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美术鉴赏

盛世繁华 妙笔生辉——萧晖荣《华池浮香图》赏析

时间:2020年09月23日 来源:广东省岭东美术馆 作者:棋子
0

《华池浮香图》局部

  新时代  新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花卉以其美好的形象成为美的象征物,寄托着人类的许多情思,如梅花之高洁坚贞,牡丹之富贵高雅,菊花之隐逸情怀……而荷花则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雅洁精神为世人所推崇。中国历代吟咏荷花的诗词数量众多,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从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到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再到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荷花逐渐完成了由自然之物到文人笔下纯洁高尚的人格象征的转变。


《华池浮香图》局部

  荷花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也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如清代蒲松龄在《荷花三娘子》中塑造了婀娜多姿的荷花仙子的美丽形象;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哪咤,更是一位由莲花化身的少年英雄,他敢爱敢恨、不惧强权,象征着正义和勇敢;《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则透过《葬花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达了她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在佛教中,莲花代表着圣洁,是美好、纯洁、善良的象征,而在佛教的寺庙里,释迦牟尼佛与观世音菩萨也多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


《华池浮香图》局部

  在创作《华池浮香图》时,萧晖荣在“高洁脱俗”、“花中君子”的高标人格化的基础上,赋予了荷花和谐繁盛的崭新时代意义。他笔下的荷池正值盛夏,荷叶田田,繁花累累,香气怡人。池中动物昆虫跳跃飞舞,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彷如一场欢乐的嘉年华。萧晖荣籍此美好盛景,寓意中华民族的欣欣向荣,传递其以祖国盛世繁华为傲的欣喜之情。


《华池浮香图》局部

  兼工带写  笔歌墨舞

  荷花是中国画艺术不朽的主题,历代画家以各具异彩的笔法墨韵演绎了多姿多彩的荷花图景,赋予荷花以人格化之美,尽情极致地诠释了荷之雅洁温润之美。如明代徐青藤以大写意笔法绘制墨荷,纵横恣肆,畅快淋漓;陈洪绶画荷笔法劲健,敦厚朴茂;现代的齐白石独创红花墨叶画法,相映成趣;吴昌硕以篆书笔法入画,骨力雄健;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法,风姿曼妙。而萧晖荣画荷,则转益多师,而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他笔下的荷花图,于笔势墨韵加意经营之外,亦注重表现荷花之明艳淡雅、香远益清之气质,尤为着意展现荷塘的繁盛景致,场面壮观,气韵生动,观时只觉满纸清气扑面而来。他早年画荷的作品,多泼墨写意,酣畅淋漓;近年画荷,则兼工带写,将雄健笔力与婀娜韵致熔于一炉,美不胜收。


《华池浮香图》局部

  中国画的创作讲究师古人、师造化,萧晖荣学古力深,笔力超迈,且善于将时代精神与个人情怀灌注于画作之中,故凡有所作,无不匠心独具。此件《华池浮香图》巨制绘写了炎夏荷塘茂盛的清凉胜景。画家以细腻的工笔手法描绘花瓣与花蕾,线条流畅,肌理自然;笔法圆润而灵动,绿荷舒卷,红萼开萦,或盛放如美人粉颊,或呈“小荷才露尖尖角”之姿,形貌各异,姿态缤纷;荷花之俯仰向背、叶柄之敧斜有致,均各有讲究。他又以浓淡有致的墨彩晕染出荷叶,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墨色丰富且极具层次。浓墨不落呆滞,淡墨不觉轻浮,敷色宛丽,气韵高清。他复以铁笔墨线勾勒出前景湖石,再以干笔擦染,为清丽轻盈的画面提供了一种厚重的平衡感。

  此巨制的构图非常繁密,且由于荷花的整体长势自然呈现纵势,这许多荷花排布在一起,稍一控制不力,便容易显得呆滞,这对画家的构图、造型与笔墨表现能力均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作品中,画家特意根据画面空间安排了粗细有别的荷茎,其整体长势虽然大致不变,但于细处却各各有别,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繁而不乱,繁而有序。此外,画家还借助参差伸展的水草进一步解构画面可能形成的板滞效果,水草如烟,摇曳生姿,更增灵动变化,且让人更为形象地感受到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旺盛生命力。


《华池浮香图》局部

  这幅作品中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画家对于物象动静的处理。画中的物象虽然乍看去似乎静止不动,事实上,画家巧妙地通过荷花、荷叶的摆动,暗示了其时或正有清凉微风吹过荷塘。更为重要的,画面细部还绘制了多种动物:蹲伏在荷叶上的青蛙;嗡嗡飞舞着前去采蜜的蜜蜂;正欲往荷花上停歇的蜻蜓等等。这些动物的刻画均极为细腻,如青蛙的皮肤乃至指蹼,蜻蜓的翅脉与触角,都极富质感,且造型逼真,惟妙惟肖,使得整个画面静中有动,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别有一种灵动之美。


《华池浮香图》局部

  整体上,此作笔墨兼工带写,线条柔美又富有韵律,遣墨运色脱俗隽永,形象地表现出荷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绝世风姿,堪称雅俗共赏,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欧阳修《荷花赋》云:“双心并根,千株泣露。湛月白而风清,杳池平而树古……迫而视之,靓若星妃临水而脉脉盈盈;远而望之,杳如峡女行云而朝朝暮暮。”观萧晖荣此作,自然之气韵、妙理与画家之哲思尽在其中,同时也让人不由得感佩:唯有对艺术、自然、人生有深刻体验者,才能写出这样的荷花;也只有同样有此体验者,方能从中体味出如诗般清奇的意境。而画家之雅洁人格亦仿佛化身为这万千荷花,让人顿生亲近之心。


《华池浮香图》局部

  书画合璧  相得益彰

  此巨作仍是采用作者擅长的长题。萧晖荣用其专擅的鸟虫篆书写“华池浮香图”大画题,再以行书题跋。鸟虫篆为篆书之一种,在战国时期曾流行近两百年,其后渐为更趋简便的书体所取代。至近现代,除了偶见于篆刻外,鸟虫篆已近乎失传。萧晖荣在书法创作上五体皆能,他擅长行草书、隶书,尤精于鸟虫篆、金文,其书兼具力与势,富有法度,深具意境。他虽学古却不泥古,其鸟虫篆既深具笔墨意趣,兼见时代气息,质朴厚重而不失性灵之美。他所写的鸟虫篆,笔划坚浑,骨肉停匀,体势平稳,气韵连贯,虽任意写之,却能合乎规矩,兼得自然之趣,且具装饰美感,堪称大家手笔。


《华池浮香图》局部

  题跋则以行书抄录了周敦颐的《爱莲说》,整篇气势极为流畅,虽间有萦绕,亦简略不繁,和谐无碍,中间无一丝一毫阻滞之处;笔划洒落有致,于粗细、俯仰、向背处各有讲究,既匀净清爽,又不失古朴之趣;在结构与章法方面,则大小错落、左右穿插、上下移位,各具法度,既增加了字体的运动感,又显得虚实相生,灵巧生动。


《华池浮香图》局部

  四百多字的长跋充分凸显了作者不凡的书法功力,而且在视觉上将整幅画的空间感加强,使画中的景物更有深度,更增加了画作的可读性,丰富其文学含量,达到了画中有书、书中有画,书画合璧、相得益彰的高超艺术境界。

  结 语

  清代名家石涛曾云“笔墨当随时代”。诚然,时代的发展使得观众的审美观悄然发生了变化,艺术家如何在保持创作独立性的同时顺应甚至引领时代的艺术审美潮流,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萧晖荣勤于学古,且于艺术创作之余时常关注现实,他擅长将个人正面乐观的情怀融入创作,故其作品无不广受欢迎与赞誉,这也是他能够常常为艺坛带来惊喜的奥秘。萧晖荣笔下的荷花,高洁典雅,天趣洋溢,既蕴含古韵,又充满时代精神,气势磅礴,演绎着现代水墨色彩的交响,是当代国画创作中一道清新而亮丽的风景,其作品不仅极具艺术价值,其创作对于当代中国花卉画的发展与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题 识:

  华池浮香图。唐代诗人卢照麟晚年之作《曲池荷》诗云: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兰陵萧晖荣并题于海晖斋,时庚子(2020年)初夏。


《华池浮香图》局部

  又 题: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是宋之周敦颐所作,赞荷名篇也。据清代《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抟篆额。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又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可证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佑八年五月在此地作此《爱莲说》也。萧三又记之,年七十有五。

  钤 印:

  萧晖荣、西泠印社中人、真气、萧、晖荣、耕云、自强不息、画坛行星第一人、天趣自成、旭日东升海天寥廓、乙酉元成节生、不忘根本、借古开今、金石齐寿

(编辑:魏康奇)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