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民间文艺>民间文艺话题

学术广角 | 郑姣:羌绣中的情与爱 ——以袜船子为例

时间:2020年10月20日 来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作者:
0

  内容摘要: 

  羌族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羌绣是羌族妇女的传统手工技艺,它不止是简单生活物品的制作,更寄予了她们的理想与情感。文章通过详细描述羌族妇女为丈夫刺绣的袜船子,来分析她们对丈夫和家庭的深厚情谊,和蕴含在其中的伦理思想与浪漫情思。   
  关键词:羌绣;袜船子;情与爱
  羌族女孩很小就要开始学习女红,绣花只是其中一项学习内容,其他还有织布、编织、裁衣制裳等。在未出嫁时,女子就需要自己制作衣物、鞋子、荷包等嫁妆,向未来的夫家展示她的精湛技艺和灵巧能干;结婚后,更需要用女红持家,走人户、走亲戚等,常常需要带上自己亲手缝制的鞋子、帽子、鞋垫等送给亲友,刺绣成为社会关系的情感纽带;做母亲后,要亲手为孩子缝制衣帽鞋子,因此女红是她们“妇德”的体现,成为她们约定俗成的生活习俗。同时,在羌族传统文化中,女性要受到诸多的束缚,尤其是女性禁忌世代传承,规范着女性的日常行为举止,成为一股无形的具有约束性的精神力量。所以,妇女们以刺绣为中介,在这个具有多重意义的女性专属空间,把不可言说的情爱心理转化成一种有形的表达,把难以言表的情感统统纳入其中。“女红,无论是被作为一种文化意象由其他精神文化的艺术体裁来表现,还是女红本身也成为一种具有表现性的艺术形式,归根结底都出于表现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动机”。
  一、袜船子的艺术特征
  羌族妇女为丈夫专门制作的袜子,在羌族地区叫“袜船子”,因其形似船的造型而得名,由袜筒、袜面、袜底、袜溜跟四个部分组成。袜船子针法精湛,图案精致而细腻,虽是实用物件,却也是精美的工艺品。(图1)

  传统的袜船子是由纯棉白布或黄布制成的,袜面是袜船子连接袜底的部分,一般会在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图案精致而小巧,较为常见的刺绣方式是扎花与架花结合,呈现出不同风格的形式美。一般袜面的两侧面会刺绣二方连续的图案,比如万字纹、绳纹等;袜面脚前端(脚趾的位置)会刺绣花卉图案:海棠、莲花、歪嘴桃子等,并且这一部位的刺绣针脚非常密实,一是可以增加其耐磨性,二是增加袜子的挺度,穿上脚的时候不会缩;袜面延伸上去的部分为袜筒,一般是简单的白布,没有绣花,就像现代人的半长筒袜一样,对于羌族人来讲,长期在山里密林中穿梭,防虫防刺很重要,因此长筒的袜子能很好地保护腿部;袜面下面连接的部分是袜底,类似鞋垫,一定要有非常密实的针脚,才耐磨经穿,所以在刺绣时会选择较短的针脚,如:小参针,扣针,以及九针这种以九个点为菱形排列的刺绣方式,袜底图案有小朵的牡丹、尖菊、六瓣梅花、鱼纹等,比较多的是鱼鳞纹(重叠在一起,鱼鳞纹在当地又被称为“龙甲”)、水波纹、万字纹、四瓣花等,整体搭配在一起,形成多元素的构成方式。(图2) 

  除以上这些,还有一个较为独特的装饰部位——“袜溜跟”,就是在脚后跟的部位贴上一块精美的绣片。图3袜溜跟呈“凸”字形,棉布为底布,上面绣花分为三个层次:边花、顶花及满花。边花是围绕袜溜跟两侧及顶部的边饰,用刺绣将边“锁”住,边花都是二方连续花纹,常见的是水波纹、菱形纹、米字纹等;顶花“凸”形最顶上的花,一般都刺绣花卉,转转菊、梅花、韭菜花及一些几何图案;其余的部分就是刺绣满花,满花由几何图案构成,铺满其余的绣面,因为袜溜跟一定要很挺,穿着才舒服。船袜子的制作流程是先将袜底做好,然后做袜溜跟袜面子,袜面上到袜底,再上袜筒,最后上袜溜跟。 

  二、袜船子所体现的羌族女子情感世界 
  (一)对丈夫的呵护之情

  在羌族,由于生活环境的险峻与资源的相对有限,男人常常需要外出“找钱”,有时在深山老林里打猎、捡菌子、采药等获取山货换钱,有时也会到上游经济较好的地区做工,帮人修房建屋、挖井、当脚夫、做劳力等。所以,羌族妇女们几乎承担了整个家庭的劳动,上要伺候老人,下要照顾孩子。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她们都需要承担田间地头的劳作,闲暇时间很少。一旦有空闲的时间,都用在了解决一家老小的穿戴上。她们需要用自己种的麻织麻布,用羊毛纺线,制作毪子,为一家子缝制穿戴。即使这么劳累辛苦,羌族妇女却从来不会对丈夫的穿戴有一丝马虎,反而将自己最好的技艺通过一针一线地精心缝制,给丈夫最华丽舒适的穿戴,表达着自己浓浓的情义。 

  手工制作一双穿着舒适的袜船子并非易事,不仅在功能上要解决耐磨性、抗破性及服贴防滑性,同时,还要考虑洗涤后的变形和缩水问题(以前的棉布都是生布,因此制作之前都要进行缩水处理),最后要考虑袜子热湿舒适性、接触的舒适度及外观的美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物件,却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常年在外的丈夫足部的舒适与健康,而这些常年生活在高山深沟中的羌族妇女,虽然没有人体工程学上的知识,但是凭借着她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和自己的聪慧,非常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袜底刺绣精美的图案,不仅是她们内心隐秘情感的流露,也是基于功能上的需要,这密实的针脚,很好地增加了袜底的耐磨性,刺绣厚实的袜底后,一双袜船子穿戴的时间会更长久;对于袜头的抗顶破性,妇女们用刺绣袜面来解决,从上图袜船子可以看到,袜面不会覆盖整个脚背,袜面的刺绣仅仅覆盖住袜头的部分,刺绣的图案也是密密匝匝,不仅美观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而且对于阻止脚趾向前产生冲力顶破袜头有很好的作用;对脚后跟的易磨损性,羌族妇女还做了袜溜跟接在后跟处,不仅增加了袜子的挺度,也使得袜子服服帖帖跟住脚,这一系列的考虑,真可谓匠心独具。 

  袜船子用五色线刺绣,五色是羌族刺绣中常用的色彩,有吉祥的含义,对于羌族妇女而言,每一色彩固然有其深刻寓意代表某一种吉祥含义,但是五色的五彩斑斓更代表她们对丈夫的情谊。羌族妇女也有自己的袜子,但是制作相当简单,只是用棉布缝制成袜子形状而已,没有精美的刺绣、复杂的工艺。因此,甘于牺牲自我是羌族妇女在婚姻中体现爱的一种方式,丈夫上上下下的穿戴,都是异常精美的。笔者在调查中采集到的袜船子很多是用丝线绣制,丝线较棉线更细、工艺要求更高,而且光泽度更好,更加精美,对羌族妇女而言,丈夫穿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服饰,接受乡邻的赞美,是让丈夫脸面有光的一件事情。 

  (二)对夫妻情谊的美好祝愿

  夫妻之间的情谊在中国自来不能为外人道说。在羌族,羌人更是禁忌这一话题,他们特别注重男女之防,女人必须回避都是男人的场合,男人不能在女人面前说粗话。因此,妇女们将对婚姻的期许,释放在了她们独有的空间里,这种情感有时会表现在对丈夫服饰的制作上,比如刺绣精美的袜底。如果单纯从功能上来看,袜底的刺绣完全可以不必那么精致,用密针纳底就可以满足袜底牢固厚实的需要,外人是看不到袜底的。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私密性,袜船子成为羌族妇女们表达夫妻情谊的私有区域。 

  在袜底上,最为普遍的图案是鱼纹,大腹便便的鱼,肚腹内及周围有水的纹样,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民间图案鱼纹常因鱼腹多子,来代表家族人丁兴旺。渔猎社会的先民也常将鱼作为繁衍子嗣或生育能力的象征,这表现了远古人类的一种模拟心理,表现了他们对鱼的羡慕和崇拜。随着以父系为中心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确立、封建伦理观念的日渐巩固,人们逐渐用祈求“吉祥”的形式来表达对家族兴旺的期盼……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纹发展为象征夫妻恩爱,表达“男女情谊”之意。所以,在羌族的船袜子袜底上,鱼纹和水纹总是结合着一起出现,鱼鳞似鳞甲又似水纹,鱼在水中,极尽欢愉。(图4) 

  袜底鱼纹鱼尾腹部内常刺绣一朵花在其中,羊角花、莲花是较常见的。羌族神话中,婚姻女神鹅司巴西使用羊角花配对姻缘,是美满婚姻的象征。而莲鱼纹,鱼的形态总是腹部圆润,这是对家族人丁兴旺、多子多福的期待;在某些更为委婉的图像表述中,鱼亦省去,直接用水纹的重叠来表现,水纹(或龙甲)的排列方式产生变化,后跟的水纹排列中出现两个相交的三角形,似两条抽象的鱼,嘴对嘴交织在一起,其中一条鱼尾的部位,亦是刺绣莲花与羊角花。 

  除此之外,在羌族袜底中时常会有菱形、圆形、椭圆形、橄榄形等出现。“因为古代的先民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找出一些替代物或符号,用以表达自己对女性子嗣繁衍的崇拜意识。这种替代物符号有“▽”(倒立三角形)、“ ”(橄榄形)”、“O”(椭圆形)、“◇”(菱形),等等。在有些袜底上会有很多菱形,而菱形格子亦组成抽象的鱼形,鱼嘴对水纹,鱼尾有莲花与羊角花相接,其中奥妙,甚是有味。袜底与袜面、袜溜跟的图案不同,这些形状会以不同的针法和组合方式出现,它们的运用,表现出羌族妇女们对夫妻情深的美好祝愿。(图5) 

  结语

  袜船子作为羌族女红艺术,有着自身的价值与审美评价,它们以一种特殊的针线语言作为表现生活理想的媒介,是羌族妇女们情感寄托的表达载体。羌族女性赋予了它奇妙的造物意念,更多样化的造物风格。女红取法针线艺术的生命,又创造了针线艺术的新生命,使之成为真正有意味、含功利的艺术形式。羌族妇女就是这样,在针针线线中自然而然地表达着她们的理想情感、审美意识、浪漫情思,使得羌绣艺术超越了技艺层面,在一代代女红传承中具备更为稳定持久的情感力量。 

(编辑:白安琪)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