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中国舞蹈影像展>舞蹈宣传片单元

《香巴拉》

时间:2017年12月14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0

【视频】首届中国舞蹈影像展入选作品《香巴拉》

  

《香巴拉》

影片简介

  借由万物有灵探讨生死轮回,影片呈现朴素至极的人像与广博苍劲的自然,通过镜头语言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空性无常的深刻观念。生命轮回的痛苦与快乐,藏传佛教智慧的灵魂,使《香巴拉》成为多角度反映藏族文化原始样貌的艺术样品。 

                                                                                                       ——刘建(北京舞蹈学院) 

  舞剧《香巴拉》是导演万玛尖措继《出走》之后十年磨一剑的诚意之作。2012年首演国家大剧院,随即先后应邀参加美国纽约艺术节、芝加哥艺术节、香港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等高规格的国际艺术活动,并获得the denny award(国际舞台艺术丹尼奖)最佳编舞奖、北京市艺术创作基金等殊荣与鼓励。面对社会的认可,舞蹈剧场作品《香巴拉》路在何方?2015年,舞剧《香巴拉》回到其艺术灵感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导演万玛尖措团队用影像的方式,镜头语言,历时一年,对《香巴拉》进行新的探索和构建。此次的影片为舞蹈电影香巴拉的预告片。 

  导演阐述

  《香巴拉》采用了身体语言和镜头语言,这两种语言关联回归的方式,其目的是借由两种语言的共同言说使艺术形象得到更为丰富的传达。关于艺术学中“关联”的概念,曾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盐进入水中成为咸水,虽然咸水是盐的水质存在,但咸水中的盐已经不是盐了,而水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单纯之水了。在《香巴拉》回归途中,我们运用了身体语言与镜头语言相互整合的方式,这种实质上的艺术重构是建立在充分解构的基础上,两者之间不分主次,属于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平等地位,并运用各自特有的语言体系共同描绘同一个艺术形象与艺术主题。 

  幕后故事    

  正如著名电影导演詹姆斯 卡梅隆的《阿凡达》影片的创作蓝本在脑海中伏蜇了近38年之久,最终才将幻想变为现实;《香巴拉》同样是其万玛继《出走》之后十年磨一剑的诚意之作。作为骨髓与血液中充满藏族文化基因的青年艺术家,早在2001年——当时还是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的他便在勾画自己心中“香巴拉”的雏形。直到2012年,受国家大剧院委约创,那个魂牵梦萦的“香巴拉”才正式拉开序幕,同时启动舞蹈电影拍摄计划。 

 “第一次看到唐卡中的香巴拉世界图(见图3),看似有具象的空间——海水、腾云、山脉、宫殿,抽象的摆列——水、火、土、风(四周的几何图的象征意味),而中央的塔式坦诚代表空性,即精神层面的虚尼山——宇宙的中心。”这是2001年在导演写下的剧本手稿,后来在《香巴拉》中展现为坛城的建造与毁灭的意象,无疑这也是该剧中具有的力量、色彩、节奏等表现力极为强烈的部分。作为这次两种语言关联方式的典范,在镜头语言方面,我们运用了降格镜头的技术手法(即降低摄影机运转频率低于正常每秒24格),拍摄下建造一个完整坛城沙画的全过程。在这个漫长的镜头中(整整二十四个小时),人在建造坛城的过程中修行、感悟,身体语言中的每个细小的变化都被记录下来。在后期影像中,这种降格镜头将被还原为正常速度(每秒24格),不难想象这种接近快进式的呈现效果,必然展现出坛城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其实,在坛城段落运用降格镜头的影像技术,并非单纯追求通过炫技来增强感官刺激,更为重要的创作意图是将现场拍摄的漫长与实际影像的短暂做时间、空间和人等方面的对比,在某种程度上这里暗含着关于“人的渺小、生命的短暂”的见证与领悟,从而更为直观的表达“一沙一世界”的虚无空灵之境。 

   拍摄地之一 青海湖(见图7)是藏区牧民心中的圣湖。它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湖区长105公里,宽63公里,海拔3196米,其南北两岸曾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这里具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强烈,风沙肆意,雨量偏少,温差巨大。此次《香巴拉》向原生态语境的回归之旅,我们主要选择了宗喀寺、金沙湾、原子城旧址、丹霞地貌、原始森林等几个具有代表性地貌特征的场景。在通往香巴拉的这段旅程中,我们一同修行、见证、分享……记录下寻觅自我灵命成长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试图向世人传播一种平和而持久的精神信仰。 

  短短的香巴拉之旅,来得快却久久不能散去。共患难见真情,大家风里来雨里去,伴随我们的始终是彩虹般的微笑。因为,内心是丰盈的、满足的。只需短暂的回首,因为前方有更美的风景、更好的你我他 

  尘归尘,土归土。这段体验却印在生命里,化为一种坚持的力量。 

  即便被晒伤,大家也是快乐的坚持。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