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神州巡礼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四川篇

时间:2021年06月28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0

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

奋力绘就新时代治蜀兴川新画卷

四川省委书记 彭清华

 

图①:天府国际机场完成试飞。  何海洋摄

图②:成都市城市风貌。  资料图片

  四川是一片富有红色基因、革命传统的热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川考察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我们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新时代四川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奋斗精神,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39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86万亿元、迈上两个万亿元台阶,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川篇章。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工业“5+1”、服务业“4+6”、农业“10+3”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3.8∶52.8∶33.4调整到2020年的11.4∶36.2∶52.4。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启动组建天府实验室,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12年的48.9%提高到2020年的60%,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强化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等五大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提能升级,县域经济底部基础不断夯实,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干支协同联动的局面初步形成。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抓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深入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43.5%提高到2020年的55%,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

  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抓好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主动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扎实抓好气化全川、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35.3%提高到2020年的40%,去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0.8%,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标准。

  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大力推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交流合作,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达367对,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64家,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省份合作日益密切。统筹推进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等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即将正式投运,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成自宜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铁路和一批高速公路项目有序推进,自贸试验区和各类开放平台、口岸加快建设,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3万列,全省进出口总额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四川正加快从内陆腹地变成开放前沿。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聚焦大小凉山彝区等深度贫困地区,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全省现行标准下62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着力解决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012年到2020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9%、10.4%,快于经济年均增速。

  当前,四川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阔步迈上新征程。我们一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奋力绘就新时代治蜀兴川新画卷,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本期统筹:林治波  刘  毅  王明峰  孙秀艳

  版式设计:张芳曼

四川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记者 林治波 王明峰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火普村,50亩蓝莓染绿了昔日的荒坡。“马上就要坐果了,有了脱贫产业,致富路会越走越宽。”脱贫后的村民吉地尔子满怀信心地说。

  “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来到火普村看望贫困群众,他走进吉地尔子家里,了解一家人生产生活情况。

  “现在的日子‘瓦吉瓦’(好得很)!”吉地尔子说,3年多来,他家的日子越发红火,去年全家人均收入达1.6万多元。

  经过持续攻坚克难,四川全省62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四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治蜀兴川指明方向路径。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0065.7亿元,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所积累的优势,将为全省的工业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撑。”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培育经济新动能。

  “四川的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到工业和服务业共同主导经济发展的转变。”四川省统计局一级巡视员熊建中说。2018年,四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2020年,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5%。

  民营经济活力越来越强。新希望、通威、蓝光等众多民营企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681.5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5%;民营经济增加值逾2.6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达54.6%。

  “工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四川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郑备说,四川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工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2020年,全省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的营业收入超过4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比重超过八成,数字经济总量约1.6万亿元,规模居西部第一。

  作为农业大省,四川不断擦亮金字招牌,川粮、川茶、川果等“川字号”农产品享誉海内外,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乡村振兴铺展美丽画卷。

  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

  2009年,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藏族女孩肖芳,作为民族地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的首批学生之一,进入内江铁路机械技术学校学习。毕业后,她来到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公司工作。“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走出大山,在大城市扎下根。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肖芳说。

  “‘人人有书读’基本得到保障,‘人人愿读书’氛围更加浓厚。”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说。近年来,四川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三通两平台”,多措并举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保障网越织越牢。2020年,四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522元,比上年增长7.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83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224.2万人。

  “童医生,太感谢你了!”在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纷纷点赞。锦江区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网格化城市医联体,市二医院派出口腔科的童医生,常驻社区卫生中心开展管理帮扶、业务指导。

  四川省卫健委副主任徐旭说:“全省卫生健康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如今,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2020年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27.87%。

  “巴适(舒服)得很!”每当天气晴好,成都的大小公园里就热闹起来,人们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里沐浴着阳光。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8%;87个国家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达86个;森林覆盖率增加到40%。在四川各地,百姓的“生态环境幸福指数”持续上扬。

  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园区进出港货值从2017年的57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507亿元。”成都国际铁路港园区负责人表示。中欧班列有效推动了电子、汽车、机械等产业发展壮大,年均带动全省进出口贸易120多亿美元。

  四川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全力推动四川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融入全球经济格局。“198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约1亿美元,到2020年已突破10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0.6亿美元。”四川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刘祥超说。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的手握得越来越紧。去年以来,川渝两地共同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已签署240多个合作协议。

  围绕“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四川加快建设“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建成进出川大通道38条,实现了由“蜀道难”到“蜀道通”,并加速向“蜀道畅”转变,为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四川的“朋友圈”越来越广。目前,落户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居西部第一,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数量居中西部第一。

  天府大地,活力迸发,一派生机!

增强发展动力 增进民生福祉


  图①:四川仁寿县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抢收小麦。  潘 帅摄

  图②:四川德阳市旌阳高新区园区内,工人忙着完成出口订单。  人民视觉

  图③:成宜高速公路荣州枢纽。  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本报记者  王永战

  忙!“五一”假期刚过,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副关长颜毅的日程表就排了个满满当当——上线进口商品中文标签标识辅助系统;协调青白江区政府和铁路港管委会,为引进更多企业进入综合保税区做好工作;推进综保区仓库内直接查验进关货物……

  “2013年初仅有200多家企业的进出口货物搭乘成都中欧班列,现在企业数量已超过1万家,覆盖31个省区市。”提起成都中欧班列,颜毅满是自豪。

  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从青白江出发,成都中欧班列正式开行。8年来,班列累计开行超过8000列,进出港货值从2017年的57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507亿元,年均带动四川进出口贸易120亿美元以上。“成都中欧班列不仅带动四川本地货物走俏,也拉动了整个西部的外贸发展。”颜毅说。

  从过去农产品、日用化妆品等单纯消费品,到如今纺织品、机电、电子信息产品,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出口的货物种类越来越多。“现在班列目的地包括欧洲、日韩和东盟等地,外贸业态涵盖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多种形态。”颜毅说,为适应外贸形态的多样化,海关监管不断创新方式,更好地服务广大外贸企业。青白江海关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运费分段结算”改革举措,许多公司的进口成本因此节约不少。

  今年4月26日,装载防疫物资和电子设备的两列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目的地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和英国费利克斯托。至此,成都国际班列境外城市已拓展至61个,打通了成都至欧洲最远城市的海铁联运通道。一个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建立起来。

  特色产业带动百姓增收

  本报记者  张  文

  四川省苍溪县亭子镇五福村,钢架大棚里的原生态海沃特猕猴桃树已抽出新枝,不久它们将被嫁接上优质红阳猕猴桃。在邻近的佛山社区三房坪村中,180多亩的红阳猕猴桃树已落户到大棚,旋耕机械正把猕猴桃架下生长的豆类翻耕回填,节水微型喷头的水雾中,猕猴桃枝叶更显娇嫩……

  技术员告诉记者,用大棚种植猕猴桃,产量比露天果园增加一倍,还可以防止果树病害,避免因雨水多降低果实糖分。另外,挂果期可延长一个月,避开上市高峰期,果实品质也能得到提升,这样的有机果市场售价可达每公斤60元。

  猕猴桃是苍溪县“百亿产业”之一,目前总面积达40.6万亩。另一个“百亿产业”——中药材种植,也靠着科技支撑快速发展。该县规划用3年时间,在环嘉陵江9个乡镇、沿岸100个村建设10万亩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带,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

  近年来,苍溪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县建成17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抓大”不“放小”,该县庭院经济依旧红火。“可别小看这房前屋后的土地,村里有一半脱贫户在房屋周围种了猕猴桃。”河地乡琳琅村村支书杨嘉荣介绍,按每户半亩计算,每年能增收3000到5000元。

  科技注入特色产业,订单、电商保障销路,庭院经济的效益进一步提升。“这个避雨大棚防风防水,减少了病菌的传播,降低了得溃疡病的概率。”永宁镇兰池村村民王华斌的庭院里,一个个猕猴桃大棚整齐排列,一株株猕猴桃树变成了摇钱树。

  目前,苍溪县已制定红心猕猴桃绿色有机生产标准,将有机农产品认证推广至每家每户的庭院。此外,当地邀请专家团队进村入户,不断提升庭院经济的技术水平。而今,苍溪共发展10万个户办庭院,促进脱贫户人均增收5500元以上。

  农文旅融合促进村美民富

  本报记者  宋豪新

  芬芳袭人的玫瑰谷,绚丽多彩的年画村,古色古香的剑南老街……5月的四川省绵竹市,风光旖旎,游人如织。

  近年来,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绵竹强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形态美、功能美、环境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

  溪水蜿蜒向前,景观连点成片,沿途特色民宿、田园综合体星罗棋布。难以想象,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尘渣漫天的矿区。

  走进清平镇盐井村的“850矿工主题民宿”,谢正虎正忙着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以前矿山没关停的时候,到处都是灰尘,如今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谢正虎曾是清平山里的一名矿工,矿区转型后,他办起了农家乐,旺季每月能有上万元的收入。

  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为切入点,以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为基底,短短几年时间,清平镇便实现了“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的华丽转身,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小桥流水荷塘、五彩斑斓的年画、年俗景观小品……孝德镇年画村努力挖掘特有的年画文化、德孝文化资源,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零散的年画作坊通过抱团组合,走上了文创产业之路。乘着文旅融合的春风,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清平镇、孝德镇是绵竹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生动实践的缩影。通过不懈努力,绵竹市已经形成“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观雪”的观光休闲和乡村旅游体系,建成大小景点50余处,成功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处,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行走在龙门山下,一幅幅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赏心悦目。

  精准扶贫改变山乡面貌

  本报记者  林治波

  竹林青翠,产业红火。地处乌蒙山区的四川省兴文县古宋镇青山岩村有400多户人家,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如今,乡亲们甩掉贫困帽,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村民们说:“全靠对口帮扶企业出实招,让村里有了新产业。”

  兴文县是五粮液公司的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地。2018年7月,扶贫干部朱奎和甘勇来到青山岩村。“刚开始心里没底,脱贫攻坚不知从哪儿下手。”朱奎说,“好在有党组织支持,有国有企业作后盾,还有乡亲们的大力配合,我们一家一户访真贫,因地制宜找出路。”

  “青山岩村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做好竹林文章。”朱奎说。五粮液公司出资124.95万元,援建青山岩竹林(苗圃)产业示范基地,新造竹林1100亩,产业覆盖村里近100户家庭。农户以土地入股,或与青山岩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合作种植,形成“帮扶单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几年发展,漫山遍野的翠竹成为村民的聚宝盆,脱贫后的乡亲们高兴地说:“竹林年年长,宜宾纸业收购,每根竹子能挣10块钱。”

  为拓宽增收渠道,扶贫干部动员村民利用当地景观竹和石材,制作竹石盆景,受到市场欢迎。

  “在做好‘竹林文章’的基础上,扶贫干部带着我们进一步做好‘林下文章’,增加收入。”村支书温仕兵介绍,一是种植,引进专业合作社,种植竹荪和赤松茸;二是养殖,养乌鸡和黑猪。

  让大家欣喜的是,这些特色产品很畅销,而且种植、养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用工,增加了贫困户劳务收入。几年持续努力,青山岩村实现了脱贫摘帽。去年底,全村竹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0万元,林下产业共实现销售收入900多万元,脱贫户收入大幅增加。

  开对“药方子”,拔掉“穷根子”,走出新路子。在满目葱郁的青山岩村,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像一股股涓涓细流,不断滋润着乡亲们的幸福生活。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本报记者  王明峰

  前些天,因为头晕频繁发作,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观兴镇河坝村高血压患者刘会来到村卫生室测量血压,“自从有了全民预防保健,每个月医生都会上门来测量血压,询问我的服药情况,我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在泸州,像刘会这样通过全民预防保健免费体检纳入重点和精准管理的有90多万人。群众预防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生活习惯逐渐养成。截至2020年底,全市90.9万名慢性病高风险人群中,仅有8.2万人转变为慢性病患者,占比9%。

  2014年9月,泸州在叙永县率先开展全民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16年6月起,该举措在全市实施。通过实行全民免费健康体检、人人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措施,泸州积极探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新路径。全市将全民预防保健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已累计投入资金10.35亿元。

  泸县玉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许晓林告诉记者:“中心根据体检结果,将人群分为一般管理人群、重点管理人群和精准管理人群3个层次12大类,分层分类实施健康管理,让每个人享受到优质的健康服务。”

  截至目前,泸州常住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8%。通过“健康泸州”小程序,市民可以自主查询个人健康信息;全民健康信息系统数据为各级党委、政府开展全民健康服务、实施健康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泸州市副市长马宗慧说,各级卫生部门通过健康数据分析,提供主动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水平,夯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健康之基。

  版式设计:沈亦伶

牢记初心使命 凝心聚力前行(红色传承·人物)

图①:四川松潘县红军长征纪念碑。  松潘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②:四川通江县,志愿者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人民视觉  

图③:四川华蓥市红岩乡小学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邱海鹰摄  

图④:四川松潘县红军长征纪念馆。  人民视觉

  老党员邱林

  坚定信念跟党走

  本报记者  宋豪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定要牢记党的历史,将党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地传下去。”在四川省成都市盘古花园小区,102岁高龄的老党员邱林激动地对记者说。

  邱林于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参与筹建四川省人民医院,曾担任该医院的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1990年离休后,邱林经常给家人和年轻人讲革命故事,教育大家要一心一意跟党走。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重症监护室护师陈慧敏说:“邱老经常给我们讲党史,讲旧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如何受尽欺凌,讲中国人民是如何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

  如今,邱林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在他的书桌上,整齐摆放着各个时期党的重要文献。即便在住院时,他仍然时常翻阅党史书籍。

  “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理想信念永远不变。”采访结束时,邱林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心声。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一名老党员对年轻党员的勉励。

  乡村投递员哈弄夺机

  风雪无阻为百姓

  林治波  张  津

  在2018年开展的“四川省首届快递之星”评选活动中,共产党员哈弄夺机以高票当选。今年37岁的哈弄夺机,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邮政分公司投递组长,作为一名乡村投递员,他的脸上时常挂着爽朗笑容。

  13年前,哈弄夺机进入县邮政分公司工作,承担起3条邮路的投递任务。在这个红军长征曾经走过的草原上,哈弄夺机也在走着一个人的“长征”路——平均每周行程1080公里,一个月4300多公里,一年5万多公里。他的邮车跑遍了若尔盖县的乡村牧区,架起了一座牧区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

  若尔盖县地广人稀,县域达1万多平方公里。高原牧区的乡村道路建设滞后,不少路段通行条件差,有的地方的路况让人不禁捏一把汗。从巴西乡到包座乡不过30公里距离,哈弄夺机需要行驶两个多小时。

  有一次,哈弄夺机冒着纷飞的大雪出班,车开着开着,挡风玻璃上结了一层冰,雨刮器也被冻住了。他只能走一段就停下车,用毛巾擦掉玻璃上的冰雪,再继续前行,10多公里的路竟走了一个多小时。

  “夏天还好点,冬天最恼火。”哈弄夺机说,若尔盖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下雪,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茫茫大草原上寒风刺骨,道路积雪结冰,车辆经常会滑下路基或陷进雪坑,但哈弄夺机依然风雪无阻。

  近些年,网购在草原流行开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商包裹越来越多。看到附近乡亲跑来网点取件,是哈弄夺机最高兴的时候。

  “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但我感觉自己做的是一份光荣的事业,我会一直做下去。”哈弄夺机说。

  版式设计:张丹峰

  成都找准城市转型升级着力点  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  本报记者 林治波 宋豪新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9日   第 07 版)  孩子们在社区的美学空间画画、唱歌,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拥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在社区有了用武之地,归属感日益增强;老人们在社区享受义诊服务,晚年生活舒心安逸……

  2017年以来,成都市把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作为城市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坚持“党建统领、体制破题、发展治理、做活社区”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党组织搭建平台,助力志愿服务

  在成都市新都区,活跃着一支志愿者队伍,名为“丰行侠”。

  “‘丰行侠’是新都区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各类群体的代名词。”新都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取名“丰行侠”,就是想通过这支队伍,弘扬助人为乐、扶正扬善、见义勇为的志愿精神,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近年来,新都区积极构建“党建引领+文明实践+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全区深入开展。2020年,新都区成立企业党建联盟,选派党务干部担任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动员企业员工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目前,新都区有2000余名“丰行侠”活跃在街头。

  为鼓励“丰行侠”成员在城市治理中发挥作用,企业党建联盟内179家“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设立了200余项爱心项目。高家社区党群活动中心设置“丰行侠驿站”,为志愿者提供歇脚、喝水、充电和简易医疗等服务。有的药品公司常态化为“丰行侠”提供防暑降温药品。

  “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新都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基层党组织搭建平台并整合相关资源,使得志愿者团队从自发参与社区治理,发展到规模化、规范化、常态化参与城市治理。

  在成都,“枣妈说事”“春熙孃孃”等一批志愿者团队蓬勃发展,287万名注册志愿者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调动各方力量,合力推进社会治理

  前不久,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綦临社区的网格员蒋洪川,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一个地方人员聚集,培训人员正在夸大宣传保健品功效。他马上掏出手机,通过“网格e家”向街道综治中心上报情况。很快,派出所民警在网格员的配合下,把30多名老年人劝离现场,并对组织者依法处置。

  “我所在的网格片区老年人比较多。”蒋洪川说,除了入户开展反诈宣传外,他还组建微信群,在群里分享防范诈骗手段的措施。同时,居民也可以在微信群里反映各类问题,经核查属实,按程序为其发放群防群治奖励。

  成都线上线下齐发力,创新“党建引领、双线融合”社会治理机制,建立了“市、区、街、社区、网格、小区”六级党组织纵向联动体系,形成了有机统一的社区“五线工作法”,还探索出找党员、建组织、优机制、抓服务、植文化的小区“五步工作法”,整合调动各种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发展治理。

  如何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成都组建15家社区基金会,出台志愿服务激励办法,打造“在社区·爱成都”志愿服务品牌,全市3.2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开展社区共建项目10万余个。

  创新机制,多为群众办实事

  夜色已浓,乐声悠扬,成都市锦江区沙河街道五福桥社区音乐厅里,居民们陶醉在动听的乐曲之中。

  “我们以场地换服务,不花一分钱,让居民每年体验100场高品质公益音乐演出。”五福桥社区党委书记胡宇介绍,音乐厅运行以来,社区居民踊跃参与,还创建了合唱团和童声班。这不仅盘活了社区闲置资产,也营造了高品质生活新场景,激发更多居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像社区音乐厅这样的‘美好生活工程’,在我们这儿有很多。今年,我们发动辖区内各社区、企业党组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创新开展‘主体责任项目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沙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夏明告诉记者,通过定问题、亮措施、晒实绩、评效果,街道党工委对各单位特色化服务群众事项进行项目化监督管理,督促各级党组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成都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编制出台公园社区规划,分类设计城镇社区、乡村社区、产业社区建设标准,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建设公园社区。全市推动老旧院落改造、特色街区创建等11大类3097个项目,打造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等特色主题社区100余个、产业社区40个,新建社区绿道1000条。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感悟初心)  林治波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9日   第 07 版)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四川省达州市委以群众期待为目标,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做起,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取得明显成效。

  2019年以来,达州由纪检、组织、宣传等部门牵头,通过市委书记信箱、市长热线及媒体征集、入户征集等方式,对群众需求进行调查、梳理,从中确定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破解的问题,集中进行整治。

  整治过程中,达州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确定责任人、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坚持每月一督查,严格问责问效。今年以来,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这项工作的制度设计更加完善,责任分工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干部作风也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进一步改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各地以良好治理成效,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定能让群众感受到更多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的实效和福祉。

  巴山蜀水展新姿


  图①:一列和谐号动车驶入四川泸州站。

  刘学懿摄

  图②:四川德阳市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大型发电机定子装配。

  郭  涛摄

  图③:四川威远县茶农在晒制茶叶。

  本报记者  王永战摄

  图④:国网四川电力工人在验收线路。

  本报记者  林治波摄

  图⑤:四川宣汉县普光镇铜坎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喜迁新居。

  人民视觉

  图⑥: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供图

  版式设计:蔡华伟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