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音乐>音乐人

又听俞丽拿

时间:2020年09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杜京
0

   作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璀璨经典——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成功首演者,俞丽拿一直都在思考,《梁祝》诞生60周年之际,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台令人耳目一新、讴歌中国人唯美爱情的音乐剧场——《真爱·梁祝》。如今,她多年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俞丽拿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流淌,人生在世,总有一种被追逐的感觉。仔细想想,时间匆匆,但匆匆间我们留下了什么?有人常说,要学会珍惜。珍惜又是什么?在我看来,珍惜就是伴随着我们穿梭在时间的隧道,奔向那片宽阔蔚蓝大海,寻找点点滴滴的细节碎片;珍惜就是在记忆的沙滩上,拾起眼前那一粒粒熠熠生辉的小小贝壳……珍惜唤起心中的激情,面向美好的未来。

  在悠悠岁月里,友谊编织了令人难忘的绚丽花环,纯真的心为那平静的湖水增添了波光闪闪的涟漪。

  己亥岁末,一个多月前我和俞丽拿联系时,得知她岁末要到北京来演出,我非常高兴。提前买好了演出票,期待着见面的日子。就在盼望着和俞丽拿见面的日子里,此刻的记忆,将我带回到32年前那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第一眼见到俞丽拿,就觉得她气质优雅、和蔼可亲。高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一头黑色波浪卷发,雍容大方。那时我刚刚到报社文艺部当记者一年多的时间,报社把采访文化界重量级艺术家的任务交给了我。

1959年18岁的俞丽拿首演《梁祝》一举成名 

  早已久闻俞丽拿大名鼎鼎,当然这与我从小就喜欢聆听《梁祝》分不开。在我童年的时代,留声机是高贵的“奢侈品” ,幸好家里有一台,当军医的母亲常常让我听黑胶唱片,母亲成为我最初的音乐老师。我知道18岁的俞丽拿首演《梁祝》一举成名,她可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啊,能采访她,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采访开始,我面前的俞丽拿没什么架子,她和蔼可亲热情招呼我坐下,递上一杯热茶,一口上海普通话温柔细语,让我如沐春风。

  记得那次采访,俞丽拿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和蔼可亲的笑容、高贵优雅的气质。之后,我采访她的专访文章在报纸和杂志上都刊发了,我给她寄去了两份报纸和杂志。没想到很快她就给我回信了,当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时,一眼就看到我已发表的文章被剪了下来,夹在信笺纸里,有两处用红笔画着圈圈和红线,看上去像是一位老练的副刊编辑精心编过的一篇稿子。我的眼睛一刻也没离开信笺纸,当我认认真真读完她的来信,才知道原来文章中有几处小小的毛病,有两个字她作了调整,我顿时明白她是在为我“改错” 。我真没想到一位大名鼎鼎的艺术家,竟会如此认真地对待我这个小记者写的一篇文章。顿时心头一热,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当时我就在想,俞丽拿肯定是一位认真执着的艺术家,她认真搞艺术,也认真待朋友,令我非常感动。我很快给她回了一封信,向她真诚地致谢。

  没过多久,在雪片似的读者来信中,发现有我的一封来自上海的信,当我一眼看到俞丽拿那漂亮清秀的字迹时,心里很激动,急忙打开信读起来:“杜京你好!与你相识很高兴,没想到你这么理解我的事业,深表感谢。我喜欢你的文章,文笔流畅,也喜欢你的性格,真诚善良。这辈子我就缺个妹妹,今后你就做我的妹妹吧。我们姐妹俩好好相处,真诚相待……”当时我高兴极了,即刻回信称呼改为“丽拿姐您好! ”自此姐妹相称。

 

1960年女子弦乐四重奏,左二为俞丽拿 

  从那以后,我会常常收到一位远在黄浦江畔的姐姐的来信,字里行间总是充满关心和鼓励。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只要出差到上海,繁华的南京西路上俞丽拿家那套老式木地板的住宅,也就成了我的家。俞丽拿家宽敞整洁,装饰典雅,她为我安排了专门的房间,还特意为我买了张漂亮的单人床。她亲切地说:“回到家就是要舒服嘛,休息好了才能工作好。 ”当时俞丽拿的儿子李坚正在国外,她的丈夫李国良,我叫大哥,是长笛演奏家,他平时工作也很忙,常常到外地演出。住在丽拿姐家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没有拘束,非常舒适。白天我们“各奔前程” ,忙自己的工作,丽拿姐一早起来就忙着去上海音乐学院为学生讲课、练琴;大哥去乐团排练;我就出去采访。许多时候他们还为我提供了采访的线索,果真我在上海采访期间,还抓到了好几条文化艺术方面的独家新闻呢。

  白天在大上海忙碌奔波,晚上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才觉得这个家是如此的温馨。我们三人分工合作,大哥负责买菜,丽拿姐做饭,我帮忙干杂活儿。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饭菜就上桌了。微波炉里刚出来的新鲜蔬菜清清爽爽,大哥烤的鸡翅香气扑鼻,丽拿姐亲手做的一道拿手好菜—— “烫鱼” ,味道独特,非常鲜嫩,好吃极了。她边做还边教我烹饪方法,“别忘了水烧开后把鱼放下去,只能烫8分钟,时间长了味道就不一样了” 。我看她盯着表看时间,鱼蒸到8分钟时就起锅。她那份认真如同站在舞台上拉琴一样。

  一天下午我采访结束后回到家,打开门后家里没人,只有懂礼貌的波斯猫豆豆、小狗比格对我热情地“打招呼” 。我看到桌上放了一张便条,是丽拿姐留给我的:“我们都去演出了,为你准备的饭菜在锅里,用微波炉一热即可用。晚上演出回来,我们大家再一起认真吃饭。 ”当时我很感动,一张小小的便条,写满了俞丽拿待人的真诚与热情。

  《梁祝》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中国音乐经典之作,坦诚地说,我是一个《梁祝》迷,无论在国家大剧院,还是在北京音乐厅,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聆听俞丽拿演奏的这首音乐作品,我与俞丽拿也因《梁祝》而结下深厚的姐妹情缘。这仿佛就像时光的浪花冲刷着心灵的碎石,对于过去的记忆,总是将最温润的那一块珍藏于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冲刷得越发细腻,耐人寻味。一直以来俞丽拿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认真执着的忘我精神,深深鼓励感染着我。我的眼前时常会浮现出她和蔼温馨的微笑,那些难忘的往事、热情的鼓励、真诚的祝福,都成为我前行途中的动力。我们姐妹30多年的交往,是一生珍惜的情缘。

 

2018年俞丽拿和学生们在一起 

  穿越时空,光阴似箭。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60周年。岁末寒冬,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俞丽拿带着她心爱的小提琴和她一生真爱的《梁祝》来到北京, 79岁的俞丽拿在“封琴” 10年之后,为《真爱·梁祝》重返舞台。

  60载,一个甲子的时光匆匆流淌。如今耄耋之年的俞丽拿,模范园丁,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10年不涉舞台演出,聆听俞丽拿现场演奏《梁祝》成了广大观众的期待和愿望。当晚演出结束,我们在后台贵宾室见面,只见热心观众代表及她的粉丝们将她团团围住,又是拍照合影,又是签名留念,谈笑风生,暖意融融。俞丽拿说,经常有人问我你这辈子是不是只拉那一首曲子,当然不是!但我又很高兴听见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把我和《梁祝》连在一起,因为这首曲子大家喜欢上了小提琴,喜欢上了中国的交响乐,这是我一生的荣幸。对我来说,如果一件事、一个人能让你历经千难万险,仍心怀喜悦,这就是真爱,倾尽全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念一生,真爱《梁祝》 。

  作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璀璨经典——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成功首演者,俞丽拿一直都在思考, 《梁祝》诞生60周年之际,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台令人耳目一新、讴歌中国人唯美爱情的音乐剧场—— 《真爱·梁祝》 。如今,她多年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霓虹灯光闪烁,舞台绚丽多彩,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剧场座无虚席, 《真爱·梁祝》在热心观众的期待中拉开大幕。俞丽拿身着蓝色长裙,风采依然从容淡定,优雅如诗大气高贵,如明珠般璀璨,熠熠生辉。在《化蝶》片段中,她的演奏情感细腻,如诉如泣。琴声中蕴藏着悲欢离合的命运、喜怒哀乐的人生。真诚用心聆听,流淌绵绵情意,令人如醉如痴。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