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长城》:历史意义大于现实意义

时间:2016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截至12月23日,张艺谋电影新作《长城》上映8天,累计票房收入6.53亿元(人民币)。该片公映以来便备受争议,本报特刊发北京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两位影视专家的评论,希望对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有所启迪。

  ——编 者

张艺谋向国际市场交出的“合格作业”

□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

  看完张艺谋的最新电影《长城》,不知怎地,脑中冒出两个字:作业,张艺谋的一份“作业”。什么意思?这是一部四平八稳但大气稳健、视听觉皆有冲击力的美式商业大片,一种真正意义上高概念电影大片(以前我们谈中国电影大片时用过这个概念,但不甚名实相符),一种跨国魔幻电影大片,一部投资1.5亿美元的“重工业电影”——这是张艺谋完成的向投资方,向美国市场提交的一份规规矩矩的“作业”。我只能说基本合格,但肯定达不到优秀。虽没给我大惊喜,但也没有给我过多失望。参照美国奇幻大片如《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环太平洋》之类,没感觉《长城》比它们就差多少。

  对于此片,不必以“第五代”导演那样的标签来立论,甚至不必像对待早年张艺谋的电影大片的标准来衡量。必须强调:这是商业大片,是中美合拍的,我们面对的只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下的产物。《长城》由中影股份、乐视影业、传奇影业、环球影业联合出品;从制作、监制、编剧、音乐、服装、道具、化妆等看,几乎全是好莱坞制作团队;只有女演员、次要男演员和导演,以及设定的故事发生地是中国的。另外还可以确定的是,影片的目标受众市场并非中国本土,虽然首映选在中国。

  这也是一次中国电影人全面向美国好莱坞学习的“合拍片”制作必然要交的学费。近年来,我们有不少内地与港澳台合拍片,也有中韩、中美合拍片,但值得铭记的不多。合拍方式也多种多样,如中国知名演员在美国电影中“打酱油”这样的“合拍”。也有像《黄石的孩子》《功夫之王》这样的合拍片,都没有给人留下深刻记忆。张艺谋自己也说,真正的中美合拍,而且合拍商业大片,他是第一次。甚至可能,这也是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一次。他自述《英雄》《十面埋伏》等都还是文艺大片的思路。《长城》的运作是工业化的,是稳健的,做过《魔戒》《阿凡达》《金刚》等影片的工业光魔和维塔联手呈现的特效,保证了电影场面的好莱坞水准,这也与张艺谋一贯的视觉美学追求一拍即合。尽管作为导演的张艺谋有发言权,《长城》仍然具有明显的张艺谋印痕,如大量仪式性的场面、镜头,全军站满长城披麻戴孝,满天的孔明灯,同仇敌忾的宣誓颇有惊天动地感人之效;种种令人目眩的奇门遁甲式的武器(在《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都见识过);还有明确的文化观念传达的追求,有普世性的价值观和基本人类信念,如信任、集体主义、家国利益等,足见张艺谋是颇为自觉的,他有借船出海朴素地传达中国文化的想法。但,改台词都要经过制片人批准,每天拍的素材也要发回传奇影业去审阅,基本上《长城》应该还是“制片人中心制”的产物。

  不用说,观看电影最为不满的不是人物、表演等,至于情节,还算基本连贯,没有大意外,也没有太离谱。有一点我必须指出,电影观看现场基本没有笑场——也就是说没有出现那些突然让人出戏、让人惊愕的情节硬伤——《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就笑场不少。我们可以认为人物没有性格,但类似的奇幻大片类型,有性格的本就不多。我们只要别混淆人物,别记乱故事情节就差不多了。稀薄的情节,承载着信任、契约、爱人类等普世性价值观,很多好莱坞大片都是如此,情节都不复杂,甚至简单化到一两句话就能概括。《长城》也可以概括为“西方英雄帮助中国英雄,联手在中国长城打败人类公敌饕餮怪兽”,对一部试图打入欧美主流电影市场的大片来说,这是易于海外观众理解的剧情。美式魔幻大片的情节之简洁也往往大抵如此。比起那些连人类的造型都稀奇古怪的玄幻电影,《长城》好懂多了,毕竟敌我分明,人怪分明。

  想想,《长城》的第一目的是赚取全球票房!第二目的是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全球,而且要用魔幻大片的载体,只好妥协,既能让中国观众接受,更要让外国观众接受。据说,《长城》在中国首映后,还将在美国等多个国家大规模上映,这是《长城》工业化运作的一个有机环节,这或许是国外观众自《英雄》以来,再一次感受中国的奇幻亚文化(影片《英雄》是东方飘逸的诗性美学)的一次契机——虽然《长城》中传达的文化不那么纯粹和彻底。此外,必须指出的是,《英雄》迄今为止还是华语电影北美市场的第一名。

  说《长城》在中国电影业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因为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美合拍片,也是张艺谋首次尝试一种全球商业大片类型,与他以前拍的大片从《英雄》到《满城尽带黄金甲》都不一样。就此而言,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中美合作拍片的试水,可能意味着中美电影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的开启。作为一部电影,无论成败,其投石问路之功,“以身试法”之勇毅,不可泯灭。其历史意义大于现实意义。

  我的感觉是:肯定还会有《长城》的续集。长城是一个中国符号,中国的超级IP。这也是我对《长城》合格的判断之后的一种信心。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意义,可能会对中国电影一直在进行中的观念变革有力地助推一把。虽然到今天,经过新世纪以来以大片为肇端的电影的全面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电影的商业、工业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仍然很难彻底,时时有回潮和犹豫,不少大导演就常常在“作者论”与商业电影的纠葛中“跌跌撞撞”,忽东忽西。

  《长城》在中国电影的生产制作历程上可能会助推两种观念变革。其一是制片人中心制观念的建立。“制片人中心制”观念是电影工业观念的核心之一。在这种制片机制中,制片人或者说制片管理的工作可以说贯穿于整个影片从策划创意、编剧导演、生产制作、宣发营销、后产品开发的所有环节。其二是导演生产观念。现代电影生产的经济因素和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制作因素、团队协作性越来越强,相应的导演的个性因素、“作者电影”风格被压抑,不再是以导演为中心的作者化电影的创作。说到底,导演个体的功能必须要结合到整个电影生产的有机环节中才能圆满发挥。作为导演,需要的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才能和电影专业能力,甚至也要懂市场、投资、商业和技术,懂得中西文化策略。

  毋庸讳言,在当下“全球化”“全媒介”“互联网+”的时代文化语境中,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仍然非常强悍,至少目前中国与美国的文化交流和传播还不是完全对等的。美国大片对中国年轻几代观众的观影趣味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甚至是某种“控制力”。在合拍片中,异质、跨地文化的多元融合必将成为一种常态。在这样的态势下,在电影创作生产领域,中美电影文化、产业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态势愈益强劲。毫无疑问,电影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文化拼贴”,文化杂糅的现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国籍不明的合拍片。《长城》只是稍稍走在前面了而已。

  中国电影应该有对美国电影文化、电影工业体制进行大胆吸取、借用,甚至在充满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勇于把自己投入、抛入。昔年齐白石衰年“变法”,今日张艺谋以花甲之年身试中美合拍,勇气可嘉。

“中国元素-世界语言”融合的“新高概念”影片

□ 张 琦(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当下电影文化的国际合作更加深入,模式越发多元。《长城》上映至今,各种声音不断,一如2002年《英雄》上映也备受各方争议。但当年不到10亿元的票房市场由此打开,产业化进程大幅推动。因而,从积极角度看,今天的《长城》在“中国元素-世界语言”融合的“新高概念”影片的制作上着实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一直强调的中国电影走出去、海外推广,首先要强化的应是我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产品开发中的资源整合力、优势协同力、市场营销力,而不能简单理解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应学会将本土元素与国际(创新)叙事模式有机结合,实现创新驱动下民族文化元素的现代性和世界性,做到电影内容的雅致与通俗的平衡。

  《长城》是一部高概念化的电影,因此,在电影工业体系下,导演的权利是被大幅限制的,其首先应当是一部合格的好莱坞工业产品,其次才可以在这种框架下进行中国元素包装与营销。影片外化于形的(出品、制作、特效、演员、编剧、故事)看起来都是比较好莱坞式的,这样一部电影的进步在于放在全世界都是可以被看懂和被主流市场所接受的。影片为了融入全球大市场,编剧也选用的是好莱坞的,为的是能将我们的故事更好地传达给全球观众。

  “从此以后,长城不止是长城”。全片“长城”只是一个“大背景”,是新时代下的全新“演绎”:张艺谋导演发挥了自身优势,集合形式化美学之大成,外方也看中他这些特质(毕竟2005年《英雄》《十面埋伏》凭借张氏武侠的华丽旋风并列《时代》杂志年度电影第一,并在美联社评选中分列五六)。当然,《长城》承载着中国电影海外文化传播的使命不言而喻,影片中使用的双语对白使西方话语体系直接在电影中呈现,进一步贴近国际观众,影片还以“信任”为支点宣扬主流价值观,在这方面也做到了不小的突破。

  现今电影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竞争,其背后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实力的竞争,好莱坞以其引领的电影制作标准,在全球化步伐中总是能够充分利用各国元素来丰富自己的核心内容,并强化自己的价值观念。电影不是单一的商业行为,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战略意义。好莱坞式商业大片之所以能行销世界,在于其完善的工业化制作体系和精准定位,如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的培育,更是吸引了无数粉丝,让大批观众走进影院为其买单。《变形金刚》《超人》《钢铁侠》等等及其相关产品更是在全世界售卖,美国文化借此输出全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人和他国。现如今世界文化市场越来越融合,好莱坞也在寻求突破和发展,因此孕育了《我的盛大希腊婚礼》《卧虎藏龙》《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跨文化的多元作品,开掘出了本土以外的更大市场。

  融合时代,许多文化题材和元素已不是你想不想做,而是你需要主动去做,“竞合”是大于“排斥”!只有以开放、包容之姿才能使中国电影做强、做优、做大。例如,美国早已开发了《花木兰》《功夫熊猫》《马可·波罗》《木乃伊3》等等带有中国元素的影视剧,以视听盛宴和异域风情席卷全球。静下来想想,我们与其追捧这些作品,不如融贯中西,强大自身、文化自信,主动在竞合中慢慢成长,摸索出讲述“中国故事”的“世界语言”,树立出“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近期,韩国电影《釜山行》有本土民众强大的支持,而新海诚的《你的名字。》更是“酷日本”整体文化品牌战略布阵的重要成果。而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未尝不能成为我们“软实力”的代名词,以创新形式逐步提升我们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当务之急,我们需要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国家文化品牌,塑造世界通行的话语体系,以“中国故事”引领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充分利用资本资源,融资兼融智,充分挖掘我们自己的文化资源、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长城》应该算是迈出了难得的一大步,更是投资方文娱产业规划中的一个大局,未来的系列化和衍生价值十分可期,但这一切还是基于“内容为王”。

  如果说2002年的《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产业链拓展的先河,那《长城》可以看作是借助国际资本开拓中国特色泛娱乐产业的一次大胆试水。但产业发展还需要不断进化,不断升级,需要多方爱护、积极引导,才能更加成长壮大。

(编辑:高森)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