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电影评论

水门桥上的“冰与火之歌”

时间:2022年02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宋宇昊
0

水门桥上的“冰与火之歌”——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2月1日,在电影《长津湖》撤离院线仅半月之后,其续作《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强势登陆。在竞争激烈的2022年虎年春节档, 《水门桥》凭借《长津湖》的优良口碑和先导效应,上映8天票房已经突破27亿元。《水门桥》还原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恢宏壮观的战争场景,刻画出第七穿插连战士性格鲜明的英雄群像,中国人民志愿军无所畏惧的战斗意志、祖国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再一次得到彰显。

  兵与连 

  《水门桥》的故事脉络与《长津湖》相承接,七连志愿军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前往美军从长津湖撤往后方兴南港的必经之路——水门桥,他们接到的任务是炸毁水门桥进而阻止美军顺利撤离。

  不同于上一部作品《长津湖》,《水门桥》开篇即聚焦于战场,将观众迅速带入到紧张的战争环境中。《长津湖》在战争正式打响前,还着墨于战士行军前的准备以及伍千里和伍万里兄弟的故事,既有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也可以看到七连战士行军途中的种种生活细节,文戏与武戏相得益彰。随着战争的逐步深入,伍万里的个人成长成为一条重要的叙事线索,影片清晰地勾勒出伍万里从桀骜不驯的新兵到爱憎分明的投射手的转变。而《水门桥》则将镜头直接对准最核心的水门桥之战,用绝大部分的篇幅来表现这场规模并不算庞大的战役,叙事逻辑更加清晰明确。在敌我双方军队规模、武器装备、军事后勤等条件对比悬殊的情况之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三炸水门桥,书写了在残酷战场上英勇牺牲的英雄史诗。影片不仅强化了从战略规划到战术配合等大量对于战争细节的表现,更着重刻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为了国家利益拼搏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长津湖》中,梅生出发时将女儿的照片带在了身上,因被战火烧掉了一角而自责落泪,《水门桥》里的梅生最终衔着这张残缺的照片,驾驶着燃烧的战车一起消失在熊熊烈火中;同样,为了掩护其他战友,余从戎用生命吸引着美军飞机,随后即牺牲在枪林弹雨中;还有狙击手平河,为了完成炸桥任务,用身体将炸药包送到美军坦克的下方……如果说《长津湖》塑造出了梅生、余从戎、雷公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观众看到了残酷战场外志愿军战士生动鲜活的一面,那么《水门桥》则让这种个体的魅力与集体和国家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水门桥》的主角不局限于某一个个体,而变成“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整个中国人民志愿军集体。影片塑造出的英雄群像丰富而完整,将个人的家国情怀与集体的爱国主义精神交织在一起。

  冰与火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同时作为一部投资巨大的商业电影,《水门桥》依然是一部“特技感”十足的类型片。不论是美军飞机轮番轰炸的大场景制作,还是在讲解战术等场景中多次出现的“子弹时间”效果,数字特技的使用帮助影片还原出战争中的残酷场面,让观众仿佛身临现场。给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辅以精彩的视听呈现,成为近年来主旋律影片在市场中突围的重要方式。得益于全球一百多个计算机动画制作公司的通力合作,才成功打造出《水门桥》气势恢宏的“冰与火之歌”。

  冰,是冰天雪地的严寒环境,也是面对现代化军事装备下的美军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艰难处境。《水门桥》注重表现自然环境的严寒,在低至零下40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下,电台的电池由于极端低温无法正常使用,战士的皮肤被冻得龟裂、变色,一盒冻住的大豆罐头要几个人分着吃,甚至还要饮雪充饥,恶劣的严寒环境让本身就缺少充分军事保障的志愿军举步维艰。为真实还原寒冷的环境,影片主创在拍摄“炸水门”场景时特意将时间安排到凌晨时分、零下30摄氏度的露天场景,还安排了鼓风机模拟寒风凛冽的感觉,让演员尽量表现出最真实的状态。残酷的战争环境之外,更加严峻的是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差距。战场上敌军不仅掌握绝对的制空权,而且还有储备充足的弹药库以及坦克等重型装备,是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相比之下,我军仅配有少量弹药以及从敌方缴过来的枪炮,非现代的军事装备将志愿军置于被动的局面,凸显出战争的残酷性。

  火,是战场燃起的烈火,更是七连战士燃起的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枪林弹雨在冰天雪地中燃起了熊熊烈焰,炸药将山林化为灰烬,火焰喷射器吞噬着战士们的身体,影片毫无保留地表现着火焰的威力,同样冷静地表现着战火中将士们突然却又果决的死亡。《水门桥》中的战士没有主角光环,并非战无不胜的战神,他们随时都可能牺牲在战场上,却能够在死亡来临前,果断做出对于国家最有利的抉择。

  冰与火的交织,不仅还原了真实的残酷战场,创造了视觉奇观,更凸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军事力量悬殊的困境中依然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顽强意志。战争的惨烈强化了生命的脆弱,《水门桥》对于死亡的客观呈现体现出影片对战争意义的反思——在冰雪消融、火焰燃尽之后,长久的和平才应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家与国 

  在《长津湖》系列影片中,家与国从始至终都是最重要的表现元素。《长津湖》的第一幕,伍千里带着哥哥的遗物回到家乡,将抗美援朝战争与江南水乡的一个平凡家庭联系在一起。伍家三兄弟在战场上前赴后继,《水门桥》的最后,伍万里还是一个人回到家乡,刚出征时的孩子已经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战士,而随着伍万里成长起来的,是日益强大的新中国。通过这种对个人经验的书写,个人记忆与国家叙事融合在一起。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在观众产生的情感认同中,其文化教育、社会治理的功能得以实现。

  电影通过所有战士面向祖国边界敬礼这一极具仪式感场景,将历史与现实串联在一起,在银幕内外建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在中美双方国力差距极度悬殊的情况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国产影片正在逐渐将镜头聚焦到中国独有的社会和时代议题,讲述属于中国观众的情感记忆和文化认同。在这种背景下重述抗美援朝故事的背后,体现了整体的文化观念的转变——中国以更加独立自主的主体形象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经验。

  (作者宋宇昊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张慧瑜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编辑:白安琪)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