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资讯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2013

时间:2013年11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段泽林
0

CAFA教师能量有多大?

教师?艺术家?研究者?

——记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2013

荒迹之一(油画) 李延洲

荒迹之一(油画) 李延洲

  前不久,中央美术学院刚刚迎来建校95周年校庆,校训的首发和数千名校友的返校,引来社会广泛关注。其实,从“中央美术学院”这块匾额挂在校门口起,这所中国美术的最高学府就始终引领着中国美术的创作和教育思潮,吸引着无数莘莘学子,虽然偶尔与校门外那些有些怪诞与震惊的当代艺术相比,看上去有点“保守”,但至今仍没有人否认那块毛主席题写的匾额依然熠熠生辉。

  是什么在不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有人说,是从中央美术学院走出的一批批杰出毕业生和知名校友。也有人说,是几代美术教师的辛勤耕耘,是老先生、中年教授、青年教师一代代传承的中央美术学院的纯正血统与厚重的学术精神。前者,似乎容易赢得更多关注,因为他们代表未来,而学校也对毕业生悉心培育,早早就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展览品牌“千里之行”,不仅在北京乃至全国,而且在世界各地推广着这些毕业生。11月22日,伴随“CAFA教师——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2013”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开幕,那些优秀毕业生的教导者们终于集体走到了台前,拥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展览品牌——“CAFA教师”。

  国际视野下的学术坚守

  作为在校庆节点上的一个大展,教师创作特展显得有那么点不同。参展者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下属学院的在编及长期聘用并工作两年以上的专业教师,他们自由报名并拿出自己近几年最满意的作品,经过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多次严格评审,确定了最终入选参展的近300件(组)作品。如果这个展览放在十几年前的校尉胡同(中央美术学院旧址),一定会是国油版雕大聚会、称兄道弟大联欢。可是,如今的美术生态已然变化,中央美术学院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参展作品几乎涵盖所有视觉艺术门类和形式,国画、书法、篆刻、油画、版画、雕塑、影像、装置、数码多媒体、交互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首饰设计、时装设计、动画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这是一所由造型艺术学科为主的小型美术院校发展成为造型、设计、建筑、人文四大专业板块相互支撑的当代美术教育学科结构的综合性美术院校,全面而直观地展示出当下教师的创作实力,深入而客观地呈现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学术水准,以及对艺术探索的坚守和永不停歇的精神进行展示的一次大展。展览散发出中央美术学院充盈蓬勃的内在能量。”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如是说。

  这种内在能量也被长期从事科研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宋晓霞所关注。按照她的理解,中央美术学院能否在美术界保持领先,能否对美术学子产生吸引,关键在于教师的魅力。在参与展览的筹备过程中宋晓霞发现,CAFA教师的创作是在国际艺术视野下一种自信自主的选择。从主题到形式,显示了面对多元国际艺术生态和当代艺术境遇以及蓬勃发展的艺术市场、CAFA教师的学术坚持和学术自信。在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达十几米的不锈钢雕塑,也可看到小到二三十厘米的硅胶人体雕像;我们可以看到设计感极强的交互影像、极具冲击力的当代视觉风格,也可看到描述少数民族风情和革命时期的主题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眼镜、首饰、书籍设计,也可看到一本本厚实的形而上的艺术理论著作。相信,每一位教师都珍视在全校乃至全社会面前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这里展出的每一件作品,必是参展者的精心之作。可喜的是,这些作品没有我们惯常看到的展览中那些千篇一律的视觉语言,亦没有追赶国际艺术潮流的所谓“新潮”,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种坚持。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教授刘小东表示,这是一个相当丰满的展览。参展者体现了作为一个教师、一个学术研究者、一个专业艺术家的思考,他们区别于职业艺术家,专业好不好、过硬不过硬,是入选这个展览的前提,也是他们能否在中央美术学院安身立命的根本。

  属于CAFA教师的品牌特质

  就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举办的同时,校址在杭州的中国另一所知名美术学府中国美术学院,带着一个名为“’85与一所艺术学府”的展览来到北京,在中国美术馆进行展示。而这个展览与几个月前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85周年校庆重头戏“八五·85”展览密切相关,展示的是1985年前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所发生的一系列艺术事件,参展者多数也为目前该校的在校教师。这种巧合,不自然地让观者两相比对,渊源颇深的两所中国美术教育最好的院校,他们的教师到底有什么不同?

  当然,“’85与一所艺术学府”展览是一个横断面,只是某一时点中国美术学院师生的所想所思,而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则是当下在校教师的所悟所感,直接比对创作难免有失偏颇,但从中还是可以嗅到那么一些不同。如果说中国美术学院教师一心向往世界的话,那么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则更多关注如何将中国传统与世界对接。一个看重反叛、创新,一个着力继承、融合;一个重视外在、形式,一个强调内容、内涵。在“’85新潮”美术运动中,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而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则在不断沉淀、蓄积力量,他们似乎显得不那么突出,但蕴藏的能量却在上世纪90年代直至21世纪初集中爆发。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传统太过深厚,写实造型能力太过强大,反而在强调观念的当代艺术领域中束手束脚。可从当下的世界艺术发展来看,这种说法被事实否定。诚如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姜杰所说,她一直为是“央美人”而骄傲,当学生时候是,当老师后依然是。作为拥有纯正血脉的央美艺术家,她也曾有过困惑,但今天传统还在,并在一批批中青年教师间传承,从而使之活化地传递给学生。“见多识广,所以,不甘于平庸。这不是在说我自己,而是指我们的学校。”姜杰说。

  持姜杰这样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这些都将成为CAFA教师品牌的一部分,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融入到这个品牌的特质中去。据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介绍,作为一个品牌,本次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参展作品得到创作经费支持也是历来少有,虽然类似规模的展览不会年年举办,初步定为三到五年一次,但与中央美术学院教师有关的个展也会冠以CAFA教师这个品牌。它的内涵和特质会不断充盈与厚实。想来,在这其中有一条是要不断加强的,那就是开放的姿态。从这个展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CAFA教师的心态和创作的打开度。毕竟,对于一个拥有深厚传统的院校而言,想让其什么都兼容是不现实的,但一味强调传承的纯正,那么只有多元文化碰撞才能激发的创造力想必会缺失,而实现跻身国际最著名美术学院之列的愿望也要求更为广阔的包容度与足够的开放度。或许,这是当代文化语境下,摆在每一个CAFA教师面前的课题,当然,它可能一直都在,只是今天尤为凸显而已。

  链 接

  一九八五年,杭州,一所学院

  11月22日是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首任院长林风眠诞辰113周年纪念日,此日至12月20日,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展(2013)’85与一所艺术学府”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在国内众多的学院中,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一方面基于国立艺专以来的“艺术运动”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学院那种开放的国际视野和深刻的批判精神。而如何彰显这种民学思想和实验精神,并在当下语境中彰显出其中的正能量,是本次展览将’85与学院的关系置入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基本动机。

  展览聚焦于1985年前后浙江美术学院所发生的一系列艺术事件,以作品与丰富的文献资料展示上世纪80年代艺术新思潮在这所艺术学府中的发生与发展,匡正人们对“85美术新潮”的简单化理解,在对历史情境的重构中,多维度地再现那场艺术思潮的历史成因,并试图在20世纪中国艺术现代性的整体脉络中,探讨艺术运动的历史与社会意涵。

  (小 熊)

75%的红,20%的黑,5%的白 红色幽默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