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视野>文博·收藏

文物“出圈” ,怎么看?怎么办?

时间:2021年03月0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文物也“疯狂”

唐俑化身“唐宫小姐姐” “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视频截图 

  一群头梳高髻、面化“斜红”、身着华服的“唐宫小姐姐”,手持乐器翩翩起舞,她们体态“丰腴”,却又不失灵活,宛如从古风古韵的仕女图中走下,又仿佛从金碧辉煌的大唐宫殿走来,穿过由莲鹤方壶、贾湖骨笛、 《簪花仕女图》 《捣练图》等文物作为背景的舞台,又“溜”进洛阳应天门、清明上河园等名胜古迹,不仅让观众惊呼:这是什么神仙节目?再来亿遍!更让文物“活”了过来,蹿红“出圈”。

  这些文物是什么? 

  在《唐宫夜宴》与“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中出现的大多是出土、收藏于河南或与河南相关的文物。据《唐宫夜宴》编导陈琳介绍,“唐宫小姐姐”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唐三彩和伎乐俑,如河南博物院的彩绘坐部陶伎乐女俑群、洛阳博物馆的唐代岑氏墓彩绘乐舞组俑等。她们是谁?伎,《说文解字》解释为“妇人”,后来成为靠歌舞来立身的女子的代称,伎渗透到了唐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和领域,宫廷有宫伎,官府有官伎,店铺有商伎。官伎指的是在宫廷中专门为皇帝表演舞曲的乐伎,她们代表着唐代歌舞的最高水准,念奴、何满子、米嘉荣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唐宫夜宴》上跟随“小姐姐”一起出场的还有阵容强大的“道具天团”——文物典藏,如书画界的“老网红”《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反映古代美人风貌的《簪花仕女图》《捣练图》《树下美人图》,以及显示独特叙事风采的《明皇幸蜀图》《备骑出行图》《侍马图》,这些画卷徐徐展开,与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贾湖骨笛、妇好鸮尊、莲鹤方壶一起展示它们的古韵风华。在“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中,一声千年骨笛音将唐俑化身的“唐宫小姐姐”惊醒,仿佛褪去周身石化的历史,她们“复活”后好奇的眼睛在沉睡的文物间逡巡,目光掠过武则天金简、张盛墓出土彩绘乐伎俑、三彩马及牵马俑、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钧窑天蓝釉荷叶花口瓷瓶,舞步在四神云气图、云纹铜禁、青铜神兽、鸳鸯尊间挪移,在彩绘陶百花灯、白虎星座画像石前驻足观赏,与彩绘陶幞头胡俑、莲鹤方壶互动逗乐……短短数十分钟,将河南博物院的精粹尽收眼底。

  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是贾湖骨笛,它们出土于河南中部淮河上游流域的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长约二十厘米,一面排列着七个整齐的小圆孔,以鹤类禽鸟中空的尺骨制成,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出土的骨笛中品质最好的两支被誉为“绝代双骄”,分别以“小鱼儿”和“花无缺”命名,前者在河南博物院“站岗”,后者存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仓库。

  妇好鸮尊是商朝晚期都城遗址殷墟中的青铜器,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鸟形铜尊,因器身口内壁铸有铭文“妇好”而得名,鸮尊生动的造型,配以蝉纹、饕餮纹、盘蛇纹等繁缛的纹饰,整件器物显得威严狞厉,蕴含着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妇好为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之妻,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将,考古学家李济的《安阳》中记载:妇好曾作为统帅,取得了一场奠定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之战的胜利;鸮即猫头鹰,在古代中国,猫头鹰被视为战争之神,曾为图腾,是“战神”的象征;尊则是一种盛酒礼器。《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许多考古学家认为,司母戊大方鼎是青铜时代留给我们的第一“祀”器,妇好鸮尊则是第一“戎”器。

  何以“出圈”? 

  将文物“活化”为人物,贴近生活且真实可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原本陈旧、褪色的唐俑化身为一群俏皮可爱、玩耍嬉闹的“唐宫小姐姐”,她们在水边梳妆打扮,在“上班”的路上交头接耳,“夜宴”开始后又立马表情庄严肃穆“严阵以待”,让观众在这群盛装出行的“小姐姐”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在众多切换的文物背景中,“小姐姐”是联系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人们在梦回大唐的过程中,照见的是现代人相仿的生活,真实生动、活灵活现,以创新的手法抹去时间遗留的灰尘,展现出历史风韵与独具魅力的大唐文化。以此为基点展开联想,或许不久的将来“兵马俑小哥哥”就C位出道了也未可知,还有将各种动物形象的文物聚集起来,用拟人的手法,让它们讨论环保话题,相信也很有看点。

  坚定文化自信,用文物以小见大,激发国民“共情力”,满足了当代观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心理预期。从《唐宫夜宴》爆火“出圈”不难看出,国民不缺文化认同感和审美力,中国数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是取之不尽的宝藏。从唐妆“斜红”到融入唐三彩元素的舞服,再到唐代的乐器舞曲,无一不在引观众入境,继而将盛唐景象与当下时代发展呼应起来共情通感,唤起沉积在人们内心的自豪感;而当一幅幅传承千年的古画和一件件凝聚先人智慧与心血的器皿被巧妙地搬上舞台,不需要主持人“推波助澜”,也不需要刻意修饰,它们就是美的。

  文物与多元艺术表达的跨界合作,“再媒介化”的宣传渠道拓展,科技助力功不可没。《唐宫夜宴》的前身《唐俑》曾参与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活动,当时并未掀起波澜,仔细对比后不难发现,在科技的助力下,文物与舞蹈、音乐等艺术的跨界合作,为彼此相互赋能,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唐宫夜宴》和“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用“5G+AR”的技术,将舞蹈元素呈现置放到文物组成的厚重深远的历史文化环境中,钩沉出恢弘的唐代乐舞文化,视觉效果令人震撼。“再媒介化”是指大量原本以传统媒介为载体的内容被加工成新的媒体形态,大规模地搬运至新的媒体介质中,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纸质书变成电子书;得益于此,文物走出了博物馆,脱离了书籍,更便捷地出现在大众眼前,并以网络视频为传播途径不断扩展受众面,或许有一天可以达到老幼咸宜,无“圈”可“出”的境界。

让文物“开口讲话”“活”在人们身边

王琇 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

  近日《唐宫夜宴》火爆“出圈”,也带火了不少文物,其中演员的原型就是洛阳博物馆的唐三彩女俑,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文物是最好的讲述者,文物可以“开口说话”,“活”在人们身边。例如,作为研究华夏文明开端的关键考古遗存,河南洛阳的二里头遗址揭开了“华夏第一王都”的神秘面纱,成为开启中华文明起源的一把金钥匙,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一件件文物和展陈设计,都在尽可能“活化”展示二里头遗址60余年的考古成果,让更多人听得懂、看得到华夏起源的故事。在展示文物实物的基础上,辅以图片、文字、油画、沙盘、模型等,并充分融合多媒体、触控屏、数字化等科技元素,通过“玉器制作工艺情景全息动态复原”“我为夏都造园林”等互动游戏,让观众在博物馆内边逛边玩,寓教于乐。

  河南身处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应该更加自信,将技术与传统相结合,弘扬优秀文化。除了《唐宫夜宴》之外,洛阳博物馆也在积极依托文化资源,打造创意文化节目。2020年国庆期间,我们依托馆藏文物,复原了25套古代装束,举办了“洛水霓裳”装束复原秀。让传统与流行的融合、现代与历史的交织、科技与古典的碰撞,在光与影的结合之下,呈现出一场宏大的文化盛宴。该秀展示了战国至宋代千余年间的服饰文化。从汉墓壁画到永宁寺陶俑,从唐三彩仕女到宋代砖雕……一件件被“复原”的文物走上T台,用最潮的方式再现了古老历史。

  此前《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火,让不少人心里都有了一个考古梦。文创界的新秀——考古盲盒让考古迷们实现“我在家中挖文物”,它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结合,将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当人们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再细细地扫去浮尘,神秘的“宝藏”慢慢呈现全貌。文物爱好者或者盲盒玩家在挖掘过程中,能“感受到考古学家的快乐”——能挖出什么,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本就颇具刺激性。考古盲盒大火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当下喜闻乐见的盲盒形式,把看起来呆板的“考古发掘”从被动学习变为有趣的主动探索,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吸引着孩子以及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助于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加强文物基础研究是文物“活”起来的第一步

卢永琇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

  文物“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文物以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契合都市人的心态,吸引年轻人主动去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文物的精神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舞蹈《唐宫夜宴》可以说是文物“活”起来的最佳例证。

  《唐宫夜宴》观赏性强,主创在编舞上做足了功课,下足了功夫,只有充分了解其艺术特征,才能展现出唐朝的风华绝代。比如,让演员口含棉花、身穿塞着海绵的连体衣,以表现唐俑的丰腴之美。她找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标志、风格特征,并用舞蹈轻松、诙谐的语汇,再现了唐代盛景。特别是随后河南博物院举办的“元宵奇妙夜”,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郑州的地标建筑和本地出土的国宝重器串联起来。这种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在一定文化内涵和中国传统审美基础上,把古代的艺术符号用现代的艺术手段展现出来,从而被大众喜爱。

  近年来,文博类综艺节目迎来了大爆发,触角从纪录片延伸至综艺节目。一些相关讨论提到了文博类综艺节目进入公众视野。其中,有的节目邀请明星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虽然少数守护者与文物没有太大关联性,联系较牵强,却也可看出编导的良苦用心。

  让文物更好地“活”起来,应分几步走:首先,博物馆研究人员要加强对文物的基础研究,把文物的内涵、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研究透彻。其次,打破行业壁垒,通过各种跨界联动,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找到历史与当下的共通点,让文物“活”起来,唤醒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共鸣。作为文博工作者,尊重历史、尊重文物是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把文物的历史渊源与精神内涵、艺术精髓与表现形式的关系研究透、研究好,综合地表达出来。

  事实上,博物馆、美术馆利用现代数字化手段,促使历史与当代的衔接与碰撞,把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秀的传统文化,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多层次、近距离地展现给观众,以更好的观展体验,激发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这是文博工作者应该努力去做的。

  利用影视媒体媒介的文物类综艺节目,只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方式。除此以外,现今还有短视频、小剧场等其他途径,《唐宫夜宴》就是以舞蹈形式来表达的。在博物馆、美术馆,通过公共教育、展览,讲述文物故事,也可以让文物“活”起来。除了吸引观众走进场馆里来,我们还可以主动走出去,走进社区、走进学校,举办多种多样的展览和活动,这也是一种路径。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