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家网站>谢麟>评论新闻

邵大箴:自觉的艺术追求——读谢麟的油画作品

时间:2016年10月25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0

  一个艺术家要真正有所创造,在艺坛上做出一点新的贡献,必须要摆脱盲目状态,要有自觉的艺术追求。盲目状态有种种表现,其中最流行的一种是看画坛风潮,忙于赶时髦而丧失自我;另外常见的一种是只关注技巧的提高和纯熟,不屑于学习和思考艺术创造中深层次的问题,艺术思维与创作实践始终处于混沌之中。存在于艺术家身上如之等等的盲目状态,严重地影响了他们自身的提高,也严重地影响中国当代美术创造的整体水平。因此,提倡摆脱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成为当今我们美术界的重要任务。我们高兴地看到,一些中青年画家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理论探讨和艺术实践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西的谢麟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认识谢麟有十来年了,整理一下我对他作为一位画家的印象,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在求索中不断前进。”他在向当代有成就的艺术家,向古人、洋人,向生活和书本讨教的同时,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当然,在求索过程中他并非一帆风顺,他也走过弯路,尝过酸甜苦辣不同滋味,但他善于学习、体验和领悟,逐渐从盲目、混沌走向自觉。这种自觉性清晰地反映在他的新作《南丹组画》《瑶寨印象》和《老村印象》系列中。

  20世纪80年代中期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的谢麟,和许多经过“85新潮”锻炼和洗礼的青年艺术家一样,也面临过许多问题的困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性与世界性,等等。他在自己的油画实践中做过不少试验,尝试过具象写实、表现、抽象艺术语言,但总觉得没有找到自我。最使他苦恼的问题是,在当今国际文化情景中,中国油画家怎样才能有所作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他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认识到,虽然油画艺术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我们在语言技巧上还需要不断学习、充实和完善,可是在创作上重复西方人走过的路,不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前景都不会光明。只有走自己的路,立足于本土,才会走出一条新路来。立足于本土有两个含义,一个是面向本民族的现实生活,从中获取艺术创造的灵感和素材;另一个是扎根于民族艺术传统,赋予外来的艺术品种——油画以民族精神和民族风采。这几年来,他曾五次深入到广西少数民族南丹白裤瑶山寨生活,与瑶族同胞同吃、同住,直接了解他们的民俗、民风和他们的传统文化。白裤瑶民族的社会形态和生活习俗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物质条件是贫乏、艰苦的,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却是充实的。人们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性格纯朴、善良,过着自由、浪漫的生活。在这里,谢麟发现他们的人生观、哲学观和审美观与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老子哲学)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他意识到,因为这里是“穷乡僻壤”,较少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侵蚀,较多地保存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本原、本质的东西。作为画家,谢麟同时对白裤瑶民的造型观和色彩观特别敏感。他注意到瑶民们特别喜爱黑色,喜爱黑白两种色彩的对比。在他们居住的漆黑的房子里,从火塘处往外看,阳光透过小窗及门隔和木板之间的空隙射进屋里,形成变化无穷的黑白关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瑶民们告诉谢麟,他们的衣服之所以主要采用黑白两色(黑上衣、白裤子),是源于他们祖先对这两种色彩的崇拜,代代相传,形成习俗。白裤瑶民大至与天地和谐相处的宇宙观和生存状态,小至朴素的色彩观,都给谢麟的思想以触动、以启发。从这里他加深了对东方哲学、对生命、对宇宙本质的认识,加深了对老子阴阳乾坤思想的领悟。从这里他似乎对传统哲学和美学中的“天人合一”“大道无法”“大象无形”“大色无彩”等观念有了形象的理解。由此,他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新的表现语言涌上心头。这时,他的思考已经超越传统油画语言“三维空间”而转入对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的认识。这似乎是一个“顿悟”的过程,也是他创作道路走向自觉的开端。这种变化鲜明地反映在他创作于1999年的《南丹组画》中。

  《南丹组画》的艺术语言相当提炼和概括,作者抓住瑶民生活中的有鲜明特色的片断,用浓重而粗犷的笔触加以描绘,大块面、粗线条,以黑色为主调,用黑白对比法形成空间感。人物形象的轮廓基本上用剪影法衬映出来,适当加以细节描绘。作品的基调厚重、质朴。其中如《蜡染》《舂米》《织布》《晒棚》《牛栏》《磨豆子》都予人深刻印象。它们的可贵之处在于既没有拘泥于实写生活现象,又摆脱了概念化的随意发挥。作者在生活体会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一些触动自己心灵的生活情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是这组画的特色。我们在画面上获得的远远不仅是南丹瑶民的生活状况,而是从中得到思想观念的启发和艺术的感染。这里不是现实中南丹瑶民生活的再现,而是经作者心中提炼过的艺术形象。这些触动人们视觉和心灵的艺术形象,会给人不少暗示与联想,也能开阔我们的艺术视野。不能说谢麟的这种黑白油画语言是他的首创,但是说他在这种语言的运用中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了自己的才智,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考,是不过分的。

  《南丹组画》表明谢麟走上了意象油画的道路,写意而不是写实,抒发内心感受而不是反映客观物象的面貌,这是他新的艺术追求。但是如何创造有个性特色的意象油画,成为谢麟探索的新内容。我们发现他的创作有时呈现出两种趋势:接近暗示性的表现方法和偏向抽象的语言。前一种表现方法并未摒弃具象,而是在似与不似之间暗示客观物象的存在,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后一种语言主要通过抽象线和块面的组合,表现力和美。这两种趋势在他2003年创作的《老村印象》系列和《瑶山印象》系列中继续存在着。但这些作品中传达的信息已经相当清晰,谢麟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表现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我个人认为,这一选择是明智的。综观中国艺术传统,其特点是在意象的表达方式中充分利用了抽象性,但没有走上如同西方纯粹抽象主义的道路,这充分说明我们祖先的智慧。

  和《瑶山印象》系列相比较,谢麟在《老村印象》系列中所运用的绘画语言有明显的变化,他逐渐疏远浓重的块面而更多地采用线的语言,疏远黑的主调而充分发挥白的作用,并适当敷以淡彩。由此画面显得飘逸、轻松,语言接近传统的水墨画。虽然谢麟在新作品中的精神追求并未发生变化,但他在更自觉地追求油画语言的写意性并适当借用水墨语言,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

  从《南丹组画》到《老村印象》系列、《瑶山印象》系列,我们高兴地看到谢麟已经理顺了自己的思绪,确定了自己艺术追求的方向,那就是把民族艺术的审美理想自然地融合在油画语言之中,努力创造出有个性特色和民族气派的艺术作品。他取得了成绩,并正在满怀信心地向前迈进。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谢麟还要解决一系列新的课题,例如如何处理自由书写与严谨秩序之间的关系,如何进一步提炼自己的语言使其更有表现力,等等。就我个人来说,更欣赏他构图较为严谨、语言较为单纯的那些作品,因为它们经过作者更缜密的构思,其中既有作者富有激情的书写,又有作者对语言的提炼,既有精神内涵,又有形式美感。这些作品更耐看,更经得起琢磨。相信谢麟,一位感情丰富和有理性思考精神的艺术家,会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顺利地解决这些新课题,为我们奉献出更多更好的新作品。

  (邵大箴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评论家)

(编辑:李钊)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