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聚焦

冯远: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改革文化发展方式

时间:2012年03月15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
0

  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既凝聚国民人心,又事关民生福祉,所谓“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的创新发展将有利于国家、民族品格的重塑与再造。同时,文化在今天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建设建议从三方面下功夫:

  1、稳步发展文化事业,是“十二五”时期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均衡发展和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在可预见的历史阶段中,文化发展建设必须依靠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纳税人的贡献,依靠政府财政主渠道投入的持续增长,因此,建议政府在财政预算中确定相应的投入比例,承担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保障国民享受基本的文化权益。同时,通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活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力求做到确保一块、增强一块、大力扶持一块。

  2、保障文化民生需求,是“十二五”时期兼顾多元主体利益、实现文化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我国经济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人均收入仍不高,民众支付能力有限、消费意愿不足、实际需求和有效供给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成为制约文化需求驱动型增长的原因,这就需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服务性文化事业、消费性文化产业,拉动投资、扩大需求、刺激消费。

  3、转变文化管理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建设法制型、服务型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任务。

  打破条块分割,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改变投资分散重复,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实现行政范围内决策、执行、监督分开,以增强公共权力行使的有效性。一是进一步区分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边界,使政府职能严格限定在市场和社会解决不了问题的领域;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育、扶持微观文化主体和社会组织,注重发挥社会组织与企业各自的优长,及时总结经验,从而为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创新具有普及意义的制度设计。

关于立项并启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建议

  新扩建的国家博物馆于今年三月向社会开放,其以体量达20万平米的空间,成为当今世界最大、最现代的国家博物馆。另据了解,拟议中体量达9万平米的国家美术馆也正进入设计方案论证。这两个新馆的内庭空间高广宏阔,均达世界一流水准,因此,能否收集购藏并展示相应水平、质量与体量的艺术品、文物展陈品,向国内外观众游客展示中华民族的创造实力和灿烂文化,成为该两馆今后的重要任务。

  在有据可考的中华五千年编年史中,中华民族上演了一部波澜壮阔、盛衰兴替的宏大史剧。其中无数重大的历史史实、事件、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创造发明,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通过形象化的艺术创作“助人伦,成教化”,鼓舞人,感染人,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构建和谐文化;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塑造国家的文化形象。

  1. 工程的基本构想:

  依托丰富的历史素材和典籍史料,运用造型艺术的形式,即历史绘画、雕塑的方式再现表示出来,在继《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文化部、财政部主办)之后,组织美术界专业骨干,实施《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用8-10年时间精心遴选并创作完成130-150幅(件)左右(题材为史前文明至鸦片战争)的美术作品,使之成为上下部姐妹篇,合起来成为一部图像艺术的中国历史。用于陈列在国家博物馆、美术馆、大会堂等重要场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 工程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实力大幅增长,这为文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如何进一步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形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拿什么文化成果向世界展示,让世界更多的了解认识中国,拿什么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等,都离不开一大批真正能够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特征的主旋律艺术作品的创作生产。

  目前,我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建设与管理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文物藏品远远丰富于形象的图文史料,美术馆的艺术藏品仅限于十九世纪末叶以来的近代作品,博物馆、美术馆均缺少大型,尤其是系统、系列的历史题材艺术展藏品,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也与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地位及形象极不相称。

  由国家投资,集中相应财力和资源修建代表性博物馆、美术馆,有计划的收购、收藏一批代表性作品,包括采用规划选题、政府采购的方式有计划的组织重点艺术创作,在现阶段是较为有效也是较为经济的做法。

  3. 工程的可行性:

  2009年,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据了解该工程耗资仅为1.2亿人民币,相当于国内高速公路一公里的造价,但该工程完成后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则难以估量)完成并向公众展示以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各地的效仿。在此基础上,策划组织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财政部、中国文联联合实施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在取得前者经验和积极成果基础上,进行的主题内容更为丰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的一项有利于国家文化建设,且财政投资不大、实际效果将十分显著的建设性艺术工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美术创作、研究、展览活动如同其它文化艺术事业一样,呈现出越来越繁荣活跃的趋势。广大美术工作者坚持深入基层,关注社会,反映生活,积极探索创新艺术形式,风格语言,积极开展对外艺术交流。一批擅长创作历史题材作品的美术家正富盛年,一批青年新锐也正以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而脱颖而出。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作一批具有民族风格、时代精神、中国气派的中华文明历史画(雕塑)作品将是完全具备条件的。 

  (冯远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文联副主席、美术家)

(编辑:晓婧)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