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摄影>摄影评论

新传播环境下影像的多元性乃大趋势[影人]

时间:2011年12月03日 来源: 作者:
0
本帖最后由 追忆 于 2011-12-3 17:08 编辑
大趋势——新传播环境下影像的多元
                        ——与陈小波女士商榷
    2011年8月,新华社图片高级编辑陈小波女士为浙江省中青年摄影人才研修班的学员上了一堂课。陈小波通过对中国当代杰出摄影家经历和作品的解读,认为作为摄影家,必须清楚什么样的照片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呼吁摄影家对没有价值的照片“不要再拍了!”(详见《陈小波:这些照片不要再拍了!》以下简称“不文”)。
    笔者认为,作为一位从事20余年的新闻编辑,着重强调记录摄影的重要性本也无可厚非,但陈小波女士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担任过中国摄影最高奖项“国展”、“金像奖”以及多个国家级摄影奖项的评委,是多个摄影节和专业杂志的学术委员,荣获过2003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称号、2009年中国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因而她的一些言行和观点对整个摄影界来说,具有广泛的影响。加之“不文”通过“新传播环境”广为传播,其观点就值得公开商榷了。
    由于笔者没有去现场感受陈小波女士的演讲,“不文”记录她授课的内容不一定完全准确,因而在商榷中,如有误读之处,敬请陈小波女士指正。
一、关于要拍什么,不要拍什么
    什么样的照片能拍,什么样的照片不要再拍?陈小波女士这样解读:那些有历史痕迹的照片,那些除去新闻的元素还能留下的照片,那些解读某一段历史特殊的照片。摄影家应该多拍,并应将其作为终身的事业而奋斗;而“恶俗”的、影像泛滥的、没有价值的照片就“不要再拍了!”(参见“不文”)
众所周知,摄影是一门艺术,是摄影者以照相机和感光元件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影等来表现主题的形象艺术。拍摄者使用照相机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用摄影语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构思画面,运用摄影技巧,经过工艺制作,最后制成有艺术感染力的照片。广义的摄影艺术包括一切与摄影有关的艺术活动;狭义上特指可以作为单个的艺术品种存在的摄影照片。
    摄影的大分类,一般可分为记录摄影(大部分人称为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虽然,记录摄影也归类为摄影艺术的范畴,但它强调的是被摄客体的真实,强调历史的美感。而艺术摄影却强调的是艺术再造,强调观赏美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摄影的主流是记录摄影,其创作原则和目的是“真”,这种观念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摄影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的经济起飞,一大批摄影人通过创作实践,“善于借鉴、比照欧美观念艺术、观念摄影的表达方式,他们在当代艺术实践中把握的一些较成熟的表现方式和语境,被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横向移植为影像实验的内容,他们主题先行的创作模式、空前的创作量,尤其是他们灵活多变的形式、语言、手法,构成了极为多样化的摄影实验方向。”(顾振清:《中国新摄影的十年演进》,见浙江摄影网,首页∥摄影理论∥标题)在2002年第二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上,艺术摄影整体进军主流摄影圈,“大规模、多样化的创作存在,使得主流摄影不得不给出一席之地,承认其创作实践的合法性。”(参见同上)
    近年来,摄影器材得到革命性的突破,并且拥有一台高质量的相机不再是难事,因而参与摄影的人数越来越多。据陈小波女士估计“中国有两三亿的摄影爱好者,其中3000万发烧友。”(参见“不文”)每天,成千上万的影像通过报刊杂志、电视视频、互联网络、通讯手机广为传播。这些照片大部分为风光照、记录照、静物照和运动照,也有零星的人体照。作为摄影家,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有利条件、兴趣和修养确定发展方向,而不是只能仅仅选择记录摄影。
    什么是泛滥,恶俗?陈小波女士除展示了她带来的几张图片,还举了一个例子:“因为摄影家过多地介入,这些所谓的民俗变得庸俗化。比如说元阳梯田。我是在去年去的元阳,上面站着起码有1000多人。去年上海一个老师被挤下悬崖而丧命。我不是说不能拍,但是有几个人去拍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元阳梯田的形成,元阳梯田更深层次的东西挖掘出来。我们希望每个摄影者能发出声音。”(参见“不文”)
    从陈小波女士展示的几张图片看,以我之见,并不太差,但艺术评判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对她的评价姑妄听之。而对由于摄影家过多地去元阳,使民俗变得庸俗笔者却不敢苟同了。我见过许多“元阳梯田”的片子,自己也早在2003年去过,这些风光给人们带来的美感是不言而喻的。相信陈小波女士也是慕名前往的吧?“太阳天天是新的。”对哲学家而言,这个命题不成立,而对艺术家而言,这可是千真万确的。欧美摄影家往往钟情于人体,而中国摄影家由于历史的情结往往寄情于山水。
    写到这里,记起了有关“川剧”的一段往事。
    周恩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我看到四川一个材料。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上海人喜爱评弹、淮剧、越剧,要你北京人去批准干什么?领导人可以有喜好,有人爱看戏,有人爱看画,有人爱古董,这有什么关系?我们看了戏说好,不一定就好,我们的话靠不住,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怎能作为标准?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见新华网:首页∥新华资料∥标题)周恩来的讲话,实际上回答了关于艺术的评判标准问题。
二、关于“中国好的摄影师不超过10个”
    陈小波女士告诉学员,在中国“几十万职业摄影师中,好的摄影师不超过10个。好的批评家不超过10个,好的编辑我估计不超过5个。”(参见“不文”)
    中国好的摄影师不超过十个吗?笔者不清楚陈小波女士的评判依据。但就她的最近出版的两本书,她自己就给出了矛盾的回答。
    这本书名为《他们为什么要摄影》(新闻卷、纪实卷)是陈小波女士2011年的新作,“收入的44位摄影家是中国变革时代的记录者,也是当代最重要的摄影家。他们记录中国的独特视角组成了中国当代摄影史最重要的一段。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个人群、一种场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摄影充满热忱,更对国家充满热忱;用手中的相机为这个国家留下至关重要的影像,并用图像唤起人们的思考;知晓记录和传播的责任,紧接地气,触摸人间烟火的灵魂。”(见网易:《他们为什么要摄影》简介)陈小波女士自己也在书中写到:“被访者中很多是我青年时代起的友人,他们每位都经历了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历史并留下一幅或几幅令我们永怀谢意的作品。我和他们共同处在一个大的历史当中,走过的道路很像,很多价值判断一致。我二十多岁开始就和他们“混”在一起,在旁边观察过他们的做人做事。我甚至给一些人背过相机包,钉过展览的钉子,我和他们的感情就是兄弟姐妹的情感。访谈进行中,我或长时间沉默地听,或连续发问,我听到他们的大笑更看到他们的泪水,这个时候,我和他们在一起。”(见《他们为什么要摄影》)。每个访谈之后,还荟萃了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影像学、艺术史学等学科专家、学者对该摄影家的学术评价与定位。(见《他们为什么要摄影》)。
    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小波女士是矛盾的。她在准备出书,并采访这些摄影家时,肯定是把这44位摄影家作为“好的”归类的,否则,用不着花这么大的力气去采访他们,而且,请了那么多专家去“评价、定位”他们。但是她的心底里只有“10位”,因此,呈现给读者的这些摄影家,还够不上她的“好的”标准,这一方面是对读者的极大的愚弄,而另一方面则是对被采访摄影家的不尊重。
三、关于“摆拍”与“抓拍”
    据“不文”记录,在“摆拍”与“抓拍”的问题上,陈小波女士是这样表述的“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摆拍和抓拍不是争论的问题,他们非常棒,摆出了当时社会的虚假,当时的社会就是这样的。每家每户贴满了标语。”(见“不文”)因笔者无法还原陈小波女士当时的语境,不能臆测她对“摆拍”与“抓拍”态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认为摆拍存在虚假。
    陈小波女士非常推崇的的一位云南著名摄影家吴家林,对摆拍有这样一段认识:“我们看到的世界级的摄影大师哪一个在导演、在摆布、在制造?后来我彻底远离摆布,发现照片俯拾皆是,出门就有,根本不用四处寻找,更用不着摆布。”(吴家林论摄影:来源:人民摄影报时间:2011/6/17)
    吴家林的认识,从记录摄影来讲,这是一条原则。但对“艺术摄影”而言,那就另当别论了。为了讲述故事,为了画面的美感,通过导演、摆拍来获得满意的影像,这应该是允许的。但是,如果是记录摄影,“摆拍”是绝不允许的。不知陈小波女士是否同意我这一观点?
四、关于镜头之说
    陈小波女士认为:“职业摄影师不需要过度地表现影像。在这些新华社摄影师的照片中,没有一张是异型的照片,所谓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一个非常坏的词。1987年,世界摄影周来中国举行,那些著名的摄影师、图片编辑,比如罗伯特、普雷基告诉中国摄影师:35mm以下镜头,70mm以上的镜头,全部锁到保险柜里,不要拿出来。但是我们现在还是有那么多摄影师在用超广角、鱼眼。”(参见“不文”)
    显然,陈小波女士对中焦摄影镜头的认定是针对记录摄影的“真实还原”而言的,这并没有错。但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仅仅采用中焦镜头,哪怕仅针对记录摄影而言也是远远不够的。
笔者看到过这样一幅作品:以太阳作为大背景,右上角清晰地呈现了国际空间站与宇宙飞船的对接。当时,它给我的视觉冲击(尽管是“一个非常坏的词”)非常强烈。还有,我们经常看到的通过天文望远镜拍到的宇宙美图,这些影像不是中焦镜头能捕获得到的。
    “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用在摄影上,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相机,不管采用广角、中焦、长焦或微距镜头,只要能获得好的影像,大可不必将其锁到保险柜里。
五、关于影赛99﹪的作品是垃圾
    陈小波女士说:“我做过很多摄影比赛的评委。国展、金像奖、金镜头。去年国展,同为评委的黑明说,我们一定要好好评奖,因为每年国展金奖、银奖都是下一年的标杆。我们非常想把好东西评出来,但是每次评奖,包括去年18万张照片参选的国展,我们都要拨开99%的垃圾。”(参见“不文”)
这句话出自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国展评委、德艺双馨会员之口,笔者真的感到非常遗憾。尽管中摄网在转发“不文”时将这一段话删除了,但只要在百度网上键入“陈小波:这些照片不要再拍了!”15000个词条就跳了出来,其中“原汁原味”未作删除处理的不在少数。
    摄影国展是广大的摄影者的盛会,许多摄影家早早地就在作准备。省一级的摄影家协会、各地市、各单位的摄影协会,也发出通知,号召会员搞好创作,递交作品。我们也知道获奖的概率比较小,但因为是“娘家”的号召,纷纷拿出了力作,本着“重在参与”的精神,递交了作品。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奖没获得,却得了一个“垃圾”的名声。
    幸好其他的评委并不这么看。例如朱炯:“起初看片我担心是否能够"快又准"。自己也是摄影师,知道对于作者来说,每一张照片背后的心血。尊重作品,尊重作者,是评委的责任。得益于评选组织工作的合理,四天评比工作之后,我可以确定在所有评委的集体努力下,从18万张照片中选出了不到2万张照片,够快够准,没有错过好片子。其实,好片子很容易脱颖而出,因为它有个性,有美感,打动人。我最后推荐的作品,就是在初选的时候看到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一直追踪它。”(朱炯:国展评比感想来源:http://photo.33519.com/ 2010年08月30日)
    两者同是评委,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哩?
    这里,还有一个法律问题。陈小波女士侵权了。
    将广大摄影家递交的参赛作品,未经作者同意,恣意公开评价,且有盈利目的(讲课费),吃官司的话,准输。同时,作为“国展”的组织者,中摄协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六、新传播环境下影像的多元性是趋势
    在新传播环境下影像的多元性是一种趋势。这是因为:
    首先,是摄影美学的本身要求。美存在于大自然和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摄影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摄影者本人、拍摄对象(也是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受众对象,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于摄影美学的认同存在文化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如中国和欧美的受众对象审美情趣的不同拍摄对象差别就很大。林语堂曾说过:“中国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山水;西洋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女人。”“西人知人体曲线之美,而不知自然曲线之美;中国人知自然曲线之美,而不知人体曲线之美。”(见浙江摄影网∥首页∥摄影理论∥摄影艺术)
    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实现,国人的审美情趣也在发生着改变,拍摄对象大到宇宙苍穹、小到昆虫蚂蚁都有受众对象的拥鼎。由此可见,影像的多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其次,是科技发展的使然。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就曾说过:“科技与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牌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情感来表达万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则以思想的形式表达万物的永恒秩序。”(转引自:《论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及作用》作者:李方方,文杰《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第23卷第5期P10,2010年9月)。科技的发展推动了艺术的进步,有了宣纸的发明,才有中国画得长足进步,有了油脂颜料的发明,达芬奇才能留下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照相机的发明更是如此,它与科技的发展结合更紧。科技的进步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手段和空间。(参见:同上)
    我们已经进入数字时代,随着影像获得的便捷和传播的迅速,影像的多元性成为了必然。
    再次,是摄影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改革开放后,清新的空气吹到了摄影界,摄影家们也进行了反思。80年代的摄影群体现象就是一例。“这些追求各异、成员身份不同的群体,构成了丰富多元的摄影社群景观。这表明,追求创作自由的努力已经是全国性现象。”(顾铮:关于1980年代的中国摄影,见浙江摄影网,首页∥摄影理论)前面提到的九十年代摄影家们的观念摄影、主题先行,更是摄影家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冲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为什么摄影,摄影家们不需要说教。为自己、为家人、为群体、为国家,行吗?国画大师齐白石,一生少有大的题材,但当一只只活蹦乱跳的虾跃然纸上时,照样奠定他的大师级地位。
任何艺术做到极致便是成功。摄影亦是如此。
转自影人博客。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