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曲艺>资讯

曲艺杂文:探访西安相声市场

时间:2013年03月07日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杨越
0

西安青曲社。

相声演员正在演出。 (记者 杨越 摄)

  ——传统曲艺的华丽回归 

  核心提示 

  相声,这一门始于明清时期的传统曲艺形式,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文化艺术随着时代发展的长河之中,相声曾经过数次起起落落,也曾经历过繁荣与沉寂。而如今,这种发源于民间的“草根”艺术形式,又在年轻人当中受到了广泛的追捧和喜爱,并在西安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茶余饭后 小剧场相声热爆古城 

  时间已是夜幕降临,面积不算太大的茶馆里,古朴的木质八仙桌旁早早坐满了观众,就连走廊里也搬上了加座的椅子,热气腾腾的大碗茶端上了桌,瓜子、花生、话梅等小吃一应俱全。在一小段暖场的快板书之后,两位穿着传统式样长褂的演员刚一上场,就迎来了台下观众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包袱”一个一个地抖将出来,场上的气氛不断升温,在三个多小时的演出中,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叫好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响作一片……

  这是在西安市著名的酒吧茶楼一条街——德福巷北口一家茶社中,经常能见到的画面。每天晚上,都会有一家名为“天禧相声社”的相声班子在这里进行表演,时间长了,已经在西安的观众中颇有一些名气,而“吃罢晚饭去听段相声”,已经成了如今古城年轻人中,一种最为新潮的休闲娱乐方式。

  一方舞台、一张桌子、一把折扇、一条手帕、两位演员两张嘴……不需要华丽的布景和昂贵灯光、音响,这些简简单单的道具和设施,就构成了表演相声的必要条件。这种依靠语言来带给大家快乐的艺术形式看似简单,但如今它对西安娱乐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力,却已经不容小觑。“人们常说相声是一门传统艺术,但事实上,从我们的观众群体中不难看出,现在这门传统艺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而作为青年相声演员,我们也是出于自身的热爱,才能加入这个行当,并期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和喜欢相声。”出生于1986年的相声演员赵建明是天津人,虽然生长在这座被称为“曲艺之乡”的城市里,从小听着马三立、侯宝林等著名相声大师的段子长大,深受家乡曲艺氛围的熏陶,进而从一个业余票友一步步成长为职业演员,但如今,他却毅然选择来到西安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赵建明告诉记者,比起天津市场的历史悠久、成熟稳定,西安的相声市场尚处于起步和上升阶段,因而具有更大的潜力和空间。“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我们也已培养出一批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西安这座城市发展迅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这样的经济文化背景之下,相声艺术要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推广,其市场前景也无疑十分广阔。”

  扎根陕西 道路亦曾崎岖坎坷 

  “相声作为一个外来曲种,传入并扎根在陕西这片土地上,其实是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说起相声在陕西发展的历史,陕西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王茵向记者介绍道,1937年,北京的相声艺人关宝琦(艺名“小怪物”)带领养子关少琦、义子祁存才等人来到西安,开始在国民市场搭棚表演相声,并与师弟、徒弟组成家庭相声班社,在西安、宝鸡两地轮流演出,让相声在陕西落户生根和发展起来。在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一批来自北京、天津的相声演员先后在西安安家落户,组成了民间相声班社,并逐渐向专业团体成功转型,一时间,陕西的相声舞台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景象,并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相声观众和爱好者。“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兴起,相声同其他种类的艺术形式一样,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到七十年代才陆续复苏。”王茵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之后,一些演员对于相声的形式进行了大胆革新,在其中加入了音乐等创新元素,曾一度受到观众的好评,迎来了陕西相声市场的短暂春天,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优秀作品缺乏、演员青黄不接、演出场所萎缩、商业演出高票价等诸多因素,陕西相声事业发展的步伐,一度受到了不小的制约。

  事实上,从走进陕西到落户陕西,培养出陕西本土的演员,再到形成富有陕西特色的市场,相声在陕西这片土地上无论是繁荣还是衰落,都始终与京津两地、乃至全国相声市场的走向密不可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由于受到小品等新兴艺术形式的冲击,相声行业整体处于萎缩的局面。而在西安,以相声表演为主的茶馆剧场也几乎销声匿迹,直到2007年“珍友社相声俱乐部”的建立,才重新填补了这一空白。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西安的娱乐市场上,西方的‘舶来文化’遍地都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却少之又少。”谈起建立“珍友社”的初衷,班主衡小珍颇有感慨,对于这整整一代观众而言,相声都可谓是一种既熟悉又遥远的表演形式,而培养观众们重新接受相声、喜爱相声、习惯去听相声,则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过程。衡小珍坦言,在“珍友社”建立初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确遇到了重重困难。“由于种种原因,相声社经历了几次搬迁,一直苦于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流失了不少观众,经济上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但我们始终坚持着作为演员的本分,哪怕现场只有一位观众来看,我们也会继续演下去。”如今,衡小珍和他的“珍友社”以土门工人文化宫剧场作为固定演出场地,上座率也逐渐在稳步回升。“我们能够看到这几年来,相声在西安越来越受到欢迎,市场也越来越繁荣,而我既然选择了这门事业,就一定要将它继续做下去。”

  立足本土 传统现代撞出火花 

  在今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的郭德纲及其搭档于谦首次亮相春晚,这让人们对以其为代表的“小剧场相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如今,在西安的相声市场上,除了衡小珍建立的“珍友社”之外,由苗阜、王声、师戈等人于2007年年底创办的“陕西青年曲艺社西安相声大会”(后更名“西安青曲社”),以及青年相声演员马腾翔等人创立的“天禧相声社”等,都已经是在西安本地颇有名气的相声团体,而这几家社团在茶馆、剧场所进行的演出,也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年轻的“粉丝”。当发源于京津的小剧场相声,遇到了西安本土的80后、90后年轻观众,地域的转换、受众群体的不断变化,也让不少相声演员开始思考,如何能为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注入更加鲜活的血液,探索出更加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来。

  “和北京、天津的观众相比,西安本地的观众确实有着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而抓住这种特征,就是抓住了西安相声市场的发展脉搏。”在采访中,“天禧相声社”班主马腾翔告诉记者,相声艺术在京津等地历史悠久,已经深入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这些地区的相声演员数量多,观众也十分内行。而相比之下,西安的相声市场处于起步阶段,观众的“抗药性”则比较弱,“用我们的行话说,就是‘好使活’,一沾包袱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简单地把现成的相声段子照搬过来。“由于观众群体的不同,对相声文化了解的程度不同,很多经典的传统段子在西安演出时,‘笑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马腾翔在相声的创作和演出中,始终没有停止根据西安本地观众的特点进行创新,在传统段子中加入人们所关注的时事热点、网络时尚元素,并提出了“陕派相声”的说法。“记得我的师傅,相声大师范振钰先生曾经对我这样说过:‘没有人告诉过我相声究竟应该怎么说,只要观众喜欢的,就是好的相声作品。’”马腾翔表示,而他所希望能做到的,就是培养出一批陕西本土的相声演员,并和这些演员一起,说出陕西老百姓喜欢的相声作品来。

  前景广阔 “陕派相声”大有可为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今天,相声艺术正以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不断适应时代、寻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一点毋庸置疑。”陕西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王茵对记者说,对于陕西相声的发展,王茵一方面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及时看到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纵观陕西的相声小剧场,一方面不难看到,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的演员越来越多,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新生代相声队伍,也已初步建立起来,小剧场观众更加包容、自由的相声审美习惯和审美崇拜,也已初步形成。”但王茵也表示,在小剧场繁荣火爆的华丽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一些相声演员缺乏对表演技巧和艺术修养的提升,对相声艺术功能和审美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相声观众心理规律的把握和研究,相声的笑感和格调不高,同时,陕西的相声也缺乏一支高素质的理论和创作队伍。来推动其发展。”而面对这些问题,则一方面需要演员提高自身素养,引导和匡扶观众走出审美崇拜的误区,真正体会到相声艺术的魅力精髓所在;另一方面也需要创作者们致力于形象的塑造、语言的锤炼,充分发挥相声的艺术功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事实上,不仅仅是王茵,面对陕西相声的未来的发展前景,每一位陕西本土的相声演员和创作者,都抱有极大的信心和殷切的期望。2013年,衡小珍正带领着他的“珍友社”积极与文化部门进行接洽,争取获得参与更多社区惠民演出的机会,将相声艺术带到基层群众身边去,同时他也在不断呼吁政府部门,给予民间曲艺社团更多的扶持,以推动相声艺术往一个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而与此同时,在马腾翔的“天禧相声社”,除了日常的演出之外,他还专门开设了免费的培训班,只要是喜爱相声的观众都可以前来报名,经过筛选后便能跟随专业相声演员进行学习,成绩优异者甚至可以得到登台演出的机会。“陕西本土现有的相声演员数量还是太少,我希望通过培训学员的方式,吸引更多热爱相声的人加入其中,让相声这门艺术能够薪火相传、开枝散叶,继续传承和延续下去。”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