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即时新闻(旧)

开创文艺评论新风尚

时间:2014年11月0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云 德
0

  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强调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这对于改善评论环境,转变评论颓势,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以说,新时期文艺评论对于文艺的拨乱反正,对于文艺新观念的吸收与探索,对于文艺创作生产的繁荣与进步,无疑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此应当充分肯定。伴随着报纸大幅度扩版和学术类刊物的渐次增加,特别是新媒体自媒体的风行,文艺评论的阵地不断增多,这本是批评的福音。然而,或缘于对日益繁杂的创作把握不力,或缘于不良世风浸淫,或缘于批评氛围的恶化,或缘于评论队伍的萎缩,真正有见解有说服力且能引起业界和社会争相议论的振聋发聩的力作反而日见其稀。对文艺评论不满的呼声由来已久。关于评论落后创作,关于批评缺席、批评失语、批评疲软、批评衰落的“批评”日益尖锐。人们厌倦了那些甜腻的、靠人情和红包打点过的评功摆好式的评论;厌倦了那些毫无色彩、人云亦云、温吞水般的读后感式的评论;厌倦了那些堆砌概念、不着边际且盛气凌人的术语式评论;厌倦了那些为了所谓课题或职称,先入为主、生拉硬套的项目式评论;厌倦了那些为了夺人眼球,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粗暴武断、上纲上线的漫骂式批评……这样的东西正日甚一日地蚕食着文艺评论的肌体,损害着文艺理论与批评的良好信誉。

  集结力量,重振旗鼓,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开创批评新风尚,是贯彻文艺座谈会精神,推动文艺评论发展进步的当务之急。

  这里首先要坚持美学的和历史的尺度,重塑切合中国文艺发展实际的文艺批评审美规范。美学的和历史的尺度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最重要原则,把文艺创作视为特定历史过程的必然产物,强调文艺与历史演进中的社会形态有密切关联,要求文艺批评既要按照“美的规律”加以美学的分析与评价,同时又对艺术进行历史的具体的社会学解读。从中国社会和文艺创作的实际出发,批评不能从个人好恶出发,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如果热衷于照抄照搬舶来的外国理论,生吞活剥地用外来理论规约中国丰富而独特的创作实践,以洋为尊、以洋为美、惟洋是从,中国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将受到侵蚀,本土文化的传承就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把批评商品化,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的市侩主义的哲学,批评就会沦为庸俗吹捧、阿谀奉承的工具。如果受资本绑架、市场左右、红包诱惑,把批评当作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结合的产物,那就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艺批评,批评的信誉必将大打折扣。

  摒弃一切惟洋、惟市场的批评套路,决不意味着批评的固步自封。我们当然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广泛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借鉴外来文艺理论中一切有益的精华,同时把它们与中国古代文论、当代文论和当前文艺实际融会贯通,建构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具有强大涵盖面和包容性的批评体系,以此激发批评的活力,推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正如习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批评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作品质量和水平上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说真话、讲实理,努力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二要增强理论自觉,努力提升文艺批评的理论含量。目前,许多文艺批评陶醉于批评者自作聪明的小感受,在巧舌如簧、花言巧语的表层下散落的是一堆杂乱无章的言语碎片。理论的贫困与缺失,是导致批评形同无根浮萍的重要诱因。当下,文艺批评的从业者不读哲学、历史、经济学和社会学之类的书籍,甚至连专业知识也知之不多,基本理论素养缺乏者不在个别,这是十分可怕的。事实上,文艺作品的优劣、创作现象的得失离不开专业的贮备和价值的判断,文艺思潮的剖析、艺术规律的把握更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支撑。而深厚的专业贮备和高超的鉴赏辨识能力均源自雄厚的理论积淀。而雄厚的理论积淀,来源于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古今中外优秀社会科学理论的学习与掌握,特别是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与掌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也是我们从来文艺批评必不可少的文化滋养。传统文化的血脉传承是提升当下文艺批评理论含量的基础性功课。理论的深度决定评论的高度。文艺评论从业者只有把理论的热情当作终身的理性自觉,不断充实武装自己,打造坚实而全面的理论功底,才能培育出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及时捕捉文艺发展新动向;才能不断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灵活调整研究视阈,不断发现新情况,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才能以专门家的远见卓识,高屋建瓴地搭建起艺术家与受众的沟通平台,推动创作的进步与鉴赏力的提升;才能把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把握文艺发展的本质,还文艺批评以深刻发现和大胆建构的勇气与职能。

  三要满怀一腔诚意,树立精心研读文本的刻苦精神。具体作品欣赏或浮光掠影的创作动态信息,对于文艺作品提高知名度、扩大传播范围有其必要,也不可或缺。但要从整体上提高文艺批评的社会影响力,单靠作品推介或局部素描的方式不行,中国文坛亟需莱辛汉堡剧评、别林斯基俄罗斯文学一瞥和勃兰兑斯宏观驾驭19世纪欧洲文学那样的宏大批评,来把握文艺发展大势,提振创作士气。批评大家们对于所处时代的作者与作品、创作现象和艺术思潮梳理辨析、归纳总结的巨大成功,源于他们对文艺现状的稔熟与透彻把握。没有一个重大学术突破不是建立在长期学术积累之上的。

  当然,这在资讯极其发达、创作形态无限多样的当下,要求一个评论家 “阅尽人间春色”确乎有点强人所难。但是,难题决不能成为畏途。如果我们的评论家以此为借口,在不熟悉创作、不研究文本、不考察文艺现象的情况下胡涂乱抹、率性而为,批评文章一味地凌空蹈虚、自说自话,那才真是批评的末路。信息时代需要一批热爱文艺事业、富有牺牲精神的评论工作者,需要他们花真工夫、下笨气力去深入文艺实践,需要他们花真工夫、下笨气力去熟悉作家艺术家,去全面深入而又细致入微地研读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似乎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从文本出发,从现象出发,从大量占有的文艺资料和案例出发,把个人专业的学术深度与批评需要的学科广度结合起来,把重点文本的精细研读与一般性广泛浏览结合起来,批评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变资讯繁复的挑战为样本丰富的机遇。才能在某一局部或领域里寻求一个一个的突破,从量变中实现质变,继而带动文艺批评的整体性跃升。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重塑批评的公信力,重塑批评写作的尊严!

  四要有求真向善的思想境界和不随流俗的理论个性。批评源自创作,但不是创作的附庸。批评是艺术的再创造,是创作的延伸与接续,是作品的价值与意境的深入发现与科学诠释。深厚的理论学识和专业积累,可以让批评家以思想者的睿智和鉴赏家高人一着的洞察力,于平淡中发现奇崛、在沉寂中捕捉生机,但学养与目光不能代替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与人为善的情怀。是非优劣的判断是眼光,直入肌理、一针见血的表达则需要勇气!一句简单的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常理,应用于批评就不是那么简单;说好容易说坏难,不少尖锐些的批评倍受指摘、甚至诉诸法庭的事屡见不鲜。这令批评人举步维艰,也是让批评逐渐蜕脱锋芒的一个重要诱因。

  事实上,文坛需要旗帜鲜明、毫不遮掩、直陈时弊的批评。如果文艺批评对于创作和市场领域存在的那些以低俗代替通俗、以欲望代表希望、以单纯感官娱乐等同于精神快乐的现象,对抄袭模仿、千篇一律和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对那些把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和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甘做市场奴隶,沾满了铜臭的现象听之任之,就是批评最大的失职。如果文坛舆论被媚俗、粗俗、庸俗的风气占据,或者受社会戾气和浮躁气所左右,文艺的社会正能量就无从发挥。所以,批评的武器不能丢。

  尽管锋芒毕露的批评可能因言获咎、得罪人,但任其发展,我们的文艺就可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文艺就没有了生命力,就不可能承担起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鼓舞全国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的神圣使命。尖锐的一针见血的批评对创作和文艺发展有益,可以起到大喝一声、幡然猛醒的警示作用。好人主义谁也不得罪,四平八稳“和稀泥”式的评论虽然没有任何风险,但也丝毫没有学术价值。反过来,敢于直言也不是一味的“酷评”,只要出于公心和善意,只要摒弃个人恩怨和门户之见,任何尖锐的批评都应该视之为“充满同情的理解”和“充满敬意的批判”,都应该受到世人应有的尊重。有了这种求真向善的科学态度,让独创的个性化表达取代庸俗的无原则的隔靴搔痒式的批评,那些无聊的吹捧和恶意的挞伐自然得到遏制,追求真善美的声音必然大行其道,真正关乎文艺痛痒、有深邃见地和学术建树的优质批评就会脱颖而出。

  当批评的一缕清风吹拂文坛的时刻,有关文艺评论失语与缺席的诟病难道还会延续吗?

(编辑:晓婧)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