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联合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副刊编辑、作者在内的一支新闻媒体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队伍,深入基层,重返他们在过去20年中曾经到过、访过的贫困地区、贫困村镇,以今昔对照的视角,通过他们手中的笔和镜头,娓娓道出科技、文化、旅游、产业等助力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不凡业绩、丰硕成果,重温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脱贫故事,重现一张张感人至深的奋斗面孔,重读一副副收获幸福的满足笑容,接续谱写当地创造的新业绩新辉煌!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用这具有特殊的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感染力的故事,这一发生于、写就于我们身边的时代强音来献礼建党百年,致敬精彩时代。

大山里的音乐小镇
在云南澜沧的大山深处,一个拉祜族的小村庄老达保,村民靠着“唱唱跳跳”就脱了贫,这在外界看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在资深文化记者何亮的深入探访下,这个现代版的“文化脱贫”传奇故事,却变得脉络清晰触手可及……
离天空最近的茶园
茶树难种,他辞去村官,32年心血,兴办茶厂。茶厂财源滚滚的时候,辞掉厂长,已是花甲之年却重当村官。让不耐寒的茶树跑上高山,让千亩青山下的大栗树村因茶脱贫,尹何春的故事,发生在那片离天空最近的茶园里,你,要不要看?
家门口的甜蜜事业
在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有这样一群奋斗的少数民族青年,学习新知识,依靠科学,用了五年的时间实现整体脱贫……
脱贫记忆 “马”不停蹄
王京川,是一名在脱贫攻坚战线奋斗3年多的驻村“第一书记”,他在1000多天的驻村扶贫历程中,写下71万字驻村日记,拍摄了4000多张记录乡村巨变的图片,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全程直播了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石马村的脱贫过程……
直播成了“新农活”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老实巴交的村里人也开始学习新知识,一个只有504人的村庄,在短短的一年之内迅速开起了80多户微店,销售突破100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300多元。学着用互联网,义务“传帮带”,一户带多户、典型带全村,连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也都回到家乡开始参加电商学习,开微店成了村里最新潮的事……
我和村子的“旧貌新颜”
曾经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建起一个新村,安置了周边5个村、185个土坯房改造户。此次重走新村,记者遇到了六年前采访记录过的老朋友杨学生和胡世瑞。故地重游有时却如新鲜打卡,重访旧友有时也如遇见新朋……  
“小草”做成了大产业
被称为花中君子的兰花,何以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宝物?当年那个高中毕业的小伙子,如何一步步成为养兰界的“领头羊”?今天我们来到有着“中国兰花名镇”“世界兰花之乡”称号的福建连城县朋口镇,来看看这里不同寻常又清香芬芳的脱贫之路。
“编外村民”看巨变
西藏日报记者唐大山重访林芝,在柏树王旁边的巴吉村,偶遇一位名叫陈军的安徽老乡。陈军在巴吉村住了二十一年,见证了这个藏族村庄在党的援藏政策和脱贫攻坚政策的推动下,所发生的沧桑巨变……
文创为小镇添风情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的香格里拉镇,曾被贫穷困扰多年。四年前,人民日报记者刘裕国跟随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的采风团来到这里,目睹了当地民众奋力攻坚、改变面貌的实况;四年后,他又一次走进香格里拉镇,亲身感受到了四年时间里,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令人惊叹的变化……
你笑起来真好看
33年前,云南日报记者杜京第一次走进基诺山,那里人们原始简陋的生活状况,令她震惊,且久久难忘。2020年的秋天,杜京再走基诺山,看到了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走采风路,共谱脱贫曲——开篇的话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们一直坚持深入基层,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贫困县乡和村镇。绝大多数被报道的贫困市县乡村如今已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回访这些当年采访过的市县乡村,重温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脱贫故事。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们一直坚持深入基层,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贫困县乡和村镇。绝大多数被报道的贫困市县乡村如今已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回访这些当年采访过的市县乡村,重温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脱贫故事。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们一直坚持深入基层,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贫困县乡和村镇。绝大多数被报道的贫困市县乡村如今已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回访这些当年采访过的市县乡村,重温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脱贫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联合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副刊编辑、作者在内的一支新闻媒体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队伍,深入基层,重返他们在过去20年中曾经到过、访过的贫困地区、贫困村镇,以今昔对照的视角,通过他们手中的笔和镜头,娓娓道出科技、文化、旅游、产业等助力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不凡业绩、丰硕成果,重温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脱贫故事,重现一张张感人至深的奋斗面孔,重读一副副收获幸福的满足笑容,接续谱写当地创造的新业绩新辉煌!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用这具有特殊的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感染力的故事,这一发生于、写就于我们身边的时代强音来献礼建党百年,致敬精彩时代。

大山里的音乐小镇
在云南澜沧的大山深处,一个拉祜族的小村庄老达保,村民靠着“唱唱跳跳”就脱了贫,这在外界看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在资深文化记者何亮的深入探访下,这个现代版的“文化脱贫”传奇故事,却变得脉络清晰触手可及……
离天空最近的茶园
茶树难种,他辞去村官,32年心血,兴办茶厂。茶厂财源滚滚的时候,辞掉厂长,已是花甲之年却重当村官。让不耐寒的茶树跑上高山,让千亩青山下的大栗树村因茶脱贫,尹何春的故事,发生在那片离天空最近的茶园里,你,要不要看?
家门口的甜蜜事业
在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有这样一群奋斗的少数民族青年,学习新知识,依靠科学,用了五年的时间实现整体脱贫……
脱贫记忆 “马”不停蹄
王京川,是一名在脱贫攻坚战线奋斗3年多的驻村“第一书记”,他在1000多天的驻村扶贫历程中,写下71万字驻村日记,拍摄了4000多张记录乡村巨变的图片,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全程直播了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石马村的脱贫过程……
直播成了“新农活”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老实巴交的村里人也开始学习新知识,一个只有504人的村庄,在短短的一年之内迅速开起了80多户微店,销售突破100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300多元。学着用互联网,义务“传帮带”,一户带多户、典型带全村,连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也都回到家乡开始参加电商学习,开微店成了村里最新潮的事……
我和村子的“旧貌新颜”
曾经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建起一个新村,安置了周边5个村、185个土坯房改造户。此次重走新村,记者遇到了六年前采访记录过的老朋友杨学生和胡世瑞。故地重游有时却如新鲜打卡,重访旧友有时也如遇见新朋……  
“小草”做成了大产业
被称为花中君子的兰花,何以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宝物?当年那个高中毕业的小伙子,如何一步步成为养兰界的“领头羊”?今天我们来到有着“中国兰花名镇”“世界兰花之乡”称号的福建连城县朋口镇,来看看这里不同寻常又清香芬芳的脱贫之路。
“编外村民”看巨变
西藏日报记者唐大山重访林芝,在柏树王旁边的巴吉村,偶遇一位名叫陈军的安徽老乡。陈军在巴吉村住了二十一年,见证了这个藏族村庄在党的援藏政策和脱贫攻坚政策的推动下,所发生的沧桑巨变……
文创为小镇添风情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的香格里拉镇,曾被贫穷困扰多年。四年前,人民日报记者刘裕国跟随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的采风团来到这里,目睹了当地民众奋力攻坚、改变面貌的实况;四年后,他又一次走进香格里拉镇,亲身感受到了四年时间里,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令人惊叹的变化……
你笑起来真好看
33年前,云南日报记者杜京第一次走进基诺山,那里人们原始简陋的生活状况,令她震惊,且久久难忘。2020年的秋天,杜京再走基诺山,看到了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走采风路,共谱脱贫曲——开篇的话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们一直坚持深入基层,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贫困县乡和村镇。绝大多数被报道的贫困市县乡村如今已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回访这些当年采访过的市县乡村,重温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脱贫故事。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们一直坚持深入基层,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贫困县乡和村镇。绝大多数被报道的贫困市县乡村如今已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回访这些当年采访过的市县乡村,重温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脱贫故事。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们一直坚持深入基层,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贫困县乡和村镇。绝大多数被报道的贫困市县乡村如今已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回访这些当年采访过的市县乡村,重温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脱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