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音乐>资讯

演出场次倍增 出国人才回流 中国音乐剧的美好时代

时间:2013年02月25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琤
0

 

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沈小岑(中)饰演谭雅。 

  2月5日,由亚洲联创制作的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在湖北武汉结束了2012年全国演出季的最后一场,该剧两个演出季的全部票房收入达到1.3亿元,演出场次已达261场。另一部2012年全新创排的中文版音乐剧《猫》,也在2013年2月3日完成了首轮161场全国巡演,并赢得了7200万元的票房成绩。1月底,由万达演艺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型原创魔幻音乐剧《海棠·秀》,已完成巡演版团队的招标,在三亚海棠湾驻演1年半之后,将于4月展开全国40多个城市近50场演出。

  与飘红的票房相比,观众的反应和评价预示了中国音乐剧的广阔前景。在亚洲联创总经理田元看来,音乐剧走向市场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演员。她认为,演员是音乐剧行业存在的根本,而这些“‘黄金第一代’的职业音乐剧演员”,真正赶上了好时候。

  作为产业链条的重要角色,音乐剧人才链条的供给是否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从专业院校的课堂向国际化音乐剧大舞台的输出,还有哪些有待跨越的鸿沟,中国音乐剧是否真正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

  舞台吸引音乐剧人才回流

  与音乐剧可观的票房相提并论的是,中国音乐剧市场正在悄然崛起。2012年几十部音乐剧的连续上演,其中包括英文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小剧场独幕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三宝最新的音乐剧作品《钢的琴》等,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在全年上演的音乐剧场次已逾千场。

  2011年,中文版《妈妈咪呀!》制作之初,在选角工作上耗时长达一年。同样的严苛、同样的标准、同样的外方制作团队依角色匹配度拍板,2012年,中文版《猫》的34个角色选定工作却仅仅用了3个月。鲜明的对比让田元备感欣慰:“光从角色落实的时间上就能看出,中文版音乐剧运营模式已经得到了验证,演员们走上了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

  中文版《猫》在演员招聘中,吸引了来自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全球上千人报名。最终该剧吸引了大量在海外发展的音乐剧人才回流,很多曾经在日本四季剧团发展多年的中国演员前来应聘角色,男“小偷猫”蒙哥杰利的扮演者李响就是其中一位。《猫》剧导演乔安说:“在选演员时,我们就发现中国音乐剧人才济济,让我们既惊讶又欣喜。”

  同样来自日本四季剧团的艾于涵,2002年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专业毕业后,在日本四季剧团待了3年,其间排练过《猫》。面试后的1个多月,一同考试的十几人只留下了5人,她拿到了一份为期20个月、横跨两个演出季的合约,以及梦寐以求“性感猫”角色。

  中文版《妈妈咪呀!》中饰演“罗茜”的邱玲和饰演“山姆”的余涛都表示:“从来没有一部戏可以演这么多场。”的确,仅2012年第二季巡演,《妈妈咪呀!》中文版就演出近百场,这对于演员不仅是挑战,更多的是展现平台和不断汲取知识的过程。而演出机会的不断增加、国外专业团队的精心雕琢、对于音乐剧梦想的追求有更多机会实现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专业院校对于音乐剧人才培养的力度。

  市场为人才培养提供土壤

  在中国音乐剧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从1995年中央音乐学院开设首个音乐剧表导演专业以来,目前,除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众多艺术院系也都将培养音乐剧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从中专、大专、本科层面的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到研究生教育,再到“工作坊”式的短期培训,音乐剧专业已然炙手可热。

  而前些年音乐剧市场处在低谷时,音乐剧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还要面对无剧可演的现实,不得不转战其他行业。中国音乐剧专业毕业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却让很多国外音乐剧团收获不小,比如,日本四季剧团里就有不少中国演员,也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就奔赴百老汇等地,实现自己的音乐剧梦。

  伴随着这两年由中文版音乐剧、原创音乐剧等各种形式音乐剧的数量增多,演出场所的固定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为音乐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完美的展现平台。从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这个行业的前景越来越光明,中国各地的剧团都开始招聘专门的音乐剧演员,外来剧目的引进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演出机会;音乐学院也根据剧团剧组的反馈,不断调整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对比国内演员和从国外音乐剧舞台回流的演员,亚洲联创副总监李真表示:“从国外回来的演员,他们经历过系统化的训练,对于长时间的高强度演出比较适应,他们能把一个角色作为‘职业’来演绎。相比之下,国内演员的基本功扎实,但是舞台表演和艺术感稍显不足,对于一部戏要求演出成千上百场,一演就是好几年甚至10年,国内的演员没有这样的观念和心理准备。”

  与国际水准仍有差距

  虽然音乐剧剧目逐年增多,但音乐剧的产业发展尚未完全真正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从创作角度看,在讲述故事、舞台表现力、本土音乐语汇的发掘和技术水平上,本土音乐剧都有待提高,市场化运作方面也不够成熟。

  除了台前的演员,幕后人才也存在紧缺情况,比如舞台监督这一岗位,就要求既懂表演、导演等戏剧基础,又有识谱读谱的音乐功底,还有团队管理经验等综合能力。此外,在财务、法律、营销、技术等方面的配套人才仍处于紧缺的状态。

  有业内专家表示,国内各大艺术院校这些年培养了上千名音乐剧专业毕业生,但真正从事音乐剧的人数微乎其微。音乐剧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纯是剧本、音乐和演员的问题,按照传统事业体制院团的做法和项目制的思路来运营音乐剧,是很难持续下去的,也吸引不了人才的长期停留。

  经过国外经验的多年论证,一部音乐剧从创排到舞台呈现,至少需要3年至5年,期间会经过工作坊酝酿、剧本修改、观众调研、演员筛选、预演的观众反馈等众多复杂环节,即便如此,百老汇创作的100部戏,也才仅仅有20部戏能够成功,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慢慢地在与国际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国的音乐剧演员、管理运营人员、技术人员正好在实践中成长和完善起来。文化体制改革创造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国境的资本合作与资源配置重组的可能性,让我们可以放眼全国、放眼全球去选择和聘用创作、表演和管理人才。”万达演艺文化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对于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前景,李真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她说:“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虽然音乐剧是舶来品,却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平台,而且是一个能够让大众一起来消费的娱乐方式,不像高雅艺术那么高端和小众。在2012年的巡演过程中,就可以看到各地的观众热情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待,希望能够看到高品质的演出项目是观众最基本的需求。”

  “中国音乐剧要形成产业,必须开发出更广大的演出市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是中国音乐剧发展不能绕过的必经之路。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国际化,我们首先要学会把欧美先进经验、先进模式化为己有。”对于音乐剧人才的发展,李真表示:“只要我们能搭建出平台,能够给他们有规划的职业路径,音乐剧拥有一条稳定的产业链,伴随着培训机制的完善,未来的5年到10年,还会有更多的音乐剧为演员开辟出演出和发展的新空间。”

(编辑:单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