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文艺家群像>中青年德艺双馨

杨凤一:两次角色转换中的热爱与坚守

时间:2015年10月07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闫祥岭
0

昆曲人杨凤一:两次角色转换中的热爱与坚守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她在舞台与影视剧中如何选择?作为剧院领导,在演出与管理之间,她又何去何从?中国剧协副主席、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近日获得“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在荣誉背后,是这位昆曲人两次角色转换中对昆曲的热爱、坚守和期待。

  杨凤一大学毕业后到北方昆曲剧院工作,作为新人很难主演大戏,觉得个人发展的希望不大,就一直接拍电影电视。上世纪80年代的8年时间,她参与拍摄了5部电影、5部电视剧,其中包括83版电视剧《西游记》。

  杨凤一在电影电视演艺领域风生水起的时候,北方昆曲剧院开始提拔年轻人在舞台上担当重要角色。虽然长时间未把精力全部用在昆曲上,但是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她有了在昆曲舞台上挑大梁的机会。

  “我真是真心热爱昆曲舞台,当有了演出的机会,我就一心扎进去了。从1990年直到今天,我没有再接任何一部电影电视的拍摄邀请。”杨凤一说。

  参演电影电视的诱惑力很大,有时候参演一部电影的收入甚至能超过在昆曲剧院10年的收入。但是如果去拍电影电视,一去几个月甚至半年,必然会影响整个剧团的演出。“我当时已经是团里的主要演员之一,如果兼顾其他,就会影响自己和他人不能专注于昆曲。”

  抵住诱惑的杨凤一,在外人看来实现了华丽转身,由一名潜力无限的影视新星,“重拾旧业”登上昆曲表演的舞台。由于在昆曲舞台上的出色表现,她先是担任了剧院的业务副院长,并从2009年开始担任院长。

  身份的转变给杨凤一带来又一次转型。她告诉记者,在担任副院长期间,她一边登台演戏一边抓剧院管理,但是主要精力是在登台演戏上。但“当家了才知柴米油盐贵,没有更多精力一边演戏一边管理,就放弃了舞台机会。”

  这次放弃,对热爱并坚守在昆曲舞台上的杨凤一来说并不容易。“这是一种痛苦的角色转换。”杨凤一说,如果自己要坚持登台演戏,必然要占据青年演员的机会。且之前自己是大主演,现在是最大的服务员,“这种转换很纠结,很痛苦”。

  但正是这种放弃和转换,杨凤一给剧团的年轻人搭建了快速成长的舞台,北方昆曲剧院人才喷涌、精品佳作层出不穷,不仅涌现出来一批在全国昆曲界引起轰动的年轻演员,更是在6年时间里推出了10部精品力作:舞台作品《红楼梦》获得文华奖,填补了北京市艺术院团多年的空白;昆曲艺术电影《红楼梦》成为获得摩纳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天使奖的第一部中国影片,并获得了电影金鸡奖。

  杨凤一不断在角色转变中实现自我的重新定位,其中不变的,是她对昆曲艺术的热爱、坚守和期待。她上任院长的时候,给大家作出了三个承诺:出人出戏、改善收入、改变办公环境。为此,她努力开拓演出市场,让演员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也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剧院老旧的剧场和业务用房,也已经进入改建程序。三个承诺均取得明显成效。“今后我们还要改变发展思路,把改建后的剧院打造成昆曲文化地标。”

  这位在昆曲领域获得无数大奖的艺术家,在成为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后,有着不一般的心境。

  “这次获得荣誉称号后,我更多感到了责任和压力。”杨凤一说,“这是北方昆曲剧院的集体荣誉,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剧院才能出人出戏,才实现管理规范,才获得各种奖励。”(完) (中国文化报2015-10-9刊发 )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