显,掌握陶瓷方面的材料还有局限,但就已创造出中国陶瓷艺术的高峰;到了清代,陶瓷技术又发展了,到现在,各种金属着色的氧化物,还有窑炉烧造技术,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陶瓷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只有科学和艺术完美密切地配合,才能生产出精美的陶瓷。这是我们的传统,要好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当今时代,我们不仅要继承它、弘扬它,还要使之与当代产业、行业发展结合起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挥传统文化的更大潜力。

  田青委员:

  要保护传统的原真性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这是很好的。怎么来传承和弘扬?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去保护和传承,不能一知半解就说要弘扬,结果却可能破坏了传统的原真性,糟蹋了真正的传统。我看过一档讲非遗保护的综艺节目,这个节目本身立意很好,但也不乏一些错讹之处,比如说1970年中国发射“东方红”卫星播放的音乐,用了曾侯乙编钟演奏出来的音乐,其实曾侯乙编钟到1978年才出土,“东方红”音乐用的是1957年河南信阳出土的编钟。我们国家的非遗资源很丰富,蕴含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挖掘盘点、整理保护工作,去摸清家底,认识和保护传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我们保护保留下来的、认识和了解的,是传统的原真样貌。所以说,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多一点敬畏、多一点了解。

  侯露委员:

  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能够反复体验、反复吟诵。从古代诗词的吟诵,到后来人们重复无数遍地听戏看戏,都反映出一种循序渐进、熏染浸润的文化特质。中华文化延绵五千年,跟这个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特别是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鼓舞,心里很振奋。同时我也在想,要落实政策,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从传统文化的特点出发,找到适合于我们的、适合于当代的方式。我觉得重要的就是要让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过去很多艺术之所以得以传承发展,是因为它们就是人们的工作、生计,不管是唱戏的还是卖字画的,人们从事这个行业,还不至于为生活太过犯愁。现在国家对非遗、对戏曲都很重视,但也需要让从业者有饭吃,能获得尊严,从而安心从事这份工作。这些年,各地都在搞高雅艺术进校园,包括戏曲、书法、美术乃至西洋的芭蕾、钢琴等。这一过程忌“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人群的文化氛围、兴趣需求等,自然而然去匹配师资,有的学戏曲,有的练书法。这样,才不至于“一阵风”,从而培育长期的、可持续的文化氛围和生活习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让人们在体验中感受到它的美好,营造良好的氛围就是很关键的一步。

  韩必省委员:

  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增强文化自信,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扬正祛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研究、权威解读和创新性转化,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的挖掘和阐释,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对社会上出现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打着传播传统文化的旗号而助长沉渣泛起、以庸俗的功利化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等行动,我们要及时给予批评和纠正。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送展下乡、临时展览等,推出特色文化活动,如“在博物馆里过节”等,吸引群众参与互动交流,使群众有更多机会在浓厚的氛围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使传统文化真正深入到心里、融入到血脉。

  贺定一委员:

  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国民教育始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应重视教育的作用,将之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渗透到学生思想认识之中,落实到学生言行举止之中,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使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数、理、化、英语等应试教育的必修课会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会被安排大量的课内及课外时间。但同时各级学校应始终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科中的内涵,研发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适度增加古代文学、文言文内容,将更多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充实进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和音乐、美术等科目,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

  何星亮委员:

  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

  宣传部门和研究部门应加强合作,将包括价值观、人文精神、伦理道德、核心理念等在内的格言和名人名言录作为宣传和教育的材料。古代的名人名言和格言警句,应该译成现代汉语。有些格言警句和典故可配上插图。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如在地铁站、公共汽车站、学校、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等地方,书写或张挂体现中华优秀价值观、伦理道德、人文精神、核心理念等的名人名言和格言警句。中国书法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还可以起到通经活络、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充实精神生活的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一是中小学的语文课,必须有专门练习书法的课程;二是大中小学定期举办书法比赛;三是各级文化宣传部门举办中国书法培训班;四是各级政府定期举办书法大赛。

(编辑:阮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