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舞蹈>舞蹈话题

小一姐姐:用手势舞和世界对话

时间:2023年11月23日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熊维西
0

  人物简介

  秦一,网名小一姐姐,浙江工业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任课教师,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创作者,在全国首创国学、古诗手势舞。

  ■ 口述:秦一 手势舞短视频创作者

  ■ 记录:熊维西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首创国学、古诗手势舞让小一姐姐秦一在全网收获了超过2500万粉丝,她的创作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同时,身为高校教师的她积极探索视频思政课和高校美育教学的创新表达。刚刚结束了2023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的“西湖对话”活动的小一姐姐接受了中国妇女报的专访,分享了手势舞的创作体会——

  手势舞的创作,是用独特的语言宣传中国元素

  我创作的第一首国学古诗手势舞《游子吟》其实是为了引导我女儿小团子学习古诗。没想到,当我把一系列作品发到网上以后,引来了如此多的赞扬和关注,其中一首《千字文》让我收获了30余万次的网友点赞。从此,我打开了一扇门,开始了手势舞的创作之路,借由一种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开始了宣传中国元素、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创作之路。

  我创作的短视频,虽然最终呈现出的只有几十秒、几分钟时长,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打磨。从选题策划、内容创作和运营到粉丝的增长、维护,都要跟随平台的变化和趋势潮流及时作出调整。面对压力,我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拓展自己能力的边界。

  在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新媒体的传播,积极在网络中发声,女性与生俱来的韧性,能让我们更好地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切换身份。感性且细腻的特质,让我以女性视角挖掘到更多美好的故事,找到更多新机会。我的每一次创作,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希望用自己的故事,鼓励更多女性通过新媒体参与正能量内容的传播,积极在网络中发声,追寻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正如我所期望的,很多女性朋友都给予了我正向反馈。在线上,一直关注亲子教育实践的我,是不少宝妈的闺蜜。她们给我留言说,成为母亲后,生活的天平慢慢向家庭倾斜,和外界的沟通越来越少,在直播间和其他宝妈们交流,仿佛结交了一群“云闺蜜”。我也开始把这小小的直播屏幕当作与万千宝妈沟通的窗口。我的直播间轻松温馨,更像是宝妈们相互提供情绪价值、交流育儿心得的聊天室。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持续吸收新知,是保证不断优质内容输出的前提。育儿文章、育儿书籍、亲子好物……怀抱着一颗真诚的心,我愿意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生活的点滴。同时鼓励她们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展示自己。

  今年暑假,在新疆库车老城参加活动时,一个维吾尔族小朋友天真地对我说:“我见过你,老师在学校给我们看你的视频。”在龟兹小巷新疆传统庭院的葡萄架下,和维吾尔族朋友进行了即兴互动创作,以歌会友,我深深体会到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给文艺创作带来的新灵感、新思路。不同的语言,听见了相同的欢笑;各色的瞳孔,看见了相同的笑容;迥异的舞步,婀娜着相同的喜悦。我很开心,我的国学古诗作品为少数民族孩子们感受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扇窗。

  “新中式”育儿鼓励孩子快乐学古诗

  作为“新中式带娃”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我鼓励孩子在唱跳中快乐学古诗,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湖光山色间体味爱与美,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的种子根植在心中。

  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带着女儿走近大自然或诗歌创作地,让她沉浸式学习并体验诗歌创作的乐趣。这样的经历让她变得更加自信,视野也更加开阔。

  今年中秋节,我带着女儿小团子在南昌“西江第一楼”——滕王阁寻访古代文人的足迹,在武汉黄鹤楼前演绎诗词手势舞和诗词脱口秀,在岳阳楼展示“衣冠上国”和“礼仪之邦”的大国风采。我希望小团子不仅能够沉浸在传统文化中,还能通过追寻文化的足迹来寻找历史的源头,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归属感。我相信,这是千万个家庭的共同心声。

  同时我也利用亲子陪伴的温馨时刻,在家中创作古诗词和国学系列创意视频、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播,一举多得。

  创作新媒体作品需要不断迭代和升级,才能获得个人IP的可持续成长。育儿也是如此,就像打怪升级一样,过完一关还有下一关。我和许多母亲一样,经历了孩子从零到三岁的喂养焦虑、三到六岁的启蒙焦虑,以及上小学后的学业焦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感到迷茫和困惑。通过阅读相关的育儿书籍和文章,我学到了心理学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教、家风和育儿智慧;通过汲取能量和寻找方法,我解除了育儿中的困惑,把握了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教育背后的规律。我认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宣泄情绪要有意义得多。我希望我的创作能激发出更多家庭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将其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传递到家庭教育中。

  为学生的新媒体创作探路

  除了“宝妈”的身份,我还是一名大学教师。我的工作不仅要产出优秀的作品,还要教导学生进行新媒体创作。

  为了多样化地表达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我在视频美学、视频思政课以及美育进校园等领域下了不少功夫,并与学生们共同创作了许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老师,我探索“视频+美学+思政”的模式,以全新方式探索传统语言文化传播,希望带出有家国情怀的网络文化学生队伍,同时为他们未来从事媒体工作开辟出新的可能性。我带领学生参与了浙江省重大社科课题《“跟着诗词游浙江”文化科普视频的美育创新》的创作,运用手势舞和短视频等传播载体,面向青少年提供全新的诗词学习体验,让他们感知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我认为,这是立足于教师岗位,从“指尖”到“心尖”,推动现代形态中华文明发展的有益实践。

  我通过开设《短视频创作》和《网络主播》等课程,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新媒体编创能力、创作思维、内容策划和实战能力。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短视频创作和网络直播,帮助学生们拓宽思路,思考如何将新媒体与公益、就业和个人成长等内容相结合。另一方面,通过课堂内外的交流和指导学生开设社交账号,引导他们在自身能力圈和兴趣点上开展有价值的内容输出,打造个人IP。我常常告诉学生们,“成长比成名更重要”,鼓励学生们在内容创作中保持学院派的格调和精气神,力求创新的同时保持严谨,坚守初心,因为正确的创作观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

  除了教学工作,我还积极引领学生参与公益事业。例如,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参与“彩虹计划”助学、“禁毒妈妈联盟”以及关爱乡村教师等公益活动。我还担任亚运会志愿者培训师,引导学生展现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良好素质和形象。

  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我与这些“新一代网络创作者”在传统文化和新媒体领域深耕、教学相长。

  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魅力

  为助力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我和女儿小团子一起编创了亚运主题英语手势舞《杭州欢迎你》。借用一首爆款歌曲,填入英文歌词进行二次创作。结合竞技、拼搏、圆梦等亚运会关键词,我尝试用故事化、场景化的传播方式让人们产生共鸣和共情。从受邀开始,我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策划这个作品。在编创中,我融入了钱塘江等杭州元素,同时考虑到词曲中的合辙押韵,力求打造出有趣且具有吸引力的作品。作为杭州市民,我希望通过手势舞这种简单有趣、朗朗上口的表现形式讲好杭州亚运会的故事,让世界了解杭州、了解中国。后来我非常欣喜地看到,《杭州欢迎你》不仅风靡网络,还在杭州的校园、街道和社区都有很高的传唱度。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创作者,我一直在探索通过主题化、趣味化、系统化的手势舞等短视频作品,传播中国元素,如国风音乐、特色建筑、祖国大好河山等。我希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变得更加时尚与潮流,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并喜欢中国故事。

  目前,我正在策划为即将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而编创的名为《诗礼中国·童心当歌》的爱国主题手势舞系列作品。我也在考虑制作以探访红色景区为主题的微纪录片,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我更长远的目标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吸引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中国,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我坚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手势舞在传播中将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

(编辑:王丽)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