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戏剧>资讯

戏曲现代戏三题

时间:2013年07月01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周汉萍
0

  戏曲现代戏创作是戏曲创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戏曲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形成了“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的原则。近年来,戏曲现代戏创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了川剧《金子》、眉户戏《迟开的玫瑰》、豫剧《村官李天成》等一批优秀作品和一批基本掌握了现代戏创作规律的编剧、导演、作曲、表演等方面人才。但是,现代戏创作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戏曲现代戏不是肤浅的代名词

  观众常常觉得现代戏不好看。我觉得,这里的原因在于剧目立意问题。如果作品停留在表象上,就事论事,仅仅平面化地记述一件先进事迹,匆匆忙忙讲故事、赶情节,无暇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由于演出时间限制,不能够完整、全面地反映事件的全貌,干巴巴地充满说教,很可能还不如新闻媒体的报道感人。这样的戏剧怎么能好看?

  戏曲现代戏创作要有比较高的立意。要吸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站在时代前沿,认识和感悟生活,艺术地反映生活,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属于这个时代独有的思想。前一段时间观看了越剧《马寅初》。剧作记述了马寅初上世纪50年代提出控制人口,被作为反动学说而遭受批判,“文革”中为避免迫害又将积数年心血调查研究著述的书稿付之一炬。剧作深情歌颂了马寅初作为爱国知识分子秉笔直书、为民请命、堪称民族脊梁的高尚品格,热情赞扬了拨乱反正、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的幸福生活。演出过程中,热情的首都观众多次鼓掌欢呼。笔者有一点小小的遗憾:要是能多一点反思精神,把马老及周围人的痛苦、辛酸、无奈,把反右和“文革”带给中国人民的伤害写得更准确一点就好了。深与浅,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思想的深度决定作品的高度。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当前,一些历史档案材料陆续进入了解密期。一些模糊不清、语焉不详的历史逐渐“揭秘”和还原,电视、网络等很多媒体开设了此类栏目。这为艺术家创作近代、当代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提供了最新依据。艺术家需要的只是“走进去、出得来”。“走进去”是指了解和把握最新的史料和观念,“出得来”是指经过深入思考,为我所用,充实和提高剧作的立意和高度。剧作家孟冰近年来创作的几部以中共党史为题材的作品,受到了业内的好评。《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谁主沉浮》、《寻找李大钊》3部作品,将历史与现实相互关照,纵横捭阖、自由驰骋,将历史与艺术融为一体,令人动容。前两部作品双双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

  戏曲现代戏不仅仅是劳模戏

  从现代戏的创作题材看,农村题材戏较多,城市生活的作品较少,塑造农民形象较多,城市工人、知识分子、干部的戏较少。农村基层干部“村官”的戏较多,普通农民的舞台形象较少。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人口涌入城市,生活在农村与城市的边缘。他们既不是城市人,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有土地却不耕作,他们在城市打工却不是城里人。我们的艺术创作很少触及此类题材。再如,当前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诸如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反腐倡廉问题、不断攀升的房价和离婚率问题、青年人的求学与就业问题等等,都在现代戏中表现较少。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主管部门和主创人员有很多顾忌,要么不敢触及,即便写了也是浅尝辄止。这一点,舞台艺术的艺术家们应多向电视剧行业学习。例如,反映当前恋爱、婚姻问题的电视剧《新结婚时代》、《中国式离婚》、《蜗居》就因为写出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内心的希望、痛苦、挣扎而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不少地方的剧团都重视表现本地的真人真事题材,编演了“英模戏”“名人戏”。还有的资金实力雄厚的行业还聘用院团排演了该行业、该系统的“行业戏”。这类作品,好处在于弥补了院团创作经费之不足,锻炼了演职员的创作能力,提高了演出收入。尤其是有的作品还被列入重点剧目名单,来自各方面的关注、支持陡然增加。

  但不利之处也显而易见。某些“行业戏”仓促排演,局限于真人真事,艺术家不敢进行艺术创造和典型化处理,类似于报告剧,宣传味道浓,缺乏艺术感染力。如若长期排演,将会降低演职员的艺术水准,误导辛辛苦苦培养起来、非常珍贵的观众群体。由此看来,排演“行业戏”要适当。

  地方名人不是不可以写,而是要认真研讨、论证,哪些可以写,哪些不可以写?我觉得可以写的应该有以下3个原则:第一,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名人本人的经历丰富、曲折,具有编制戏剧冲突的可能性。如若没有,是否允许虚构?其后人能接受的程度是什么?第二,应有普遍的价值。应弄清楚这一名人有哪些价值?这些价值在今天是依然闪光还是出现了争议?在全国有影响吗?有多大影响?甚至要考虑,这一价值点放在国际上看,将会有怎样的评价?这部作品将来有没有可能走向海外?第三,没有负面效应,或可以规避负面效应。排演这一名人有无负面影响?如果有,如何通过艺术化处理来避免?我想,如果这3个小原则都通过了,“名人戏”但排无妨。

  戏曲现代戏不是“千人一面”

  我国的戏曲剧种丰富多彩,多达280多种。他们有一定的源流渊源和相同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又具有不同点,区别于其他剧种而独立存在。当前,舞台科技越来越发达,文化艺术间的交流、交融越来越密切,汉语方言弱化,客观上造成了戏曲剧种的趋同和减少。同时,戏曲创作队伍出现了萎缩现象。编剧、导演人才匮乏。声腔是剧种的DNA,是一个剧种区别于其他剧种的重要标志。作曲人才的紧缺更甚于编、导专业。造成了少数名家穿行于大江南北不同的剧种剧目之间,一些剧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雷同。专家们疾呼:戏曲出现了同质化现象。我很欣赏豫剧《常香玉》的空灵、诗意;壮剧《天上恋曲》的载歌载舞;陇剧《苦乐村官》的轻松、幽默。由衷地希望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多。

  艺术无疑是最需要创意的职业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文化艺术相互交融、碰撞、不断创新的环境下,戏曲现代戏如何既适应形势的发展又能保持个性?我认为,首先必须尊重传统、看重传统,突出剧种特性。“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川剧的变脸、陇剧中的类似皮影的动作,都令人耳目一新。艺术家要增加对地方戏曲的自信心,不能自轻自贱,抛弃自己的长处,恰当地运用这些绝活、特技描绘出那一方百姓的情感和文化特征。二是回归艺术本体,适度运用舞台科技。比拼舞台科技,我们再努力,再舍得投资,也很难赶上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拉斯维加斯的“秀”。老祖宗创立的中国戏曲假定性特征给我们留下了金饭碗。尽可能扩大表演的空间吧,别再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三是大胆起用新人。避免过分倚重数量、精力有限的名编剧、名导演、名作曲。我们可以设想,没有陈彦,能有陕西戏曲研究院《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三部曲吗?没有陆伦章,能有苏州滑稽戏剧团《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顾家姆妈》吗?一个院团艺术风格的形成,是编剧、导演、作曲、表演等人才长期磨合的结果,而这些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冒出来的,是长期在艺术院团摸、爬、滚、打,学习、积累、历练出来的。艺术院团到了培养自己剧种、剧团人才的时候了。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