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消失的职业

即将消失的职业(十三):鲁庵印泥的艰难复出

时间:2015年05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子虚
0

 

新制的鲁庵印泥,用签子用力挑起来很长都不断,十分柔韧 丁文梅 摄 

 

李耘萍制成的鲁庵印泥 丁文梅 摄 

 

第三代传人李耘萍在精心制作艾绒 陈 标 摄 

  一方印往往是一幅书画作品的点睛,一幅字或一幅画作完,笔撂下,拿出一方印敲上,这幅字画才算完美。如此,印泥的好坏也成为影响书画品质的重要因素。好的印泥却难求,所谓一两印泥赛黄金。

  多年前,有一家制作的印泥每每令书画家眼前一亮,从书画落款中一眼就能辨识出:哟,这是鲁庵印泥啊!艳羡不已。鲁庵姓张,名咀英,字炎夫,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是篆刻家,亦是收藏家,系统整理了古代油朱印泥制作的结晶,于民国期间开始制印泥,闻名遐迩,与当时北京制印泥高手徐正庵有“南张北徐”的雅誉。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巨擘皆用过鲁庵印泥。鲁庵印泥是不售卖的,只赠予名家把玩,故而愈加珍贵难得。

  1962年鲁庵临终前,将“鲁庵印泥49号秘方”托付给二十多年的朋友高式熊,叮嘱其将制作工艺传下去,秘方捐献国家。2008年,适逢国家空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高式熊将秘方捐献,鲁庵印泥也先后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彼时,掌握这一国宝级技艺的,大概不超过三个人。

  高式熊多年来也一直在寻找愿意接手做印泥的人,苦于各方受限,直到在政府的支持下,找到了李耘萍。李耘萍如今已经年逾七旬,可是说起做印泥却目光炯炯有神,她做印泥已经有五十多年,是首批“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大师”中唯一的女性,曾经是西泠印社的厂长,自己也创制了石泉印泥。为了恢复鲁庵印泥的技艺,李耘萍认真实验了五年,终于将这项技艺复原。2013年6月13日,鲁庵印泥宣告复出。

  小小一坨印泥,材料说起来简单,原料只有朱砂、艾绒、伏油三种,制作起来却并不容易,让人想起《红楼梦》里薛宝钗的冷香丸和饭桌上的茄鲞。据李耘萍说,这艾绒也就是艾草的纤维,说起来到处都是,可是受光照、土壤、湿度等要求所限,只有福建漳州某地的艾草叶子里的纤维素最高,艾绒做印泥也最合适。制成的艾绒有长有短,只有最长的才能用于制作鲁庵印泥,以保证印泥的柔韧性。伏油原是蓖麻油,因得需要在屋顶上连晒三年,又必须得在伏天里晒,使其密度、厚度、酸度都达到最适合的水准,故而又称伏油,三年晒下来,小小一瓶伏油已经厚重粘稠,拎在手里十分有分量。朱砂也要求最好的朱砂,由于过度开采和开采不当等原因,上品的朱砂也越来越难找。制成的印泥,其面光洁如镜,色似红缎,稠如面筋,状如丝绒,细腻温润,历久不变,随时间愈久,色泽愈沉静古雅。这样三种原料,还需要完全凭借手工调制,尤需腕力,制作下来所耗精力不菲,李耘萍说,做这样的印泥100克需要一天时间,而由于原料稀少,一年大概也只能做一斤,根本做不到大量生产。我们看到了新制的鲁庵印泥,用签子用力挑起来很长都不断,十分柔韧,非其他印泥可比。艾绒可以反复利用,不过好多人不太会用印泥,活生生地将艾绒弄断了,李耘萍说,一看到人家这样就心疼。

  印泥虽好,印泥制作技艺却后继乏人。印泥制作费时费力,累且获利少,与很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没有人再乐意去学去传承。李耘萍找来找去,最后只好将在日本留学的儿子召唤回来学这项手艺。不过庆幸的是,上海市静安区特设立鲁庵印泥传习所,高式熊亲任主任,以使此这项技艺薪火绵延,发扬光大。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