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文学>书评

《建筑十书》的意义

时间:2012年11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邵 宏
0

《建筑十书》
维特鲁威【古罗马】 著
 I.D.罗兰【美】 英译
 T.N.豪【美】 评注/插图
 陈 平 中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兄陈平教授寄来他的新译作《建筑十书》,读后甚感陈教授为美术史学界做了一件惠及学子的大好事。

  维特鲁威是活跃于公元前46至30年的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他于约公元前27年,参照著名希腊建筑师赫莫琴尼等人的著作,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作发表了有关建筑实践方面的手册《建筑十书》。作为罗马建筑师的参考书,该著是从古代保存下来的唯一一部有关建筑、绘画和雕塑的专著。《建筑十书》全书分为10卷,内容有:城市规划与建筑概论,建筑材料,神庙构造与希腊柱式的应用,公共建筑(剧场、浴室),私家建筑,地坪与饰面,水力学,计时、测量与天文,以及土木与军用机械等。维特鲁威的这部著作在中世纪以手稿的形式传播,到了1486年才首次以印刷版的形式在罗马出现。从那时起,该著经过多次编辑和翻译,且几个世纪来一直被看作是有关古典建筑的权威观点。由于该著记录有许多关于希腊和罗马的建筑、绘画和雕塑的传闻趣事,它至今仍是古代艺术史的主要文献来源。

  从艺术文献的角度来阅读《建筑十书》,我们可看到后代的艺术史学科所争论的一些问题的源头。例如,维特鲁威在该著中已注意到当时日益增长的对色彩的偏爱,并将其视为导致绘画衰落的原因。又如,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的艺术史家乔治·库布勒从《建筑十书》的第三、四书里那里发现了英文style一词的词源学素材。一般的辞书认为,style来自拉丁语的stilus,指的是罗马人用于蜡版刻写的工具,由此stilus涉及到书写并被转喻指作家的写作手法。库布勒指出:style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来源,那就是希腊语的stylos;它的派生形式涉及圆柱形式,意指古希腊、罗马世界中的三种建筑柱式,即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和科林斯式之间的比例差和表现门类。是维特鲁威牢固地建立了希腊词stylos的派生术语大家族的空间性一面,它与空间艺术有着词源上的直接联系。因此库布勒认为,stylos的希腊词源家族始终属于空间组织艺术,而派生自stilus的拉丁词源家族,却一贯维系着时间形式艺术。

  此外,文学理论研究者在追溯“得体”原则时,一般认为罗马的贺拉斯是全面阐发这一理论的第一人;其实,同时代的维特鲁威之于这一原则在艺术理论中的确立,同样具有经典意义。他在《建筑十书》的第七书里,把“得体”称作ratio decoris;合适的英译为rational theory of appropriateness(理性的得体理论)。维特鲁威将décor视作评价建筑形式与其环境、功能以及建筑物局部与整体形式协调与否的原则。罗马的西塞罗在《演说家》里追溯décor的来源时说,décor是希腊文里prepon的拉丁译法,它被亚里士多德用来指好的修饰风格中基本的要素。西塞罗用“得体”批评语言中的过度修饰,维特鲁威则是用“得体”检讨艺术中的过度装饰;如果注意一下decorum(得体)与decoration(装饰)有着相同的词根这一词源学上的事实,我们会极自然地想到它在造型艺术批评中的意义。

  由此看来,维特鲁威的观点基本上是希腊化(Hellenistic)的,他的理想是在神庙和公共建筑的设计中保存古典的传统。稍后的老普林尼所著的《博物志》一书中关于罗马建筑方面的内容,大部分采自维特鲁威的著作。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所著的《建筑十书》和帕拉第奥的《建筑四书》,从写作模式到专业术语的确定都显然是维特鲁威的延续。及至其后的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时期,维特鲁威的著作一直是古典建筑的经典。

  《建筑十书》在中文世界里,我们曾一直使用高履泰先生根据日本学者森田庆一的日文版本、并参照Frank Granger的英文版本译出的中文版《建筑十书》;现在,我们又有了陈平先生的这部《建筑十书》中译本。其实,《建筑十书》的英译历史便向我们表明: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学术界一直有着一种对经典著作持续研究和不断重译的学术传统;而今天我们在陈平教授的汉译本中又见到了这一传统的复归。

(编辑:路涛)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