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文联>直属单位动态

首届“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 优秀文艺作品展示

时间:2022年04月2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为充分调动泛巴区域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泛巴区域文化交流和发展、打造泛巴区域文化品牌、擦亮泛巴区域文化名片,四川省巴中市与中国艺术报社合作,联合泛巴区域各相关市、州,共同举办“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每两年一届,2020年启动首届,今年将举办第二届。首届“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启动后,泛巴区域内及非泛巴区域的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向推优工程组委会投递了一大批反映泛巴区域题材、体现泛巴区域元素的精品力作,作品涵盖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诗歌、散文、小说(含报告文学)、民间文艺、电影电视等多种文艺类别。经组委会邀请业界专家、学者进行认真而严谨的初评、终评,每个文艺类别最终有1至5件优秀作品入选。本版特刊登首届“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优秀文艺作品,以飨读者。

小说类(含报告文学)

   作品简介:

  《大国扶贫》以革命老区、秦巴山区和深度连片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的四川省巴中市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一系列做法、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历史经验为主要内容,展现了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的重大业绩,描绘出了一幅幅珍贵的时代画卷。作家以深入生活、深入脱贫攻坚现实与实践的写作姿态,以难得的在场性和亲历性,通过“非虚构”叙述,形成《大国扶贫》作品叙事的真实性和事实性。《大国扶贫》是作家深入生活的真实记录,它是记录“精准扶贫”和“巴中扶贫精神”的时代之作,大量翔实的资料和材料几乎形成了一部扶贫的地方志书。同时,作家也没有停步在材料和资料的记录和整理层面,作品深入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记录下了扶贫干部跋涉在秦巴山区崇山峻岭当中的足迹,以及他们的辛劳、奉献和对人民群众的点点滴滴的付出。《大国扶贫》延续了作家自《乡村志》十卷本以来的书写传统和写作风格,以深沉的人文关怀记录下了看似寻常却又是中华民族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个历史性的事件,为伟大的时代留下了一部忠实于生活、记录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史诗。
  ◆作者简介:
  贺享雍,四川渠县人,中国作协会员,达州市文联、作协副主席,巴中市作协荣誉主席。著有长篇小说《苍凉后土》《怪圈》《土地神》和系列长篇小说《乡村志》等20余部作品。《苍凉后土》改编成2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中篇小说《末等官》改编为电影《这方水土》。长篇小说《苍凉后土》《遭遇尴尬》获第3届及第4届四川省文学奖,《村级干部》获第11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
  大国扶贫(梗概)
  地处四川省的巴中市,是一个革命老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居住人口有300多万。这里“山美水美人却‘难美’”,有的村子最大的田块只有几平方米大,农业生产只能够靠人力进行。加之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常年干旱,很多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这里曾经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所在地,在战争年代,这里的人们给中国革命以很大支持。当年区域内大约有120万人口,竟有12万多人参与革命活动,有8万多人参加红军,有4万多人牺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种种原因,这里一度成了国家脱贫攻坚的重要阵地,成了国家上上下下关注的扶贫对象。摆脱贫困、与贫困作坚决斗争的战役在这里全面展开。
  在《大国扶贫》这部全景式、史诗性的作品里,作家提供了很多真实的人物形象,真实、具体、形象地展示和描绘了大巴山区曾经面对的严峻的贫困局面。这里有双田村的岳天武,全家6口人住在破旧的木架房内,黑乎乎四面透风,墙上的裂缝能跑过牛去,下雨时需要好几个盆子在各处接雨;田垭村的人们在破旧的穿斗房里生活,堂穿壁漏,楼下养猪养牛,楼上住人;罗张窝村因为山隔河阻,病人、难产的孕妇都曾死在涨水的河边……这些故事都将脱贫的艰巨性给予了充分展现。
  作品在真实展现各种贫困情景的同时,对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更加用心。在作品第一章《华夏有土曰巴中》中,巴中地区的干部群众很早就提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口号,在“八七扶贫计划”实施过程中,也曾经创造了“巴中经验”。近年来,巴中地区积极开展扶贫工作,陆续组织派遣很多有爱心、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到前沿贫困村子担任第一书记,精准发力,设法排解,实现脱贫,表现出了优秀的作风和品格。作品第二章《忧患在元元》、第三章《精准帮扶济苍生》、第四章《自古英雄出少年》、第五章《甘洒热血写春秋》,用酣畅和饱满的笔墨,描绘了多位活跃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塑造了驻村帮扶的“第一书记”群体的生动形象。第六章《按下葫芦浮起瓢——震荡中的村庄》,写下了扶贫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和曲折,揭示了“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懒”的重要性,并围绕如何营造脱贫攻坚的良好社会环境展开了深入的思考。第七章《不信春风唤不回——一个良好的脱贫攻坚社会环境如何营造?》,通过扶贫干部的访谈录和扶贫干部化解非贫困户矛盾的故事,来破解扶贫攻坚的切实难题。第八章《榜样力量,推动社会扶贫》,通过3个社会扶贫爱心人士的自述,讲述各界爱心人士与扶贫干部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感人故事。在第九章《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的希望:让乡亲们富起来》、第十章《大风起兮云飞扬——自强不息话脱贫》中,读者读到的也是一个个生动感人、触手可及的扶贫故事。
  作品生动描写了一大批基层扶贫工作者的光辉形象和感人事迹——临危受命担任平昌县最贫困的土兴镇党委书记的杨超,为了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组建队伍去外地招引本地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在北京的几天每天都忙于工作,只是坐车时与天安门广场擦肩而过,一直到离京,也未能或者说舍不得抽出时间专程参观这个自己向往已久的地方。南江县燕山乡扶贫办主任赵兰梅,夜以继日地忙碌,只能利用元旦假期举办婚礼,原计划在清明节假期去城里补拍一张婚纱照,但临行前又由于临时的工作未能成行,只能寄希望于国庆假期了。平昌县坦溪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的马主任是一位看上去干练坚强的女性,在接受作者采访的过程中,说起自己热心帮助某农户搬迁安置却屡屡受到对方谩骂,竟然数度哽咽,她忍受了太多的委屈。通江县烟溪乡罗张窝村第一书记文琼,自身即出身贫困家庭,读初中时一度因贫辍学,高考时几百元的报名费都是老师代交的,考上大学后她靠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就是这样的经历,使得她在当上公务员后迅速成长为优秀的一员,在被选派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后努力工作,最终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成为全省优秀的村第一书记。刚过试用期的公务员吴杰到村赴任第一书记,被村里人怀疑是做推销的骗子,学工科出身的他采取自己的办法,靠上网查找谷歌地图了解村中面貌、通过派出所了解各户人家信息,再去村里时终于使村里人接受了他,之后他发挥知识才能,帮助村里找到了致富项目。作品以人物为脉络,串联起扶贫工作的各个环节,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作品简介:
  《走读汉江》系王若冰“大秦岭”系列长篇纪实文学之一。2014年7月和11月至12月,王若冰自驾车分两次完成对包括西汉水在内的、总长度超过1800公里的古今汉水全流域文化考察,创作完成23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走读汉江》。全书分《星汉之间》《万类生物》《若有人兮》《战争与融合》《涛声依旧》5辑,并附有每天行走时所记《考察日记》。《走读汉江》从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地质地理等方面,全方位呈现了古老的汉江流域跨越数亿年的自然地理演变过程及自湖北郧西人到现当代穿越数百万年的历史人文演变发展进程,史诗式地再现了“中华多民族形成的金腰带”——汉江流域对中华多元文化及南北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2019年1月号《中国作家》杂志纪实版刊发12万字版《走读汉江》,系从23万字筛选的侧重于人文历史考察与探寻的精华。
  作者简介:
  王若冰,作家、诗人、秦岭文化学者、 8集纪录片《大秦岭》撰稿,高级编辑。主要作品有诗集《巨大的冬天》《我的隔壁是灵魂》,“大秦岭系列”长篇散文《走进大秦岭——中华民族父亲山探寻》 《渭河传》《走读汉江》《仰望太白山》《寻找大秦帝国》等。曾获甘肃省第3届及第4届优秀文学作品奖、敦煌文艺奖一等奖、第8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纪录片奖、国家广电总局2010年度国产优秀纪录片等奖项。
  北方的桔园(节选)
  一片缀满金黄果实的桔林出现在群山环抱的山谷。墨绿苍翠的叶片衬托下,挂满枝头的金桔如挤满山谷的小太阳,让浸泡在绵绵秋雨里的山野林田浮荡着金灿灿的光晕。
  赶到汉中城固县看中国境内海拔最高、地处最北的桔园那天,汉江两岸笼罩在2014年深秋一场迷迷茫茫、如丝如绢飘荡的霏霏秋雨里。从博望镇逆湑水河往北,过宝山镇,已有挂满金桔的桔园闪现。到了原公镇、桔园镇,连片的桔园沿湑水河河谷向东西绵延,郁郁葱葱的桔林里缀满枝头的金桔金光闪烁,一直延伸到被雨雾笼罩的群山脚下。沿途经过的村镇,成堆成堆刚刚采摘的桔子堆在路旁,如座座黄金堆砌的小山包。临街库房里,妇女、老人坐在金黄的柑橘堆里挑选装箱。还带着雨水清凉的桔子带一两个翠绿叶片,或者干脆裸身金黄,如一簇金黄的火团在她们机巧伶俐的手中跳跃转动。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成语典故,其实是讲环境与人的关系。但由于晏婴以桔子为例打的比方太具体,给人的印象太深刻的缘故,在一般人的常识中,桔子只能出产在淮河以南的江南地区。然而,沿汉江一路走下去,动不动就会与挂满金黄果实的桔园相遇的经历,彻底颠覆了晏子使楚故事留给我的印象,因为从严格地理意义上讲,汉中城固算不上江南,汉江北岸许多汉江支流流经且产桔子的地方,也都处在与淮河纬度大体相当的位置,甚至局部地方还高于北纬34.5度的秦岭淮河自然地理分界线。
  按照植物学分类,桔子也就是橘子、柑橘、橘柑,被定义为芸香科植物,其生长地一般在北纬16度至37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汉江流经地区在北纬30度至35度之间,正在适宜柑橘生长纬度最北界。根据我掌握的资料,城固已经是我国适宜桔子生长的最北界了。但在汉江北岸行走,在远在秦岭深处的陕西商洛、安康和河南淅川,那种金黄如阳光结晶的金桔,依然在汉江北岸众多支流河谷地带生长繁殖。
  在屈原一生作品中难得充满亮丽色彩的《桔颂》,据说创作于屈原青少年时代。传统观点认为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根据最新考古发掘和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对沿袭多年的屈原生于秭归观点提出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挑战。伴随屈原生于秭归说频遭质疑,一个新的屈原出生地浮出水面。很多专家都认为,包括河南西峡、淅川在内的丹江流域,是楚人故地和屈原出生地。如果屈原出生于汉江北岸丹江下游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就可以断定《桔颂》所赞美“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的金桔,应该是指生长在汉江北岸丹江下游的桔林。屈原时代,汉江流域出产的酸甜可口的桔子,已经是依汉江发展壮大的楚国足以向世人炫耀的特产了。
  满眼青翠中,突然出现的一片金桔闪烁的桔园,带给我的不仅是扑鼻而来的奇异清香,还有怦然而至的惊喜与激动。10年前穿行于汉江北岸的秦岭山谷,越过秦岭主脊,只要有三五棵桔树出现,我就知道我匆忙的脚步已经靠近汉江的涛声了。10年后的2014年,行走在汉江北岸,一座山口朝南或丘岗背风的山坡,层层叠叠缘山岗而上的梯田上,叶子碧翠、果实黄硕的金桔如一盏盏金光四溢的灯笼,挂满山坡,是汉江北岸桔园最常见的景致。如果到了河谷地带,汉江金桔往往会把平坦肥沃的土地让给水稻、小麦和蔬菜,临水的沟渠河堤旁或村头院落边,或零星分布,或三五成群的橘树挤在一块。
  金黄的果实,既是村庄和田野的妆点,也是抚慰祖祖辈辈已经习惯了金桔那种酸得酣畅、甜得甘醇的味觉的佳品。如果跨过汉江,进入汉江南岸的巴山之中,安康境内紫阳、平利、旬阳、白河一线,以及汉江延伸到大巴山深处四川、重庆境内的支流两岸,遍地出产柑橘和稻米,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且早在2000多年前,汉江沿岸城固和湖北境内汉江中下游的橘子,已经是中原帝王每餐必备的贡品。
  中国柑橘广泛种植于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这当然包括长江支流汉江流域。只不过从柑橘生长习性来说,汉江北岸城固、淅川一带,是中国内陆柑橘生长的最北界。走在南秦岭山谷深处,一旦与金光灿灿的桔林相遇,我总感觉这种本来应该在炎热潮湿的江南生长的果品之所以在汉江两岸依然保持了桔子的品质和风味,没有如晏子所言那样变质变异,应该得益于莽莽秦岭高大身躯抵挡住了北方的严寒、形成的温暖湿润小气候吧?而亘古奔流的汉江源源不断输送给秦巴山区的水汽,也是让汉江两岸拥有和江南一样空气湿度并让这里有大片大片金黄诱人桔园的关键因素。
  2014年12月11日,从淅川县城再度南下到九重镇陶岔渠首路上,绵延起伏的丘岗上是金光灿灿的桔园,路边摆满了刚刚从树上摘下的桔子。返回路上,我花10元钱从农夫那里买的12斤淅川金桔,不仅成为北上途中解渴充饥佳品,也将弥漫汉江两岸的桔香,一路带回了天水。
  作品简介:
  《奇妙故事集》是一部以重庆为主题的小说集,8个风格迥异的故事,直抵现代城市里芸芸众生的真实心境,与读者一起探访心灵秘境。某种意义上,这是一部从城市日常中精心提炼的奇幻之书。每篇小说都是奇情,但并不满足于怪诞本身;每一个故事都带有悬念,却不仅止于悬念。
  解放碑是重庆的精神标志,一个女人决心要“收藏”它,她要怎么做才能如愿;几家人像往常一样自驾到农家乐度假,翌日清早,其中一位丈夫悄悄离开了,没人知道他何时走的,又为什么走;一个藐视一切权威的天才艺术青年,精心设计了一场堪称完美的行为艺术,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毁了一切……这部书每一篇小说都很“写实”,又超越了现实抵达到心理逻辑的层面。在我们熟视无睹的地方,小说开始了。
  作者简介:
  宋伟,诗人,小说家,中国作协会员。现居重庆,从事媒体行业十多年。著有诗集《给过去的信》,小说集《奇妙故事集》《到世界里去》《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长篇小说《相遇》《完美的七天》等;主编并撰写《抗战名人在磁器口》等文化图书多部。曾获第7届及第9届重庆文学奖、第3届巴蜀青年文学奖、《广州文艺》第5届都市小说双年奖等。
  那天突然出了太阳(节选)
  那天下午突然出了一阵太阳。之所以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之前已持续下了好一段时间的雨。重庆的冬季总是这样。正是那次我发现睡在夜里能听到有水在骨头里流淌,这点让人印象深刻。总之,那天上午一直是灰蒙蒙的,但莫名其妙的,到下午,不知怎么就出了太阳——几乎所有居民都从阴湿晦暗的房屋里钻出来,流入窄窄的街道,四川美院的小径与草坪上站满了人。整个黄桷坪街区都暴露在这犹如恩赐的阳光里。这是令我记忆深刻的另一件事。
  我们坐在美院雕塑系老师的工作室门口(一个露天小院坝),泡了几杯沱茶,靠在老藤椅上,漫无目的地吹着咵咵。我们一致认为,这样的天气就该晒太阳闲扯龙门阵,除此,任何生命动迹简直都是对生命的浪费。
  “安逸嘛,”我们坐了好几个小时,一点也没意识到黄昏将至。直到彭建设说他想到了一句诗,“啊晚霞,笼罩着这个边陲小镇。”
  我顺着他的目光眺望远处,那里是黄桷坪的标志物——电厂的两根烟囱,如同一双巨型的筷子插在他的“边陲小镇”里。
  王闯一支接一支抽着龙凤呈祥(一种红色硬盒的本地烟),望着路边,发现了什么秘密似的:“嘿,咋个搞的?我今天才发现,黄桷坪的狗儿还真多。”
  “都是些流浪狗。”我告诉他,我早注意到这点了,“每一年毕业生离开后,黄桷坪就到处都是被遗弃的狗。”
  其实我觉得,那些毫不认生的流浪狗仿佛是一种伪装,就像日本动画电影里,一些狸猫会幻化成人的模样混迹于人类的生活之中。要不,为什么晚上就见不到一条狗儿呢?它们肯定有自己的一个社会、体系和疆域。
  这时李令终于发完了漫长的短信——他靠手中这部诺基亚N 91跟外界保持必要的联系。他总是慢那么半拍,我们已经跳跃到艺术与人伦的高度了,他的意识才刚刚追赶上前一个话题。
  “黄桷坪的‘艺术工作者’确实也太多了,”老师感叹道。他已经从艺术民工熬成了知名艺术家,看起来是赞同这个揶揄性的说法的。他问我们,“最近看到田棒棒没得,听说他也出名了?”
  “看来,我也可以去当个棒棒,”彭建设若有所思,“干棒棒儿有啥不好?有美学反差嘛。尤其是,这个棒棒儿还经常给院长搬东西的话,是不是?”
  这句话大概是说给我听的。
  因为我是最早报道田棒棒的艺术记者,但把田棒棒介绍给我的人,也是彭建设本人。田棒棒,顾名思义,一个姓田的棒棒(搬运工),固定在美院蹲点接活儿,跟老师和学生都混得挺熟。有一天,院长发现他精瘦的身板挺适合做模特。于是田棒棒就开始被请到教室里,兼职做起了模特。再后来,他个人也画点素描写生什么的——虽然比不上学生的专业水平,但毕竟长期受艺术熏陶嘛,也画得有点模样。那次我本来是采访彭建设的,完了他陪我四下闲逛时,遇见田棒棒坐在街边等活儿,就介绍给我,我顺手就做了这个稿子。当然咯,我那篇稿子没啥子反响,主要是平台不行,田棒棒之所以火了,是因为后来有大报来报道了。当然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几年时间过后,我还在原地踏步,还只是一个跑口的记者,但时间的奇幻之处在于,它已经把另一个你不以为然的人塑造成了神,比如田棒棒,现在是电视节目上的常客。他有了新的身份——新锐“棒棒画家”。他的那些稚嫩的犹如儿童画的“作品”在九龙坡的首届创意市集上展出。所以时间不是魔术师,舆论才是。
  总之,我们说话的时候,山鬼那瘦削的身影从我们眼前一晃而过。
  王闯“嘿”地一声,在背后喊道,“咋个把魂落了。”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山鬼。
  作品简介:
  小说集《岁月是一条蜿蜒的河》文笔细腻,情节婉转,感情真挚,结构严谨。作者蔡晓安并不满足于讲述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故事,更善于塑造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选材上,有都市的,也有乡村的;表现手法上,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主题思想上,有反映个人情感的,也有揭露社会现实的。各小说独立成篇,却始终坚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力图以人性的法则诠释世间普遍真理。
  作者简介:
  蔡晓安,文学学士,云阳县文联副主席。先后在《湘江文艺》《中华文学选刊》《四川文学》《红岩》《地火》《青年作家》《黄河文学》《文学港》《太湖》《北方作家》《诗刊》《星星诗刊》《诗潮》等20多家文学期刊发表作品。曾获第3届巴蜀青年文学奖,中短篇小说集《岁月是一条蜿蜒的河》获2019年度重庆市文艺创作项目资助,并在2020年首届“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中获评优秀作品。
  岁月是一条蜿蜒的河(节选)
  那个暑假,建全小学连续第四年在全学区升学考试中名列第一。父亲从高阳教办得了消息,笑盈盈地进了校园。这一次回来,父亲与以往不同。他手里推着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自行车昂首挺胸,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转眼,就在操场上遛出了一大圈。父亲果然是有心人,连我这个亲儿子,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学会骑车的。父亲车技娴熟,像大鹏展翅一样,在操场上惬意地滑行。只见他一会儿拐左,一会儿拐右,一会儿急刹,连人带车顿在那里,一会儿又猛地向前一窜,逃命似地狂奔而去。他大概是想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难以言表的喜悦,来感谢生活毫不吝啬的馈赠吧。
  生活的慷慨大方或许感染了父亲,一时之间竟让他也变得慷慨大方起来。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当我扭扭捏捏地向他提出我也想学骑车的时候,他居然满口答应了。不仅如此,他还在一旁手把手地教我。我个头矮,如果坐在上面,脚底根本就够不着踏板。于是,我就只能来到自行车右边,一只脚先踩在踏板上,一只脚从三角架中间伸过去,去踩另一边的踏板。这种姿势不能踩满圈,只能踩半圈或者小半圈。父亲站在一旁,一边帮我把着龙头,一边推动车向前滑行。也不知滑了多少圈,待我慢慢有了感觉,他就换位到车尾,用双手作支撑,掌着后座架,以防我突然一个闪失,摔到地上。有那么一刻,我觉得身子不再那么僵硬了。我仿佛有了身轻如燕、疾驰如风的自由感。不知不觉间一抬眼,才发现父亲早已叉着双手,立在操场边,微笑着,像欣赏一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打磨成器的艺术品一样,静静地望着我。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受宠若惊,精神倍增。我像一只在黑暗中迷失已久的飞鱼,突然跃出水面,在金光点点的碧波里,找到方向,愉快而坚定地穿行。
  我没有被忽略。我依然是父亲宠爱的孩子。我不再需要父亲搭手,也不需要他在一旁提心吊胆地留意着,关注着。我像一只被压在衣柜底下,尘封多时的风筝,一阵和煦的风过来,就迫不及待地奔向蔚蓝的天空。父亲看我骑得熟练了,开始从操场上退却。我就在父亲柔韧的眺望里,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有一天,父亲正在午睡,我的车瘾又发了。本想跟他打声招呼,但看他睡得那么香甜,想到他平日的辛苦,便不忍去打扰。我一个人出了门,来到楼下,径直到了自行车旁。把自行车脚架往后一蹬,一只脚踩上踏板,就嗖嗖地滑了出去。我所在的位置是属于舞台的部分,说是舞台,其实也不全是。舞台和一个很宽阔的坝子连在一起,坝子中间有两棵高大挺拔的杨柳。当初建新宿舍,舞台后面那一排平房全拆了,独留下池塘边这两棵异常葳蕤的杨柳。我别着身子,一歪一扭地踩着踏板,在这两棵杨柳之间,一会儿转着圆圈,一会儿划着“8”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骑了不知有多久,就有些乏味起来。我想,也许可以玩点新花样。想了半天,我突然灵光一现。对了,我为什么一定要别在车旁,而不是像父亲那样坐上去正常行驶呢?虽然我明知道自己身材矮小,如果坐到车座上,很难踩到踏板。但我看了看那个车座,突发奇想,如果坐着不好骑,我为什么不可以不坐,只需将身子往前稍稍一挪,屁股就到了三角架上面。那个三角架,不是比车座要矮许多吗?
  主意一定,我很快就开始了新的“试验之旅”。这样想着,就把龙头拐了个弯,向两棵杨柳中间转过去。我又想绕着杨柳骑“8”字了。因为有了这样新奇的骑车体验,我精神抖擞,兴味盎然。我铆足了劲,两只脚飞快地一踩一松、一踩一松。
  自行车像脱缰的野马直往前冲。刚到两棵杨柳中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只听咣当一声,我的眼前金星直冒,屁股底下像扎在针尖上一样痛得要死。我躺在地上哎哟哎哟,半天起不来,但总算慢慢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家属们喜欢把尼龙绳系在两棵杨柳之间,遇到好天气,就将铺盖、枕套、衣服、毛巾等等搭挂在尼龙绳上晾晒。兴许因为头天是大太阳,该晒的都晒干了。这天又刚好是阴天,人们索性让那纤细的尼龙绳就那么高高在上地空拉着。我刚刚换了姿势,坐到了车座上,高度自然就增加了不少。人随车一过去,尼龙绳刚好就勒到了脖颈上。脖子受到突然的阻力,整个身子便往后一仰,硬生生地摔到了地上。那“咣当”的一声,却不是屁股跌到地面发出的,而是自行车又往前溜出了一大段,然后不可挽回地偏倒在水泥地面上,发出的痛苦而夸张的尖叫。直到今天,我依然感到十分庆幸,幸亏当年人们系在两棵杨柳之间的是小指粗的尼龙绳,倘若像后来,人们更喜欢用纤细得犹如头发一样的铁丝拉起来,横在半空,我这颗小小的脑袋,是不是就在那年那个开心无比的暑假,毫无征兆地搬家了呢?
  父亲很快闻讯而来。我看着他心急火燎地从楼上往下跑。他那么急切,那么慌张,那么惊惶,那么不顾一切地飞跑过来。虽然我的脖子还在像刀割一般难受,虽然我的屁股已经痛得半天都没有知觉,虽然我支撑在地上的双手,仿佛再也支撑不住,马上就要断了一般,但我还是那么幸福地看着父亲跑过来。我知道,父亲是在乎我的。如果摔倒可以让父亲毫不犹豫地敞开怀抱,如果受伤可以让我深切地感受父爱,那么我宁愿一千次的摔倒,一万次的受伤!我就那么眼泪汪汪地望着父亲,望着父亲像一团温暖的火球一样滚过来。
  可是,父亲跑到自行车旁边,停了下来。他急切地把自行车扶起,立好脚架,然后慌张地察看,惊惶地抚摸,不顾一切地寻找那些可能的伤口。
  我躺在不远处,痛苦地闭上了双眼。泪水,像永不止息的涌泉,汩汩而出。
散文类
  作品简介:
  《重庆人绝不拉稀摆带》是一部以重庆方言为题材的文化大散文,不是单纯的方言研究,而是通过独特的“重庆言子”反映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人文精神,从而挖掘、展现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文化散文,此书具有语言优美和感情饱满等特点。但它更是一部生动的方言词典,借助作者的故事,那些或明或暗的词语之表意功能被彻底激活,进而获得了鲜活的阐释力;是一部厚重灵动的地方志,承载着巴渝大地不同寻常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市井日常,凸显出一方水土孕育出的别具一格的生活图景;是一部生动的浮世绘,从远古到当代,寻常百姓的喜怒哀乐被地方性语言演绎得淋漓尽致;是一部散文化的史诗,书写了重庆人诙谐幽默的性格,探析了他们的乐观精神和坚韧之志。
  作者简介:
  强雯,女,《红岩文学》杂志编辑,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渝中区作协主席。有小说、散文随笔散见于《人民文学》《十月》《译林》《广州文艺》等各刊,曾被《小说月报》《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等刊物选载,曾获中国新闻奖、重庆文学奖、红岩文学奖、巴蜀青年文学奖等。出版长篇小说《吃鲸鱼的骡子》《养羞人》,散文《重庆人绝不拉稀摆带》,主编图书《母城之光》。
  两龙跃出浮水来(节选)
  重庆人的体型相貌多矮小、矫健、黝黑,本地人爱拿此容貌打趣,多延伸出别具一格的词汇,如“豁飘”“娄垮垮”“打眼”等,这看似取笑的言语中,其实是对颜值的不屑。
  重庆人深知造内功的重要性,在这类诨语中,以正话反说为特点,将苦修内功的日常,演变成一种自信,逐渐成为一种地域性格。这些归为容貌和体态的重庆诨语,暗藏独特的地方文化,也彰显着儒家“仁”之精神。
  巴人嘴刁,故有川菜名扬天下。重庆妹子杨美嫁到山东后,厨艺泼辣、精进。每天清晨必问先生今天想吃什么菜?中式早餐还是西式?中午川菜、滇菜、粤菜、宁波菜,还是融合菜、创新菜?
  一个人在家时,也不惰四肢,心里装着菜谱,热气腾腾做上一锅,叫上三五好友,共享饕餮。
  一日天寒,杨美要吃藕。藕可炖汤,可炝炒,可焖可凉拌,有面藕,有脆藕,十全大藕,不在话下。
  杨美做藕宴,要有帮腔,要有灯光,总之不光吃藕,还要炫藕。
  藕娇气,刮皮不久就要氧化,变黑。杨美照老习惯,刮皮后即刻用盐腌,之后,无论是焖炒炝炖,藕不改初衷,白皙如故。
  荷塘小炒、鹌鹑莲藕汤、糯米藕、话梅藕片……一个个白净软香,如玉生烟;回锅藕、宫爆藕丁、豉香藕条,红润淌油,引人垂涎。
  “你的藕怎么做得那么好吃?”
  “好吃吧。”杨美得意洋洋,“全靠盐。抹了盐的藕一个个白生生,像女人的大腿,一天一夜都不变色。”杨美接着说,不抹盐的藕,那就是黄脸婆,急转直下,连汤炖出来都是黑的。
  白生生,在重庆话里是形容颜色很白,一般用于食材,有时也用于人物样貌。
  白生生,乍听之下,觉得带一股土味。重庆人爱念叨食材的新鲜,多赞白菜、萝卜、芹菜等样好,便说白生生。这白是与泥土的暗沉做对比,用来形容小姑娘青葱,也用白生生,就更有几分乡土气息。
  不过在男人身上,若说他白生生,则有一点“娘炮”的嫌疑,当然或有其他男性特征作为映衬,倒还能显出一些玉树临风的气魄来。
  比如,《济公全传》里也写道,二品官员刑廷大人陆炳文在堂上坐着,准备审讯疑犯窦永衡时,窦永衡抬头看一眼刑廷大人,“身穿大红蟒袍,玉带官靴,白生生面皮,三绺黑胡须” ,立即被吓得丢了一半的魂儿。
  与白生生词义相近的一词——白净净,则待遇好得多。白净净是普通话里的词汇,多用于良家妇女的好模样、端庄、秀丽。
  不过时至今日,白生生这一古词,在重庆变成了褒义。
  刚出炉的馒头白生生的,雪落大地白生生的,衣服洗得白生生的,青春正好的姑娘白生生的。说白生生的人,心情一个好,万物都像刚开了个头,满世界都是新的。
  白生生,古有古的用法,今有今的用法。其演变,大概与重庆地理和气候有一定关系。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两江交汇之处,气候与其他城市明显不同。冬季日照严重不足,属国内日照最少的地区。并且日照时间都集中在夏季里,冬季几乎无日照,夏季酷暑,冬季湿寒。每逢雾日,满城云缠雾绕,大街小巷缥缈迷离,白生生是明亮的颜色,也是阴沉日子中的一线生机。这白生生荡漾着生之欢喜,正如重庆二字所喻“双重喜庆”一般,都是刻在骨子里的乐观,这白生生也表达着人们祭日常之物的谦恭和愉悦。
  作品简介:
  《通江书》散文卷共计20余万字,全面梳理了四川省通江县的历史线索、人文脉络、地理风物、风俗民情,不仅是旅游、地理散文,也是作者对自我、生命、文化的感悟和思考。米仓古道的神秘幽远、诺水河沿岸的山水风光……作者将自然、文化、风物进行深度重铸,彰显出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作者长期生活在通江,后来又生活在不同的城市,获得了重新审视家乡山水和文化的新角度、新视野。生长于通江而形成的生命底色,使作者将通江的自然、文化和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命感悟结合在一起,难分彼此。文中的山水既是自然的山水,也是心灵的山水;文中的文化既是“他者”的文化,也融入了个人生命的精神元素。
  作者简介:
  张中信,四川省通江县人。中国作协会员,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会长、成都市青羊区作协主席,《琴台文艺》执行主编。出版《风流板板桥》《匪妻》《失语的村庄》《哦,野茶灞那些事儿》《成都书》《通江书》等著作20余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四川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等多种奖项。
  恩阳河,或米仓道上(散文诗组章节选)
恩阳河畔
  恩阳河卷起的波澜掠过水岸的房檐时,古镇的炉火已把一江的船工号子煮熟。
  沿着河岸,我逆流而上,把童年的学校和乡场逐一放飞。那些在水流中游弋的鱼儿,甩动尾巴将我的欢声笑语过滤得干干净净。
  我只是清清河流的一个赤子。命运就像江流的浩淼,洗濯着尘世间的沟沟坎坎。让我的古镇像一个痴情的汉子,从此对生活满怀希望。
浣衣女
  河流站在初春的氤氲里,我浸洗衣裳的母亲,把冻僵的手指,呵护成古镇的犁耙。
  恩阳河,就像一个表情庄严的母亲,携着我红领巾的飘扬。
  父亲扛着锄头在山头劳作。他不时手搭凉棚,向着母亲浣衣的河流张望。那个时刻,锄头里的父亲,河流中的母亲,把一江春水想象成风调雨顺。
  踏着春天的脚步,我用稚嫩的手采摘初绽的花蕾,却不小心惊醒了黄鹂的鸣唱。
  它们的啼叫,让这个季节的向往变得欢畅。
米仓道上
  一条古道。一条幽邃的古道。曲曲折折羊肠如径,沿着恩阳河的波涛,悄悄地把陕南川北勾连。
  古道似藤。许多根须冒出泥土的头颅,啜饮清洌的河水,只能让满腹的心事怀想。
  恩阳河的夜色越来越沉重。沿河而生的吊脚楼,岸边似草的舟筏。早已蜕变成岁月枯槁的形容。
  河流。古道。岁月。
  在沧海中消失。在桑田中改变。谁能告诉我:那一曲曲地老天荒的歌谣,最终会传唱到何方? 
最后的河流
  风从大山深处吹来。我听见河流的呜咽声。
  波涛汹涌的夜晚。驻足河流岸汀,把一路风尘轻轻洗涤。夜色中,繁星点点的河流,悠远绵长。雾霭里,车水马龙的河流,宁静淡泊。
  很多年以前,我以为读懂了河流的沧桑,背着空空的行囊,走向外面的世界。顶着两鬓白发,我回到河流的起点,才明白:人生不过是一江春水的潺湲。
  月光下,我无法把满怀的心事晾晒。我踉踉跄跄走过大山深处的河流。
  从此,默然无语。 
恩阳河
  喝着恩阳河水,长大的孩子,听着桨声咿呀与渔歌互答。
  不曾溯流源头,也不想探索历史。顺流而下,向着远方寻觅。水面飞翔的鹭鸟,倒映水中的芦苇,参差错落的吊脚楼,我五彩斑斓的人生恣意张狂。
  生在恩阳河畔,长在恩阳河畔。我爱上波涛汹涌的沧桑,铭记一往无前的奔腾。不要因为我的离去,心怀忧伤。不要因为我的流浪,满怀悲悯。
  我是滔滔河流浇灌的儿子。我黝黑的皮肤,风化成岁月。我燃烧的血液,把山水照亮。
  让我的灵魂在山水间徜徉吧,让我的生生世世,成为古镇的一瓣心香。
 诗歌类
  作品简介:
  诗集《湖畔听棠》全面展示了孙澜僖在诗歌创作上的艰辛跋涉和创作成就,其诗歌构思新颖,风格清丽婉转,语言清新活泼。她的诗以情为经、以事为纬,关注生活、随性自然,尤其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怀着一种美好的情愫,体现了天然的诗性和善意,使人产生共鸣,打动人心。
  作者简介:
  孙澜僖,女,生于2001年,四川巴中人,系中国诗歌学会、四川省作协会员,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自9岁发表文学作品以来,先后荣获“全国十佳校园小作家”“全国校园文学新苖奖”及“文心雕龙杯”“叶圣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第10届“中国校园双十佳诗歌奖”、第2届“中国青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第15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首届“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优秀作品等多项荣誉。作品收入《中国诗歌排行榜》《星星诗人档案》《中国民间好诗》《年度诗人300家》《全国青年作家优秀作品选》《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等选本。在《诗刊》《中国艺术报》《中国青年报》《星星》《红领巾》《当代诗人》《青年作家》《华西都市报》《散文诗》《语文世界》等报刊公开发表文学作品20余万字。出版文学专著《湖畔听棠》,并合著过《中国诗歌地理:00后九人诗选》《心如荷开》两本文学集。
  湖畔听棠(节选)
  残雪
  瑟瑟的诗行
  在大地上改写
  阳光是一支败笔
  棠湖的春天
  棠湖在左,江安河在右
  书包装满春风,旗帜成为花朵
  我们是花朵上的汉字,迎着春风盛开
  男同学在左,女同学在右
  他们的对话,把棠湖与江安河的波纹
  擦亮。老师,是无处不在的阳光
  把我们书包上的蝴蝶兰,轻咬一口
  如果男同学一吆喝,女同学一呼应
  书包里的云朵、空气、星辰、蓝色的风
  便成为新的同学
  校园里的花树,和我们一起
  吐出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红与绿
  在越南芽庄,看海豚表演
  碧绿的海水与蔚蓝的天际相接
  遮阳棚下上演着和谐的戏剧
  海豚高高跃起
  用头顶球用嘴吃肉和吻人的手
  好看的尾巴蘸着碧绿的海水
  在空中撕扯出一道裂缝
  却仍不是出路
  观众席上的欢呼与惊叫
  使一些人联想到欲壑
  于是她发出声来——
  似欢喜又似满足的
  带有一丝迷茫的,呜咽
  掌声愈盛烈
  黑的、白的、黄的手掌交相挥舞
  将一出戏剧推向顶峰
  这座不大的岛屿上
  沙滩远道而来 黄沙平地而起
  踪踪人迹遁无可遁
  棕榈树拖不起迪拜
  她们救不了自己
  海豚音 陶然
  为和谐的掌声 助兴
  黄昏速记
  门上贴着静止喧哗的字样。
  轮椅上蜷缩着一位约莫七十岁的老人,
  身形佝偻,斜歪在黑色的椅背上,
  萎缩得像一个拳头大小的婴孩。
  袜子下包裹的脚,像一截短短的莲藕。
  头仰着,左右小幅度摇晃着,
  右手扯掉了覆在肉身上的暗黄色的老浴巾。
  三四个人围在他身边亲昵地笑,
  眼里似乎并无眼泪。
  他被人推走了。
  黄昏来了,像一道沉重的门,
  终于被黑夜推走。
  那么多种黄
  我不知道
  一片小小的果园
  如何盛得下那么多种黄
  青涩得似怀春少女羞红了面颊的轻黄
  艳丽得像新婚女人大红嫁衣的火黄
  冷峻得似中年妇人枯萎身心的漆黄
  ……
  原来这片小小的果园
  将我们肤色里的那些黄
  提炼成了多汁灌浆的甜
民间文艺类
 
  作品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恩阳》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总主编潘鲁生、邱运华,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编写,由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作者简介:
  陈俊,女,四川省作协会员,20世纪60年代出生,在古老的乡镇长大。1980年考入四川省林业学校,在古城都江堰边生活了3年。先后自修法律、经济管理,又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习文30多年,著有散文集《曾经的椒榄林》《三月桃花问春风》《巴中方言土语》,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恩阳》主编。
  青砖小瓦木板门的川东北民居宅院(节选)
  恩阳古镇,山围四面,水绕三方,民居、商铺、街坊便临水、傍山依势而筑,大街小巷层层叠叠,宛若梯田,前后相嵌,左右相抱。现保存完好的17条街巷,均为明清时期建筑。分布其中的近800套民居多为四合院布局,穿斗木结构,木柱檩梁、双檩双挂、单檐悬山式瓦屋面,一楼一底;墙身多用竹篾土夹墙,门面多为可拆卸的木板门,并向外部分伸出,构成木质骑门柜台,便于经商售货。一般建筑口面较窄,进深较长,内开多重天井;大户人家则多有复式四合院,前院有天井、鱼缸,后院有花园、假山。古镇民居建筑的窗棂皆为方窗,现存窗雕多数为分格、如意格、什锦嵌花、鸟兽花卉等,形神各异,造型美观,堪称川东北民间建筑木雕艺术之精品,具有极强的民俗文化特色,是研究我国川北明清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民居中也有“异花独放”的,带有外来移民文化特征,如正街胡家,其门厅高大,正庭高近5米,长条喜字窗格呈左右对称排列,外窗椭圆,蝙蝠浮雕上有圆形凤眼,内有板壁,百年无缝,龙门前檐两柱前撑呈“八”字形,示有功名之家,后天井连着内梯与走廊,风格独特。在古镇里,最具川北民居风格的建筑当数吊脚楼,可谓匠心独运、布局科学,是巴人建筑艺术的结晶。吊脚楼主要集中在古镇内临河的油房街和姜市街一带,为明清建筑,全木质结构,整个楼阁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有一层的,有两层的,有三层的,最高的达到四层。为了扩大面积,阁楼大多形成“丁”字形的向外挑空结构,有的从房殿伸出,有的从楼脚伸出,还有的从窗户外伸出。独特的吊脚楼与悬山式、歇山式屋顶相互辉映,形成独特的传统建筑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拾级而上的道路从拥挤的吊脚楼下穿过,蜿蜒曲折于吊脚楼的缝隙之中,时而又会柳暗花明,终于豁然贯通在长街短巷前。
  上正街的14号民居,即码头老茶馆,由于商业需要,其建筑的布局采用自由式平面,功能分区明确。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为二楼一底式,采用底商上宅的模式,五进式院落,由两个院落围合而成,靠近码头,地势高差较大,设置了多步台阶;楼上围绕内天井建对称式回廊,回廊一侧为木质栏杆,另一侧因地势置砌青石栏杆,回廊均可通两侧房间,从下往上看,形成天外有天的空间格局。老茶馆为悬山式青瓦屋顶,穿斗式木结构,墙身采用竹篾筋泥夹墙,建筑立面为可随意拆卸的木质门板,色彩质朴,以朱红色为主。木质骑门柜台向外伸出,宽2.3米,高1米,厚0.8米,便于经商售货。
  正街25号民居,即胡家大院,是沿街而建的街市民居,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一楼一底式,原为三开间五进院落,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院落,现第一进院落建筑已毁;建筑平面呈自由式布局,由于地势高差较大,入口处有7步大台阶通向正门厅,正门厅的规制为8米×8米,堂屋位于中轴线上,平面布局简单空旷,左右两边只摆设几把桌椅,进入堂屋便是神壁正中的香案。从堂屋后左侧上5步阶梯,有一小平台,再上13步阶梯,为起居区,整个建筑的房间围绕天井布置,天井为8米×7米。后天井连着内梯和走廊,风格独特,别有韵味。胡家民居为悬山式青瓦屋顶,穿斗式木结构,门厅高大,正厅高近5米,墙身采用竹篾筋泥夹墙或木质板壁;窗户是胡家民居一大亮点,其正门厅墙上有两层雕花窗,上层三栋为棱形条格窗,下层三栋,中间一栋整体造型有“五福捧寿”“月月富贵”之意。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