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文联>焦点图

战“疫”·文艺评论

时间:2020年02月2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仲呈祥 蒋慧明 牛光夏 刘 妍
0

艺术传播与抗疫

仲呈祥

  艺术,作为人类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独有的文化方式,不仅在正常历史时期须臾不可或缺,在非常历史时期天灾如地震、海啸、疫情中,人祸如战争中,也理应发挥独特的精神作用。远的不论,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文艺界和文艺传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至今还历历在目!而当下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文艺在凝聚力量、抚慰心灵、振奋精神、社会动员等方面,同样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我想起了读过多遍的梁启超先生的名篇《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那是篇如今研究小说及其传播的社会作用不可不读的力作。叶朗主编的19卷《中国历代美学文库》近代卷中正收有此文,找来再读,联想抗疫,确有新悟。

  梁启超先生身处“小说界革命”的时代,极看重小说之社会作用。他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这段论述,确很精深,但似欠精准,多少有点夸大了小说的社会作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起标领作用的文艺样式,如秦有文、汉有赋、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清有小说……而梁先生力倡“小说界革命” ,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极言小说对“群治”之社会作用。如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已进入崭新的融媒体信息传播时代,艺术的诸般样式与现代化传媒结缘,其传播力、感染力和覆盖面已远甚小说。借梁先生当年论小说之“群治”来引申研究艺术传播更好发挥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社会作用,包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重要指示精神,都极有禆益。

  更有意味的是,梁启超先生论小说对于“群治”有“四种力” :一是“熏” ,“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 ,“有此种子故,他日又更有所触所受者,旦旦而熏之,种子愈盛,而又以之熏他人” ,“故此种子遂可以遍世界” 。二是“浸” ,“熏以空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广狭;浸以时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长短。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 ”三是“剌” ,“刺也者,刺激之义也。熏、浸之力利用渐,刺之力利用顿。熏、浸之力在使感受者不觉,刺之力在使感受者骤觉。刺也者,能入于一刹那顷,忽起异感而不能自制者也。 ”四是“提” ,“前三者之力,自外而灌之使人;提之力自内而脱之使出,实佛法之最上乘也。 ”梁先生以为,“文家能得其一,则为文豪,能兼其四,则为文圣。 ”而要紧的是,事有两面,须辩证看:“有此四力而用之于善,则可以福亿兆人;有此四力而用之于恶,则可以毒万千载。 ”

  请看,我在此忠实摘录了梁启超如上关于小说之“四力”的奇思妙论。当年在小说界革命潮流中梁先生作如是观,如今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渗透性更强的艺术及其传播,更应作如是观。“熏”与“浸”即从空间观、时间观上,艺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那样,“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 ”从而坚持“以文化人、以艺养心” 。“刺”与“提”即重社会效果,要坚持把艺术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培根铸魂为宗旨,通过健康向上、激越有力的审美鉴赏之“刺” ,把精神“提”高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境界!

  看看电视上各门类艺术家们赶排出的牵动民心、别具一格的抗疫元宵节特别节目,听听荧屏上音乐家们和戏曲家们放声高唱的抗疫战歌,翻翻《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中国艺术报》 《文艺报》等各家报刊文艺专版上的抗疫檄文,读读微信上传来的湖北、北京、上海、陕西、江苏、浙江等各省市文艺家的抗疫战报……这一切,不都是人民文艺家的家国情怀的喷薄而出吗?不都是当代艺术传播的伟力显现吗?不都是对时有所闻的诸如“灾难面前文学艺术应该沉默”“文学艺术在灾难面前毫无用处”“文学艺术给抗击疫情添乱”之类嗡嗡杂音有力的驳斥吗?

  当今艺术及其传播,特别是抗疫期间的艺术及其传播,理应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坚持以艺术及其传播的“四力”“用之于善” ,“以福亿兆人” ;坚决防止和反对那种嗡嗡杂音“用之于恶” ,“以毒万千载” !

  行笔至此,想起在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关键日子里,欣喜地拜读了106岁的老革命家、老作家马识途先生填于2020年元宵的《借调忆秦娥·元宵》 ,备受教益,敬录于后——

  (一)

  元宵节,中华自古称佳节。

  称佳节,全民欢乐,笙歌通夜。

  今年元宵大减色,千门万户守家宅。

  守家宅,冠状病毒,城乡肆虐。

  (二)

  战妖孽,中华儿女不畏怯。

  不畏怯,全民动员,鏖斗不歇。

  病毒扩散全阻绝,冠状恶魔尽歼灭。

  尽歼灭,大功告成,欢呼祖国。

  请看,一位年逾百岁、雄心不老的共产党员、革命先辈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情怀,充溢在字里行间,是多么感人肺腑、激人抗疫啊!尤为可贵的是,他始终没有忘记用手中的笔、以文艺创作投身抗疫。老人还急祖国所急,思人民所思,慷慨捐献两万元,真堪称文艺工作者的楷模,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战妖孽,中华儿女不畏怯。 ”其实,中国文艺界都在同仇敌忾,都在以马识途老人为榜样,向新冠病毒宣战!且听刘劲用四川话深情诵读的马老抗疫新词,尚长荣、于魁智、李胜素等的抗疫戏歌;且看书画家们挥毫泼墨,为抗疫英雄们抒怀;且听音乐家们放开歌喉,为抗疫人民礼赞……那些泄怨者、怯弱者,难道还不自惭形秽、无地自容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所言:“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怀祖国人民、响应时代召唤、追求艺术理想,是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靠的队伍。 ”疫情面前,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抗病毒、战疫情,真正做到让艺术创作与传播“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抗疫影像,记录有体温的历史

蒋慧明

  新冠肺炎疫情使整个华夏大地进入非常状态,武汉封城,其他地方的人们亦响应号召深居简出,曾经车水马龙的城市仿佛被按了“暂停键” 。在这一非常时期,公众普遍面临着信息饥渴。在这样一个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出于眼见为实的心理,用影像记录和反映的真实疫情是大家特别希望看到的。在人们以诗歌、音乐、戏曲、绘画、书法等文艺形式各展所长对疫情中的人与事进行宣传、讴歌、感怀时,需要到达现场、到达一线的抗疫纪录片没有缺席!我们看到,不论是来自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或宣传机构的专业人员,还是拿起手机以自媒体的形式参与其中的普通人,都在生命线上以“逆行者”的姿态赤诚书写,用真实有力的纪实影像作品做抗疫时期的记录者,来分享见证、传递温暖。其中有一类以普通人为拍摄对象、以第一人称来进行叙事的微纪录片,如《武汉:我的战“疫”日记》 《武汉日记2020》等,以其口语化特质、身临其境的带入感和鲜明的记录属性,强化了纪录片的现场纪实效果,使所跟踪拍摄的人物和故事更易令观众感同身受,又因其短小精悍、叙事明快、快捷鲜活的审美和传播特性,使其在抗疫纪实影像中受到广泛关注。

  当全世界都在关注武汉这座城市的命运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制作了九集融媒体短视频《武汉:我的战“疫”日记》 。每集5分钟的体量使其更适合微信平台和手机APP播出,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随时随地移动观看和时间碎片化的观看需求。这部系列短片由每集的主角以第一人称娓娓道来,他们中有医护人员,有电视台、电台主持人,也有普通市民;有武汉的本土居民,也有来自英国的外籍演员和来自四川的医务援助者。如第一集以武汉市肺科医院护士胡雪珺的“我现在正在去上夜班的路上”为开场白,展示了她用手机记录的自己和同事们在病房护理病患的日常场景。第三集中,即使是没有生命的摄影机,也被拟人化地赋予了生命,并使用AI智能合成的声音自述它在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见证武汉抗疫的中国速度。第七集至第九集则与快手平台合作,向武汉某些有代表性的快手用户发出定向邀约,让他们用自己录制的视频展现非常时期的生活状态。优酷推出的人物类系列微纪录片《中国面孔》也与梨视频拍客中心进行了深度合作。上述这些创新性的表达与传播手段,不仅提供了真正来自民间的战“疫”细节,同时也见证了特殊时期传统媒体与短视频的相互借力,显示了民间影像在大事件中的高参与度。

  一位微博名为“蜘蛛猴面包”的武汉本地博主则从1月23日起,坚持每天用被称为Vlog (视频日记)的影像网络日志的形式记录武汉封城后他眼中的生活日常,先取名为《封城日记》后更名为《武汉日记2020》 。他在片中出镜,以志愿者的身份去接公共交通停运后的医务人员上下班,去陪无法回老家过年的独居朋友吃年夜饭,去探访超市和社区的运行状态,送菜送药给无法出门的人们……在他的镜头中出现的人物是处于疫情下平凡而又努力生活的武汉人民的缩影。作为自媒体人,作者坦陈是内心的责任感支撑他义无反顾去做这件事,唯一目的是帮助大家看到真相,消除恐慌。在这样一个全民记录的时代,依托于微信朋友圈及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不仅是这部系列片的作者,很多人参与到了抗疫纪实影像的拍摄和分享行动中去,有人录下方舱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一起跳起了广场舞,有人录下支援武汉医务人员亲人送别的动情瞬间,有人录下病房里的患者唱起歌来互相加油打气。

  其他电视媒体也迅速反应,及时跟进,立足于媒介融合思维,制作了一些现场感强的抗疫微纪录片。山东首批医疗救援队驰援湖北,随队出发的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深入疫情第一线采访报道,在闪电新闻开设了“闪电直击”“战疫一线VLOG”等纪实专栏,也是采取以当事人的第一人称视角进行讲述, 《山东高密小伙连续十几小时自驾送到湖北一批口罩》 《医生父子兵上阵防控疫情!一个在日照一个在北京》等时长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在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获得大量转发和点赞。

  这些身在武汉的亲历者们用Vlog的主观视角,讲述各自在抗疫过程中所做所感、所见所闻的温暖故事,带领观众进入故事讲述者经历的生活中,质朴的表达往往更能激发观众内心的情感和共鸣。而来自不同个体、不同角度和侧面对疫情的观察与了解,不仅让声音更为丰富,也使人们对于疫情的认知更为全面和立体。

  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纪录片是影视史学研究的重要文本。近些年来,新历史主义理论正逐渐被纪录片创作者所接受,它认为对历史的探寻不可局限于大历史的书写之中,这一历史观致力于将宏大的集体史转为细碎的个人史,由独自的高歌抒怀变成众声喧哗,也使历史的面目越来越生动和清晰。新历史主义的领军人物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强调,历史的建构要“不断返回个人经验和特殊环境中去,回到当时的男女每天都要面对的物质必需和社会压力上去,并落实到一小部分禀有共鸣性的文本上” 。这些以普通人的亲历者视角来进行观察记录的抗疫微纪录片或者影像记录虽然略显粗糙,但终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且是携带着个人生命质感、包含无数个体生命史的有体温的历史。

  (作者系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

抗疫曲艺创作,不能止步“小、快、灵”

牛光夏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往年热热闹闹的春节文艺演出市场,暂时偃旗息鼓了。为阻断疫情的传播自觉宅在家里,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过,“静”的背后,却仍能清晰地感受到人们心中时刻奔涌着的情和爱。对疫情严重地区民众的牵挂,对疫情早日结束的期盼,对奔赴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由衷致敬,种种情愫皆通过无形的网络传递着交流着。众多的文艺工作者虽然不能身处一线,但却都第一时间选择运用各自擅长的艺术形式,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绘画、歌曲等文艺作品,为抗疫宣传鼓劲。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始终活跃在大小舞台上,为老百姓送去欢声笑语的曲艺人们。

  众所周知,曲艺艺术历来深受老百姓喜爱,又因其通俗易懂、短小精悍、表演简便等特点,故有“小、快、灵”的赞誉。当疫情突然袭来,各地纷纷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几乎所有的人都退守家中,无私无畏的医务工作者却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第一线,留下了令人泪目的“逆行者”的身影。以唱词《为逆行者点赞》 (作者:谢岩)等为代表的曲艺作品应运而生,其中像“谁不想与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谁不想阖家欢乐共度新年?谁不想坐在那沙发上看看春晚?谁不想送祝福抢红包美满团圆?一旦间疫情出响应召唤,为了那大众的幸福忘了自己的安全。 ”这样的句子,既唱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也体现了年轻曲艺人的担当和自觉。

  随着各级组织的有效部署以及众多民间团体的自发响应,很快,在各大网络平台、曲艺公众号及自媒体相继涌现出了数量巨大的曲艺作品,形成了一波抗疫曲艺创作的热潮。以笔者有限的阅读量来看,目前的抗疫曲艺作品在形式上囊括了绝大部分的曲种,京韵大鼓、乐亭大鼓、苏州弹词、上海说唱、广西文场、单弦、评书、粤曲、南音……几乎每个地方曲种都有作品呈现;而在内容上则涉及到了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每一部曲艺作品的诞生,都凝聚了创作者的心血和爱心,反映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勇气和信念,一定程度上也确实起到了普及防疫知识、坚定必胜信心和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的积极作用。

  与其他的文艺形式相较而言,历来有“文艺轻骑兵”之誉的曲艺果然先声夺人,名不虚传。不过,随着疫情的持续,当我们从最初的激情和躁动中慢慢平静下来,重新检视这批为数可观的抗疫曲艺作品,不难发现,其中也不乏仓促应景之作,或直白宣教,或陈词滥调,距离真正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还差得很远。倘若再理性地进行一番分析,同样不难得出结论,这其实也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曲艺创作中的普遍症结——曲艺创作,岂能只有“小、快、灵” ?

  就以这次抗疫曲艺创作中出现得最早、篇幅最多的快板类作品为例吧。一人一板,自击自唱,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录制上传,这些便利条件既符合疫情期间各自居家隔离的要求,又能起到宣传、鼓舞的作用,故而此类作品数量多、出品快。当然,由于主题和形式的近似,难免会给人雷同单调,千篇一律的印象。

  这里,不妨提醒大家关注一句话—— “有人有事儿,有情有趣儿” ,这是老先生们根据曲艺艺术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基本创作规律。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用说唱的方式来讲故事的。既然是故事,那就必然少不了人物和事件,同时还要有与之相应的情感和趣味。只要选材恰当,手法灵活,就能较好呈现出故事中的人和事儿;而决定一篇作品是否能让观众爱听(爱看)的关键因素,则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和趣味。这也是目前大量曲艺作品普遍缺少的。

  著名军旅艺术家李立山先生创作的一段山东快书《站哨台》 ,在网上甫一推出,立刻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作品塑造了老王和老白两位村民形象,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交流将病毒肆虐的严峻形势以及城乡居民居家隔离的重要性娓娓道来,又通过他们严格执“法” 、不“近”人情的举动,将疫情中的世态人心一一再现。

  例如这一片段:

  来人挑起了大拇哥:

  “老同志,你们尽职尽责太应该(啦) 。

  守一方家园保一方净土,

  你们是二神把门,病毒走开!

  大爷,我是省里的大老蔡……”

  “大老蔡……啊?大老蔡?您是省委书记下乡来?

  嗐!我们说话粗鲁您多担待吧,

  乡下人直不笼统弯不拐。 ”

  “没关系……”

  “有关系! ”

  “您再往后退一步,书记也不能往前来。 ”

  “对对对,老同志你管得非常对,这样我才能把心放下来。

  俩老哥,乡亲们生活怎么样? ”

  “书记放心,党支部早就有安排,共产党员把头带,

  组织了防疫突击排。

  村里边,防疫严控有制度,乡亲们都宅在家里不出来。吃喝应用都准备好啦,不缺粮,不缺菜,大棚里边随时摘。菠菜芹菜小白菜,黄瓜茄子新蒜苔。

  顶花带刺挂着露水,说个笑话,比您吃得还自在。您放心,我们严防死守不出错,喇叭台绝不给国家添埋汰! ”

  整个作品人物鲜活,语言生动,细节传神,以小见大,堪称上述“有人有事儿,有情有趣儿”的曲艺创作规律的精彩示范。

  固然,曲艺作品有着接地气与短平快的先天优势,在宣传政策法规和传递正确的科普知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曲艺作品毕竟是艺术品而非宣传品,构思是否精巧,语言是否上口,人物是否可信,细节是否生动,都应该是创作者需要着重考虑仔细揣摩的主要环节。唯此,才能有效突破对曲艺作品“小、快、灵”的片面理解,将创作的重心更多地投诸对作品艺术质量的追求上,而不是简单地比速度,一味地喊口号,盲目地跟风创作。

  这场疫情切切实实地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人们响应号召,自觉地禁足家中,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待得久了,就更加需要积极的健康的文艺作品来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除了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还有许许多多坚守岗位的人以及志愿者们,用他们无言的付出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转,这些发生在抗疫一线和我们身边的感人肺腑的大小事迹,共同谱写着一曲大爱的赞歌。因此,曲艺创作的视角和力度,实则可以更加开阔与深入。

  大处着眼,小处着墨,是艺术创作的制胜法则。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一些抗疫期间涌现出来的曲艺作品,例如京韵大鼓《妈妈的嘱咐》 (作者:杨妤婕) 、苏州弹词《秀发》 (作词:吴新伯、唱腔:陆锦花) 、快板《蝙蝠的自白》 (作者:崔琦)等,将笔触对准了非常状态下的普通人,以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唤起大众对当下生活的认知与思考,消弭紧张焦虑的社会情绪,凝聚抗疫防疫的精神力量。

  可以想见,待春暖花开,疫情解除,发生在庚子年初春的这段难忘的经历,一定会成为所有曲艺人今后创作演出的重要题材内容之一。曲为时代,艺为人民,衷心希望能有更多有创意、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曲艺作品问世,也希望我们的曲艺作品中更多一些生命关怀和思辨力量。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研究员)

全民抗疫中网络文艺的担当与成长

刘 妍

  进入2020年,“20年代”大幕开启仅一个多月,一场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生活、工作秩序和文化文艺的传播规律。疫情发生以来的一个月,网络文艺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迅速发展,网络文艺的创作主体、受众和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边缘非主流向中心大幅跃升。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依托方寸手机屏幕之间的巨大力量,网络文艺也呈现出诸多新的趋势。

  17年前,“非典”肆虐,即时聊天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BBS逐渐主流化,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走入寻常百姓的视野,新网民剧增。12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信息公开、社会动员等方面,网络媒体进一步显示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2020农历新年,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机,防控隔离措施的需要,也前所未有地促推着网络文艺发展。随着互联网普及率和手机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文艺全面“下沉”已成趋势,而此次抗疫更成为这一趋势的巨大推力。

  网络视频:“电影网播”模式开启。受疫情的影响, 1月23日,包括《姜子牙》 《囧妈》在内的春节档7部电影宣布全军撤档。仅一天后, 《囧妈》突然官宣,年初一在今日头条首播, 6 . 3亿元的保底价开启了全新的“电影网播”模式。这让网络视频家族除了独播剧、自制剧外,也有大制作大成本的电影加入其中。禁足、居家隔离的“无聊时光”中,网络视频不仅是最长情的陪伴,还在信息发布、信息甄别、知识科普等方面发挥作用。各类调侃试图违反居家隔离的短视频,客观上起到了抗疫的正面宣传效果,常常让人一笑而过后起到教育警示作用。短视频当下的制作水准和内容方面仍有待提高,期待更多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加盟。高质量的长视频崛起势头明显,传统电视台最后一块“自留地”被进一步“侵蚀” ,内容付费模式被广泛接受, 《锦衣之下》 《萌医甜妻》 《热血同行》等一批“网播剧”以及《新世界》等采取“台网联播”方式的电视剧,都赢得众多观众的青睐。弹幕方式的兴起也受到崇尚“二次元”文化青少年的追捧和喜爱。一周后,电影《肥龙过江》亦选择了“电影网播”模式。相信疫情结束后,“电影网播”模式将进一步扩张。毋庸置疑,在5 G的超前部署下,短视频与长视频将成为网络应用的重要依托,以及学习、娱乐、医疗、协同办公等的首选项。

  网络动漫: “漫”笔绘心、众智抗疫。诗歌、音乐、文学等文艺类型选择网络发表已是大众熟悉的传播方式,而因疫情防控的特殊需要,动漫、美术、书法、剪纸、花灯等文艺创作形式,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媒体。就漫画而言,疫情发生后,已涌现了一大批漫画作品。如黄永玉的新作《中国人活得有气势》 ,黎青的《人民战争力无穷》等作品,在微信朋友圈内开始疯传。而深受粤人喜爱的“小林漫画”的《百毒不侵罩福万家》 、笑脸兔的《 “毒”从口入》等作品,转发率不但高,有的甚至已成为年轻人的微信头像。95岁高龄李滨声先生的漫画《一战成功》现身北京日报的客户端。“小林漫画”从疫情始就不断在个人公众号上更新作品,阅读量超百万,随后画作出现在广东驰援武汉医疗队的病房走廊墙壁上。以国际漫画奖优秀作品奖得主八望的《众志成城》为例:白衣天使领军的各路军团,多地多城严阵以待、严防死守,誓死抗疫的恢宏气场,给众人精神振奋。再如广东潮州李莹的漫画海报《致敬白衣天使》 ,章卓雄的《前行不屈》 ,章碧武的《守望相助武汉加油》 ,陈曼佳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等,都有亮眼的表现。

  纵观网络动漫作品,展现的创作特征与过往先投放作品再获取粉丝的方式大为迥异,在审美特征、文本特征和受众特征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扎根现实主义线性叙事的文本特征。在产业先行、娱乐时尚等大众文化观念烘托下,网络动漫作品显露了鲜明的类型化特征,其视听风格、叙事意趣、时空设计等方面呈现模式化趋向。如作者“就是那个L”的《抗疫必胜》 、“阿文”的《共抗疫情》 、“卜卜豪”的《武汉加油》 、“rany”的《齐心协力防控疫情》 、“葱花”的《千万人的心与武汉同在》 、“卡卡”的《支援武汉战役》等作品,在题材上深入理解扎根现实,以当下社会民众情感、防疫举措、科学抗疫等热点为中心,紧扣“齐心抗疫”这一主线,鼓劲加油接地气,以作品的影响力激励人,聚集粉丝效应。在叙事上,作品具有线性叙事特征,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又如作者“假牙”的《防疫由我做起》 、嘉骥的《科学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教育大家如何科学洗手、科学规范戴口罩。作者叶正华的《众志成城钟义如山》 、林昕炽的《待到樱花烂漫时》 、王会慧的《武汉别怕》等,老少皆宜、形式活泼有趣,避免走入机械说教的某种传统公共卫生教育误区。网友在作品中长知识、学科学,欣赏者可以根据个人不同观感,享受愉悦和互动所带来的即时新鲜感和沉浸感。

  网络文学:宅家隔离挖“富矿” 。去年热播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 《庆余年》刷新了许多人对网络剧和网络文学的认识。比如在外企工作的“LUCIE”每天除了“冒着生命危险”到超市补充些生活必需品和食物外,彻底地把最近两年比较火的网络文学“恶补”了一遍。看完《庆余年》网文,觉得意犹未尽。这让她对作者“猫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把“猫腻”所有的作品都看了一遍。因为疫情,网络文学中的科幻、历史题材、大医系列,涉及描写疫情内容的网文,被许多网友翻出来重新阅读,如“猫腻”的《间客》 ,“倾世大医”三部曲《凉茶谣》 《百草媚》 《香艾吟》等。漫长的抗疫日与夜,有了网络小说的陪伴,多了几分安慰。业内人士透露,现在读者们是在增加网络文学早些年“存货”的附加值。随着抗疫的进展,围绕抗疫主题的网文创作势必成为网络作家的聚焦点。

  在这场举全国之力、全民抗疫的社会行动中,网络文艺呈现出自己的担当与成长,爱国主义热情在此涌动与升温,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众志成城投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网络作协理事)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