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书法>资讯

展览虽多,却“开幕即闭幕”——书法展览为谁开放?

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亚萌
0

  每周一、三、五,中国书法手机报都会准时送到全国上万名书协会员和书法工作者的手机上。打开手机报可遍览书坛信息,其中十有八九都是什么展览又在什么地方举办了,有的时候甚至多达十几条,这还仅仅是两天之内的展览讯息,由此不难窥探当今书坛展事的火热盛况。

  个展、群展、单项展、主题展、双年展、全国展,以及众多的比赛类展览,充斥于全国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书法家工作室和临时场地……繁多的展览中,绝少提及什么展览举办了什么主题的研讨会和公共教育活动(当然,专为书法家捧场的XXX艺术特色研讨不在此列)。于理论界有探索意义、于公众有普及意义的学术教育活动,如今在书法领域可谓少之又少。

  举凡全国展、主题展,每每让人乘兴而来——一览当今某个领域的书法创作全貌,或者领略名家思想与风采,却往往容易败兴而归——人头攒动、闹哄哄的展览现场,拥挤了无数可以作“书法大繁荣”例证的观展群众,但若想深入了解创作者的所思所想,或者理论家对某一种现象的学理分析,还是回去安安静静打电话给他们吧,现场几乎没有这样的时间与机缘;留待展后研讨会?想都别想,基本没有,连展览本身尚且都有沦落“开幕即闭幕”的危险,更遑论坐下来深入畅谈思想的时机呢。

  摆地摊、大卖场似的过于平面的展览模式,似乎成为目前书法展览共同的问题。当代书法的审美已然转型为主要以展览机制来启动群众对书法的热情,并使之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书法从雅玩的生存状态转向展厅中的公众赏评,对此展览策划者就应该更注重引导公众进行作品的有序解读,而非放任他们对艺术的直觉判断和平面观看。同样的,在展览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表达方式和艺术制度时,展览的功能就不应局限在小圈子中的社交和展示,而应更注重公民教育和公共审美价值的倡扬。

  “作为对全民开放的书法艺术展览,缺乏大多数公民的参与,就意味着失却了公民教育的意义,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研究员郑可春认为,书法的展示大多局限于书法界内部的交流。对于普通公民来说,缺乏双向互动对话,对于培养书法观赏群体的成效不大,对于涵养更为广泛的书法艺术受众、推进持续发展,其作用也显得非常欠缺。

  当书法作品在这个图像时代如过眼云烟一般快速消失于人们的视觉记忆之外,还有什么会使一个书法展览留存于历史和人们的脑海?创作理路、思想火花、书史争鸣、文化现象、事业构建……每一个命题都比展览中光怪陆离的夸张形式更有意义,但这些在展览机制中有意无意地被从业者消弭掉了。可以说,一个书法展览在学术层面的理性观照和在大众层面的艺术普及,可以减弱轰轰烈烈的书法群众性运动中遭遇的低俗化倾向的负面效应。展览策划者应运用各种手段为公众提供更多观览服务,以期让公众贴近作品,了解理念,实现公民教育的意义。

  在这一方面,公立美术馆、博物馆的探索经验尤为可贵。中国美术馆自2005年开始持续推出书法展览,并借助展览开展多层次的学术讨论和公共教育活动:对联比赛、系列讲座、书法家现场交流互动、志愿者导览……中国书协理事杨炳延认为,书法展是重要的文化景观,同时对公众而言也是重要的文化大餐,运用各种活动手段营造高雅且惠民的展厅文化,有助于公众体味书法艺术之美、传统文化之博,进而陶冶情操、感悟人生。而与展览同步而行的学术研讨、座谈会,有助于观众了解创作者的思想,亦助力提升展览学术品位,便于实践和理论的相互生发与促进。

  美术馆从业者认为,展、览、论、书四位一体的格局中,务实的学术性是展览的有效补充和升华。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也曾谈到,把立足点放在社会服务的基点上,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作为一个大概念来思考,展览活动就不仅仅是一些课程、一些活动,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思考方式、运营方式。因此,书法展览也更应注重公民美育意识培养的环节。

  展览,总有展期。一个书法展,最终能为公众、书法界和社会留下什么?在“呼唤”“精品大家”的时代,这个回答只能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思想”。体察书法家的感悟之道,探知整个时代的审美风尚,考察艺术、思想之流变,辩论书法在史学、文化和艺术层面的发展可能性,或者仅仅是围坐在一起,听听书法家展纸濡墨间的一小段故事、一小片火花,其意义,都比开幕式来了哪些官员,或者海报上策展人名字的顺序,要重要得多。因为,倡扬思辨和教育的意义,思想和创作将会自有所处。

(编辑:单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