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见证人>见证人

见证人·第十三期|李舸:记录时代前进的光影

时间:2019年01月15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黄维、宋子节
0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
见证人·第十三期|李舸:记录时代前进的光影
  编者按: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源自我们的文化积淀和精神信仰,更源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怀揣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网推出融媒体文艺栏目《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呈上对改革开放40年文艺发展最具诗意的表达,通过有情感、有温度、有底蕴的人物呈现,彰显艺术作品的时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本期节目带您走近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舸。李舸曾进驻“非典”重症病房、深入重灾区进行现场报道;也曾数十次登上天安门城楼、进入人民大会堂见证共和国的辉煌。他的镜头记录着改革开放以来庄严重大的历史时刻,也展现了广袤大地上淳朴动人的风土人情。
  秋天的人民日报社阳光和煦。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舸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别具匠心的摄影作品——特净宣纸上印着傩戏、渔鼓戏、皮影戏等非遗传承的影像,附上李舸自成一体的汉简体题跋和钤印,将中国上千年历史的宣纸、书法与源自西洋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摄影术合而为一。
  “用光用影用情怀,有技有艺有创新”。入社28年,李舸曾进驻“非典”重症病房、深入地震、洪水、泥石流等重灾区进行现场报道;也曾数十次登上天安门城楼、进入人民大会堂见证共和国的辉煌。他的镜头记录着改革开放以来庄严重大的历史时刻,也展现了广袤大地上淳朴动人的风土人情。
  “为时代存照、为人民画像”,这是李舸对自己的评价。改革开放40年,人民网专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舸,见证中国摄影人用镜头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用情怀讲述时代的辉煌传奇。
  “用一种温暖的精神记录社会发展”
  人民网:今年8月3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了“影像见证40年”——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大展。展览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再现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深刻变化。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温度、有故事的展览。此次展览中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李舸:最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在展览中看到很多90后甚至00后观众的身影。当更年轻的面孔专注地望着过往的中国时,摄影正在无形之中帮助青年一代站在历史的维度理解当今之发展,这对于年轻人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有裨益。
  改革开放的车轮滚滚向前,同时搭载着中国摄影艺术与时俱进。在展览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的摄影技术、摄影题材、摄影观念也在悄然变化。40年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镜头语言,能够用属于我们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人民网:这次展览的照片唤起了我们对过往生活的记忆与共鸣。您作为从业28年的资深摄影记者,参与见证了我国许多重大事件。在您看来,摄影记者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李舸:我经历了中国近二十年发生的诸多大喜、大悲、大事件。当一件关乎民族和人民命运的重大事件发生时,记者要冲在一线如实记录和报道事件,哪怕冒着生命危险,这是记者的天职。1998年大洪水,湖北计划炸堤分洪。作为记者,我们冒着随时会泄洪的风险,连夜火速穿越早已空无一人的荆江分洪区,赶到了大堤上。2003年,我主动申请进入“非典”重症病房,近距离见证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二十八年来,我在每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用体验式的采访,告诉老百姓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这是记者的职责所在,也是使命使然。
2003年李舸深入非典病房采访拍摄
  人民网:洪灾、地震、“非典”重症病房……您总是用镜头记录一幕幕令人难忘的时刻。奔向一线时,您考虑过自身的安危吗?
  李舸:说实话,我没想过死,也许有的人不信。不过我想我有资格去谈生死,是因为我确实经历过很多生死——穿越空无一人的分洪区、深入经受余震的灾区、进驻“非典”重症病房……我直面过许多生死。我这个人虽然看起来柔弱,但是内心非常刚毅。身为军人子弟,我上学时曾想成为一名战地记者。身处和平年代,即使不能成为战地记者,但凡有重大事件,我肯定冲在前头。因为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在推着我。后来我才明白,当记者以新闻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时,都会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人民网:28年摄影艺术生涯中,您的镜头记录了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的变迁。透过影像,我们看到朴素的人物形象背后,总是蕴含了一种温暖的情感。
  李舸:作为一名记者、一名艺术工作者,首先要有一种朴素的情感——以平等的、真切的情感对待采访对象,用一种大爱的、温暖的精神记录社会发展。几十年的采访中,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记者首先要热爱我们这片土地,热爱我们的人民,心贴心地为人民考虑,传递他们所要传递的声音,才能做出真正沾泥土、带露珠、有温度、接地气、讲深度的采访。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我而言绝不是一句空谈。1998年洪区大雨,因为需要保护相机,我向大堤上一位陌生大爷借了把己经残破的伞,并且给了他五块钱。采访回来后我匆匆把伞还他,准备上车离开。结果大爷拉住我,手里还攥着那张五块钱,原封不动地塞回我的手里。这一幕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这是一种特别朴素的情感。我们,和我们所记录的人民,始终是心贴心的。所以今天我能够创作如此丰富的作品,正是因为植根于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植根于有情怀的人民。
  李舸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采访拍摄
  人民网:2017年您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站在全新的位置上,您对自己有怎样的定位?
  李舸: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赋予我更崇高的使命、更重大的责任。摄影家协会的重要职责是联系广大群众,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百姓大众的文化修养。我们的责任在于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一种提升艺术修为的空间和可能。鼓励和培养大众文化表达的习惯,促使一些有情怀、有追求、有思想的人逐渐脱颖而出,最终成为艺术家。
  不仅如此,作为摄影协会的主席,我要引导行业创作水平的提升。我是个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不断在体验、创新、试错。我甚至认为如果我能成为大家攻击的靶子,我就成功了。因为在批评和推敲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对行业发展方向的探讨和思考,通过修正与探索,寻找更新、更多的可能。
  人民网:您从七届两会开始到会场拍照,已经有二十余年了,今年两会,我们依旧在会场看到您忙碌的工作身影。
  李舸:党和国家给我某些头衔和荣誉,并不意味着我就可以高高在上。对于我而言,两会中我的工作就是在会场蹲在地上拍照,用镜头记录这次意义重大的盛会。摄影师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艺术作品。我这辈子还是要靠影像说话。身份和头衔绝不是出好作品的先决条件。
  当人们用历史观回望过往,为人们所铭记的是艺术大家的经典作品,而不是他们的身份和官衔。在文化艺术领域,你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官,那你就是麻烦的开始。作为协会主席,我既要引领行业,也要约束自己。我不想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而希望踏踏实实坐下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行业建设与艺术创作中。
李舸摄影作品
(编辑:李哲)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