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重走采风路>历年采风文章

阿佤人民的新生活

时间:2021年03月25日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周俭
0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四十多年前,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红遍大江南北,那时,记者还在上小学,这首节奏欢快的歌,屡屡出现在学校文艺演出的舞台上,也因此对古老的阿佤民族和他们生活的地方生出深深的向往。 

  今年国庆节前夕,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随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和云南普洱市委宣传部共同组织的记者采访团,走进普洱,到达西盟佤族自治县,终于有机会一睹这个深藏在滇西南大山中的阿佤民族的真容,很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一进西盟县城,扑面皆是佤族式样的建筑,一派浓郁的民族风情。西盟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全县9万多人口,佤族占到715%。佤族被称为“直过民族”,即由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佤族没有文字,过去靠“结绳记事、刻木记数”来传递信息、记载大事,1954年才拥有第一所学校,至今仍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阿佤民族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怀着一种探究之心,记者来到距县城十几公里的勐梭镇秧洛村博航八组。这是一个仅有46户人家137人的纯佤族聚居村落,一幢幢红瓦褐墙、墙上装饰着佤族图腾的二层小楼,有序地排列在绿色的山坡上,村道是硬化的水泥路和弹石路,干净整洁。站在村广场一眼望去,很像是山间度假村的模样。 

  一位30多岁的村民告诉记者,这是政府为他们建的新房,家家都有,去年入住的。记者问他之前住的是什么房?他指了指山坡上的猪圈说,就是木头加上那种瓦楞板的房子。之后,记者在村里见到一座特意保留的被称为“杈杈房”的老房,低矮而阴暗。 

  另一位村民说,他家的建房资金政府给了6万元,自家出了5万元,又用家里的林地做抵押,向银行贷了5万元,三年内还清。记者问他是否有能力还贷,他说,村里的产业主要是种甘蔗,每年家里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政府还给每家发了一头猪苗,养猪也有收入,再加上种菜的收入,应该能还上。 

  西盟县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表明,2016年,博航八组甘蔗种植户户均收入173万元,养猪户户均收入1900元,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收入达2万元。 

  记者了解到,博航八组是西盟县农村安居工程的示范点,迄今为止,全县已完成11333户农村危房改造和1513户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这几年实施的脱贫攻坚战,已有11936人实现脱贫,截至2016年末,还有贫困人口552617756人,今年将有5个贫困村12833人实现脱贫。 

  毫无疑问,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目标,也同样在阿佤一步一步地实现着。不过,在博航八组,记者也感受到教育的差距。记者采访的三四个30多岁的男村民,均表示他们没有上过学。但令人欣慰的是,他们都说,自己的孩子,包括女孩子,如今个个都上了学。看来,阿佤的新一代已与父辈不同,正在跟上现代文明的脚步。在之后记者对西盟县民族中学和职业高级中学的采访中,不仅直观地感受到这一点,更是被他们激情洋溢的青春风采深深感染。 

  这两所中学比邻而立,校舍和学生宿舍高大而气派,操场更是宽阔无比。民族中学的学生们为我们表演了佤族舞蹈,他们敲起木鼓,跳着刚劲有力的民族舞,尤其是女学生们表演的木鼓·甩发舞,更是风韵独特,气势非凡。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一个个优美灵动的舞姿,尽显阿佤新一代的现代风貌。 

  在职业高级中学的校园内,记者遇到几位9月才入学的女生,她们都是佤族女孩,有的家在附近的村寨,有的离学校有七八十公里,一学期才回家一次。她们嘻嘻哈哈地回答记者的提问,毫无拘束。一位名叫娜柔的漂亮女孩告诉记者,她的父母都在安徽打工,她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自己生活,很喜欢现在这所学校,一年有2000元生活补助,伙食费就够了。记者问她以后想做什么,她说,考大学啊!另外几个女孩也嬉笑着说,想上清华,上北大,上哈佛,虽然语气里不乏调侃,但那种活泼、张扬的神情,话语中随口蹦出的网络新词,让记者觉得她们和城里孩子并无二致。  

  离开西盟时,天上下起小雨,途中在博航十组所在村寨对面的阿佤山观景台做短暂停留。站在观景台上,一边是阿佤山的层层梯田和茫茫云海,一边是博航十组比博航八组更漂亮、更具民族风情的安居新房,一个现代而美丽的阿佤尽收眼底。 

  唱着新歌的阿佤人民已经开始了脱贫致富、迈向小康的新生活,一个从前对记者而言神秘的民族,一个藏在深山、几十年前还在结绳记事的民族,如今已经落落大方呈现在世人眼前,迎接无数一探阿佤风情的人们。 

  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变为现实的见证,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非凡成果的缩影。 

  (原载《中国妇女报》2017114日)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