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聚焦

莫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时间:2012年10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怡梦
0

  “我从小特别崇拜讲故事的人,在我们乡村的广场上、集市上,在寒冬腊月生产队喂牛、喂马的饲养棚里,我聆听到说书人讲的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故事,我听了这样的故事,就忍不住想对别人说。”10月18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祝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座谈会上,时下正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的莫言平和地向与会者讲述自己是如何走上文学道路的。自幼爱听民间故事的莫言,回家就对父母和哥哥姐姐讲,开始他们还有些不耐烦,但很快就被莫言绘声绘色的讲述所吸引。母亲后来允许莫言在集市上听人说书、到别的村庄听人讲故事。每逢晚间母亲做棉衣,莫言就在旁边给母亲讲那些听来的故事,记不全的就开始编,编得还不错。没有人想到,一次文学的朝圣之旅,就在那盏照亮母子二人乡间寒夜的小油灯下,无声无息地启程。

  莫言说:“当我拿起笔写作的时候,绝对没有想过获什么奖,不仅没有想过获诺贝尔文学奖,甚至连国内的奖都没有想过。”文艺界的众多专家学者笑称,莫言是“一不小心”让中国文学走向了世界,“一不小心”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印象,这么多“一不小心”当中究竟蕴藏着多少“处心积虑”和“殚精竭虑”,值得人们好好品味。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终身研究员刘梦溪认为,莫言的作品触及到了乡土中国、社会经络的痛域,写出了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人性的挣扎与坚硬,“从创作之初,直至近作《蛙》,他始终没有在现实问题上妥协,他的坚持和追寻越来越有深度”。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回忆了自己读《红高粱家族》时的印象,“作品中讲的爷爷、奶奶也许没有名字,但一切读者都会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虽然故事不一样,但这里面有一种生命基因。”他认为,在边缘状态下为生命本体写作,且包含着集体记忆,是莫言作品的魅力所在。根据《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曾令世界影坛瞩目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表示,莫言的原著为电影作品提供了传统经验之外的很多现代性内容,包括观察角度、讲述方法、语法和语汇等,这又和非常原初的对土地的坚守、对人民的关注,这种真诚朴素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整地构成了莫言高尚的人格和艺术创作态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说,莫言的小说传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鲁迅为代表的人文主义传统,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新鲜的冲击和惊喜,他是一个文体创造家,这些都是他无愧于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理由。

  面对盛赞,莫言坦言自己的创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并认为国内有许多作家的作品同样有资格获奖。在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尚不明晰的近一个月时光里,大量的文学论争、道德争议、期许与质疑,使莫言自感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就像把我放到社会的显微镜下,我看到这个人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叫莫言的写作者,我反而变成了一个旁观者……这样的机会我千载难逢,我必将受益终身。”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广大中国作家坚持与时代同进步、与人民共命运,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得起历史、时代和人民检验的优秀文学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是值得中国作家、艺术家自豪的事。”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发来的贺信中如是表示。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承志在座谈会上也代表中国文联向莫言表达了衷心的祝贺。杨承志认为,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振奋中国文艺界的精神、激发广大读者对文学的热爱,都具有积极意义。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也表示,莫言获奖有利于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更好地进行文学艺术创造和文化建设,也有利于西方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中国的文化艺术成就,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编辑:李钊)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