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2016年中国美协对外交流回顾

时间:2017年01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坚定中华文化高度自信 锻造对外美术交流品牌
——2016年中国美协对外交流回顾
  2016年,中国美协对外美术交流工作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引,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国家文化战略指引,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配合国家公共外交着力方向,在国际艺术界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努力锻造对外美术交流品牌,为推动中国美术走出去持续助力,亮点频现。
  一、互绘加深相知 弘扬丝路精神
  “互绘·相知——中外美术作品展”暨座谈会在炎黄艺术馆举行

  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夏潮在“互绘·相知——中外美术作品展”开幕式上致辞
  2013年,在“中国美术世界行”“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实施五周年之际,中国美协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了首次“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描绘五大洲独特的自然人文风情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2016年9月10日,逾200件中外美术佳作再次集结北京炎黄艺术馆,集体亮相“互绘·相知——中外美术作品展”,将6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神奇绚丽的景观尽数收纳其中,全面呈现中外美术家眼中的多彩世界。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覃志刚、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夏潮、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驻会副主席徐里,以及外交部、文化部、中国侨联、中国外文局、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国家画院等单位的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阿尔及利亚大使、巴哈马大使、马耳他大使、塞尔维亚大使以及来自希腊、荷兰、印尼、委内瑞拉、伊朗、保加利亚、哥伦比亚、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乌克兰、白俄罗斯、柬埔寨等使馆的外交使节,多个部委、友好单位和企业界代表、众多在京新闻媒体莅临开幕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主持开幕式,夏潮、刘大为先后致辞,现场播放了《互绘·相知》外事宣传短片。
  展品以中国美协对外交流项目为主导,集近年来外事工作硕果之大成,涵盖国、油、版、雕、水彩、综合材料等各门类,分为“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外国美术家眼中的中国”“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巴黎国际艺术城吕霞光画室研修项目”“虚拟现实画展”五大板块,展品数量较上届几乎翻倍。其中“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再次集合了近几年参与中国美协“中国美术世界行”的国内美术名家所描绘的异域作品,尤其聚焦6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品以开阔的创作视野、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语言,描绘出和而不同的“一带一路”国家风情,展示中国美术走向世界、表现和传承“丝路精神”的新视角,体现了中国美术家的大局意识和历史担当,令到场国外观众倍感亲切,从而使作品进一步走入人心,促进心灵相通。展览以专业行动配合国家整体外交战略,对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外交的把握与实施,对中国美术如何在坚守传统的前提下表现外国题材的创作实践和语言拓展,都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启发意义。
  “外国美术家眼中的中国”则借助北京双年展等外事平台,通过组织国外美术家深入中国内地基层采风写生,邀请他们以中国故事为题进行创作。外国美术家们在采风过程中亲身体会到了“中国梦”的美妙内涵,并将这种理解与表达诉诸创作。中外美术家以对方国家为表现对象进行相互描绘,使作品呈现出迥异于本民族艺术特征的多样风格,突显了不同美术的交流互鉴,加深相互了解,诠释“互绘·相知”的展览主题。这种组织外国美术家集中表现中国题材的策展方式,在中国美协尚属首次。
  “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迄今已成功实施八届,共资助近80位优秀中青年美术家赴五大洲研修。展览组织近年来参与研修的美术家进行创作,展示各自研修所得,体现研修工程对于创作和学术的推动作用,展现从国家层面建设德艺双馨和具备国际视野的中青年美术家队伍的阶段性成果。
  “巴黎国际艺术城吕霞光画室”是爱国华侨、著名美术家吕霞光夫妇于1984年在巴黎国际艺术城购买的独立画室,无偿捐献给中国美协,专供中国美术家赴法学习、进修之用,是协会最早建立的对外美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坚实平台。吕霞光先生虽已离世,但画室今日依旧迎送着一批批研修者。为纪念吕霞光先生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操,中国美协首次系统回顾、梳理了30多年来曾参与吕霞光画室研修项目的美术家,邀请他们以研修经历和收获为题进行创作,并撰写回忆文章,多方位展示画室为培养造就中国美术名家、推动中法乃至国际美术交流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及其深远意义。
  此外,中国美协还与企业合作,在炎黄艺术馆建立VR展厅,将北京双年展部分捐赠作品以虚拟现实的形式予以呈现,邀请观众亲身体验艺术与数字媒体结合的全新演绎,使展览更加丰富、立体、翔实、生动。
  在开幕式后举行的“从互绘相知到丝路与世界文明”中外美术家座谈会上,国内知名理论家、国际策展人、部分中外参展美术家和友好单位代表畅谈创作经历,抒发观展感受,立足“一带一路”,深入探讨“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古今活力。大家一致认为,展览表现出当代中国美术家强烈的使命感和开阔的文化胸襟,呈现出中外美术家对艺术探索的多样性,以及对加强交流合作的渴望与诚意。中外美术界也应具备“命运共同体”意识,传承丝路精神,相互学习、鼓励创新,不断夯实合作基础、实现共同发展,力促“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早日形成。与会者们共同期待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第七届北京双年展能再次将“文化丝路”推至全新高度。
  随后两天,中国美协还组织奥地利、白俄罗斯、爱沙尼亚、印度、印尼、拉脱维亚、蒙古、阿联酋、乌克兰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家,与刘大为率领的内地画家一道,相继踏访京郊平谷和后海,用画笔描绘出北京朴茂的自然人文风情。峰峦叠翠、风景秀丽的平谷金海湖中央,留下了美术家们专注写生的身影;在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挂甲峪村,写生团深入村民家中为老人画像。环境优美、绿色生态的山区新貌,令中外美术家们对党和政府建设科学规划、和谐发展的小康新村的成果赞叹不已;在后海,采风团徜徉于胡同、四合院,感受着原汁原味的古都风情。国外美术家表示,此行不仅领略到北京厚重优雅的历史和风光,还接触到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乐观朴实、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加深了国外美术家对中国的美好印象。国外美术家走进中国乡村和普通市民之中,汲取创作营养,中外美术家一同“深入生活”,是从外事层面践行走近基层、贴近群众。今后中国美协还将择机组织此类活动,邀请世界携手描绘“美丽中国”。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领导与驻华大使们在作品前合影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右一)和中国美协驻会副主席徐里(右二)参观展览

外国驻华大使饶有兴趣地欣赏展览

出席展览座谈会的国外美术家们

中国美术家写生团在京郊平谷区金海湖畔合影

写生团美术家在村民家中为老人画像

外国美术家写生

外国美术家在后海荷花市场写生
  二、“中国美术世界行”深入行进世界
  北京双年展精品在“童话王国”讲述“中国故事”
  “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是中国美协2016年启动的国际巡展项目,即从历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遴选部分优秀中国作品,送往国外进行巡回展出,在展现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面貌的同时推介北京双年展,加强中外美术交流与合作。展览首展于2016年10月14日在有着“童话王国”之称的丹麦希勒勒市隆重开幕,这是中国美协首次在北欧国家办展,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率团出访。
  展览得到了中国驻丹麦使馆、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菲特烈堡宫等机构的鼎力支持,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破例第一次将核心展厅的“黄金展线”腾让给中国作品,并免收场租,给予展览高规格待遇。承办方极为专业的布展方案和严谨的细节设计令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受到场馆对展览的高度重视和用心投入。近40件中国作品以“艺术与和平”为主题,透过多种美术表现形式,立体反映出中华民族对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在座谈会上,陶勤从作品种类、材料、技法、立意等各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解说每一件作品,使北欧观众从中窥见中国人爱好和平、以“和”为贵的理想追求。
  丹麦艺术家们在给予北京双年展和中国当代美术极高赞誉的同时,纷纷对中国水墨以少胜多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效果,以及材料的使用感到惊叹,并普遍关心中国艺术传统是如何做到传承有序的。随团访问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则直接用英语将“和谐”“气韵生动”“阴阳”等传统哲学概念向观众做了精彩解答和阐释。
  丹麦国家电视台和国家广播电台对开幕式以及座谈会进行现场连线,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亲自担任直播解说,开丹麦主流媒体直播报道中国艺术展的先河。希勒勒市报、希勒勒邮报、哥本哈根邮报等当地资深媒体也专门在展览前后进行报道,营造出文化盛事的氛围。
  走进“欧洲首都”布鲁塞尔传播“艺术与和平”
  “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在结束了丹麦展后,旋即来到欧盟总部所在地、有着“欧洲首都”之称的比利时布鲁塞尔,于2016年12月6日晚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继续向欧洲观众讲述中国美术家眼中的“艺术与和平”。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驻会副主席徐里率团赴比。
  比利时作为欧盟总部所在地,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进入欧洲的桥梁。2016年适逢中比建交45周年,而2016年初布鲁塞尔所遭受恐怖袭击震惊了世界,因此中国美协此时以“艺术与和平”为主题,首次在欧盟总部推出的展览便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曲星,比利时布鲁塞尔首都大区首席大臣韦尔沃特,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谭曙,中国驻欧盟使团代表、部分欧盟成员国代表、知名美术家、文化学者等两百余位中外嘉宾莅临开幕式。韦尔沃特先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布鲁塞尔因2016年初的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经历了命运多舛的一年,正是以“和平”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才能让多元社会重新寻回往日的荣光。他衷心祝愿中比之间合作发展更上一层楼。
  正如当地媒体所评价的那样,展览体现了中国当代美术家们在各主要美术门类的创新成就,也体现出北京双年展作为中国美术界所创立的国际化平台,对美术人才的发掘培养和对中外美术交流的推动。展览用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传递出中国美术家们珍视和平、包容和谐的美好愿望,体现出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崇高理想,这是对暴恐行径的有力回击,必将使和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国美协也借此契机,继续保持并扩大同比利时文化界和欧盟友人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中比乃至中欧人文交流深度,不断拓展和深化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百花争妍” 盛开东瀛——第七届“现代中国美术展”在东京开幕
  作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近六届全国美展都会在举办次年,由日方出资,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前往日本各大主流美术馆进行巡展,迄今巡展地已遍布日本全国。2015年7月,第十二届全国美展70余件获奖作品启程赴日,历经奈良、山梨、长崎巡展后,于2016年2月25日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开幕,将巡展推向高潮。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副秘书长陶勤,部分金奖作者代表赴日出席开幕式及交流活动。
  本届展览以“百花争妍:中国写实主义的辉煌”为题,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漆画、年画、动漫等各门类,呈现出近五年来中国美术的最新成果和主流形态,获得日本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日本民主党最高顾问、日中友好会馆会长江田五月表示,展览的成功举办,毅然为两国交流打开了一个通畅的渠道。中国驻日大使馆公使郭燕以及何家英、陶勤则分别回顾了老一辈日本美术大师对中日艺术交往寄予的厚望与支持,指出20多年持续不断的巡展已经培养了一批每届必看的忠实观众。奈良县立美术馆研究员南城守还透露,全国美展已经连续两届到访奈良,本届奈良展参观人数是上届巡展的三倍,创下历史纪录,奈良得以重温并延续着上千年来对中国文化的由衷热爱。
  众所周知,中日美术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共同扎根于东方文明的沃土,“现代中国美术展”即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成果和佐证之一。赴日巡展再度达成中日民间艺术与心灵的交融,推动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增进睦邻友好,中日双方立志共同传递、编织好这条由两国美术界前辈用赤诚之心打造的情感纽带。
  APEC“人与自然”艺术展走进秘鲁,为中拉文化年添彩
  2016年正逢中国与秘鲁建交45周年,在APEC会议秘鲁首都利马召开、中拉文化年接近尾声之际,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办,中国外文局等单位协办,中国美协担任学术支持的“感知中国·走进秘鲁——APEC‘人与自然’艺术展”携来自APEC成员国中的18个国家及地区的31位美术家的36件作品,于2016年11月16日在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开幕。
  该展多数展品选自往届北京双年展珍藏的APEC成员国的作品,包括秘鲁等东道国的作品也是在入藏后首次归国展出。北京双年展始终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和话题,而反映生态环保的作品是其中一大亮点。第四届北京双年展即是以“生态与家园”为主题,形象展现出当代中国与世界各国艺术家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文化立场和艺术担当。此次秘鲁展作品以敏锐的目光和深刻的思想发掘“人与自然”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中的存在状态,不仅显现出APEC成员国各具特色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多样性,也寄托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抒发关爱一切生命的情怀。

参加丹麦展中外嘉宾合影

丹麦艺术家仔细观看作品

中外美术家在丹麦展研讨会上观看北京双年展幻灯演示

中外嘉宾在比利时展开幕式上合影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及中国美协驻会副主席徐里在座谈会上同比利时美术家交流

比利时观众欣赏展览

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中)在秘鲁展上为秘方嘉宾介绍画作

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左)引领日本嘉宾参观展览

代表团在讲演会上为日本观众讲解作品
  三、第七届北京双年展创研会为主题创作把脉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在第七届北京双年展主题创作研讨会上讲话
  为引导国内外美术家参与第七届北京双年展,最大程度确保入选作品水准和学术质量,提升展览整体水平,展览主题创作研讨会于2016年7月20日在京举行,为“丝路与世界文明”主题创作把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等出席并致辞,外交部领导、中外策委代表、美术家代表、媒体等60余人到会交流。左中一肯定了展览主题所蕴含的历久弥新的丝路精神和世界文明交流融合的时代特性,并动员美协发扬集体策划、群策群力的传统优势,使主题更加具体、形象化,广泛征集各国优秀作品,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中外美术家们借助幻灯片对创作思路和方案草图进行简短介绍。策委们针对作品内容题材、学术定位等进行了点评和探讨,对艺术家们的创作进行了肯定、鼓励,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和重要的期许,特别强调了北京双年展的创新性、时代性、国际性、包容性。
  为实现第七届北京双年展参展国数量达到百国的目标,中国美协在参展指南制作上就下足了功夫,以丰富翔实的信息量阐释展览主题,同时加大了与各国驻华使馆、有关国际机构与国际策展人、协调人的沟通联络力度,展开密集走访、通联工作,效果显著,展览即将进入评选阶段。可以相信,已创立15个年头的北京双年展所展现的“中外文明牵手,续写丝路传奇”的壮美图景值得世界期待。
  四、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深入“一带一路”国家

  在2015年度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成果汇报会上专家及研修人员合影
  “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自2009年启动以来,迄今已成功实施八届,派出近80位美术家及理论家赴外研修、交流。研修工程始终坚守“德艺双馨,具有国际视野”的文艺人才培养标准,坚持实地调研与勘查,学习借鉴国外最鲜活的成果动态,赢得了美术界的热烈响应。
  2015年度第七批研修工程已圆满结项。纵观本批研修工程课题,多具有较强的前沿色彩,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所面临课题与挑战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与思考,收获颇丰。其中有对传统样态艺术的关注,如美国写实油画研究,也有对非传统的艺术状况探究,如抽象油画、装置以及其他当代绘画与雕塑。比较性研究更为集中,如欧洲16-18世纪中国风研究,作者不仅遍访葡萄牙、荷兰和法国等国的相关博物馆,而且有新的学术发现,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有关中国风的研究指涉。中国当代艺术在美国及西方媒体视角中的反馈调研,则采用理论思考与实证数据作证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不少有启发性的看法。博物馆研究是与美术史研究直接相关的重要领域,对美国重要博物馆所藏有关丝绸之路文化与艺术品的巡视,融入了作者长期研究的思考点,可为后来者提示研究线索。欧美以外的美术考察中,有对东南亚文化情境中的越南艺术进行专题调研,其中论述颇具普遍性,诸如历史流变、外来文化影响、近代殖民文化以及现代化进程等,都是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艺术共同遭遇的经历,因而有深入下去的价值。在美术教育相关课题中,目前在中国高校美术教育所处的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下,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如何吸纳,怎样稳健有效地建构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体系,都是令人关心的问题。这些研修人员不仅有辛勤的实地考察,也擅长利用自己的人脉及外语方面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度访谈,体现出研修人员自身研究能力的不断拓展和提高。
  2016年度第八批研修工程于2015年末启动,经过前期立项公布、申请征集、海选初评等环节,于2016年初评选产生了新一批研修人员,并于年中陆续派出。与前几批相比,本批研修工程有特殊的亮点和意义:首先此次终评候选人全部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修目的地,这些国家以往较少涉及,研究相对缺乏,因此项目无疑将加强国内美术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填补相关空白;同时,适当减少欧美等热门国家在研修工程中所占比重,将目光转向与我国有着悠久交往历史的国家,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及配合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外交战略的实施,都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批研修成果有望在于2017年初全部完成。
  五、“中国美术国际交流公益基金”正式设立 助力中外美术交流
  2016年6月13日,“中国美术国际交流公益基金”设立暨捐赠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基金由中国美协和佳信海坛控股集团共同发起设立,首笔捐赠由佳信海坛控股集团出资,挂靠在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名下。这一基金将充分整合海内外社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着力打造中国独有的、享有世界声誉和影响力的国际展览品牌,支持各国具有代表性、开拓性和具有相当规模的高水准国际公益美术交流、展示、论坛及研究等项目,增进各国当代艺术家尤其是绘画和雕塑艺术家的国际间专业交流与合作。
  基金设立后,除对口资助“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世界行”等项目外,募资筹建中国国际当代美术馆也将作为基金未来规划的一个中长期目标。基金的设立,显示出引入社会力量引导和带动中华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新形势,从而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激发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嘉宾们为中国美术国际交流公益基金揭牌
  六、中国美协持续推动华人华侨及台湾美术家创作与交流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为“第二届文化中国·全球华人书画展”带来了由其领衔合作的大型画作《黄河魂》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在第三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开幕式上致辞
  2016年,中国美协同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北京市台联合作,相继推出了几项大型展览。在中国美术不断“走出去”的同时,协会也时刻关注华人华侨和两岸三地美术家的个人发展情况,传递出祖国大陆对美术家的关心、支持和温暖。
  2016年9月26日,由中国侨联与中国美协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中国侨联主要领导及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等出席了此次活动。本届展览共收到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华侨华人艺术家递送的作品4000余件。最终164幅作品入选,另有特邀作品百余件。美术作品门类众多,书法作品书体各异,既有五洲风情的艺术再现,也有侨居生活的内心写照;既有对故土风貌的刻骨铭心,也有对海外风情的心驰神往,从中可窥见中国书画艺术在不同国家的传播、传承与创新。
  2016年10月11日,另一场由国务院侨办、天津市政府与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文化中国·全球华人书画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共展出作品160余件。“全球华人书画展”是国务院侨办精心打造的“文化中国”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之一,本届主题为“丝路远帆宏图展,翰墨凝侨筑梦圆”,旨在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满足海外侨胞精神文化需求,团结鼓励海外华人书画家共同用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力量,同圆共享“中国梦”。
  在两大涉侨艺术项目揭幕之前,由北京市台联、台湾“中国书法学会”、台湾美术院共同举办,中国美协担任学术支持的“笔墨抒怀·情聚两岸——第二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于2016年6月24日在北京台湾会馆先期开幕。这是中国美协第二次担任该展学术支持。2015年首届展览大获成功,受到岛内各界关注,一跃成为京台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展览邀请大陆书画家及台湾名家参展,展出书画精品近60幅。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还代表主办方接受了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特为此次画展题写的“艺林荟萃”条幅。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离不开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和港澳台美术家的积极参与和有效传播。广大同胞和侨胞不仅具有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而且有守住中华文化根基的强烈意识。而涉台文化交流方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基在基层,动力在民间,因此两岸关系形势越复杂,越需要两岸民众加强交流,展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力量。未来,还要继续团结联络广大同胞和海外侨胞,使他们在弘扬本民族美学精神、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好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创造应有成果。
  七、2016年中国美协其它对外交流项目
  2015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中国美协与众多文物界、艺术界知名专家参与了由外交部行政司主持召开的“驻外使领馆文物艺术品保护与利用专题研讨会”。嘉宾一致建议外交部与中国美协加强联系,提出陈列需求,由后者落实作品来源。中国美协领导对此项国家任务高度重视,多次讨论研究,圈定首批近20位在各画种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名单进行征集。美术家们领受创作任务后,抓紧时间创作,不计报酬,全力支持。目前,已提交原作17件,经装裱后即刻送往相应馆舍,有力地配合了国家整体外交事业。未来,中国美协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优化机制,源源不断地为驻外使领馆提供美术精品。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对外交流品牌项目孔子学院秋令营于2016年10月14日在北京正式开营,共有来自8个国家的9名营员参加。本次秋令营主题为“寻找海丝故事,走进艺术中国”,安排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厦门等地进行。应国际台邀请,中国美协推荐会员张怀伟、曾迎春全程参与秋令营活动,利用笔会、演示等环节,用精美的画技充分展示了中国画家的风采,让国外营员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书画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好汉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
  日本大分亚洲雕塑展在国际雕塑界享有较强影响力,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美协自1998年第四届起与组委会合作,负责中国境内作品征集与预审工作。十多年来,累计约有两百余位中国雕塑家参评,参赛踊跃。2016年第十三届大分雕塑展中国美协一如既往地推荐作者参展,后经组委会初评、终评,中央美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孙鹏的《梵高先生》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中国美协会员谭旭的《胖油条》也成功入围。这是中国雕塑家首次获得大分雕塑展最高奖项,相信会有更多中国青年雕塑家借此平台崭露头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国美协组织会员参加2016年广播孔子学院秋令营活动
(编辑:周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