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独见满台芳华

时间:2022年09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赓续华
0

独见满台芳华

——评大型原创锡剧《烛光在前》

锡剧《烛光在前》剧照

  依傍江南水乡的江苏省常州市锡剧团推出一部由罗周编剧、童薇薇导演、孙薇主演的大型原创锡剧《烛光在前》,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七届“文华奖”参评剧目,收获观众好评。吴侬软语亦铿锵。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光辉一如那摇曳的烛光,映湿了观众的目光,点燃了人们对光明的向往。

  罗周的剧本不仅赋予《烛光在前》诗化意象,更从英雄妻子、革命母亲、贤惠儿媳三个维度展示女主人公陆静华丰富的内心世界,书写她饱满浓郁的情怀,从而折射出张太雷高贵的灵魂——以天下人幸福为幸福的伟大情操。全剧采取“四折一楔”的架构,“剪信”“议去”“掷衣”“烛光”,情节紧凑,脉络清晰。前三折中,张太雷均未出场,但他的高大形象无时无处不如影随形,宛若那熠熠生辉的烛光,引领着妻子、儿女走向崇高。戏中有三次至亲间的生离死别,一次比一次沉重,形象地揭示出革命之惨烈与悲壮,令人过目难忘。

  童薇薇找到了台上台下同心共情的心桥。一部优秀戏剧作品带给观众的绝不仅仅是精彩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审美感受,是润心养眼的观剧享受。导演必须最大限度地开掘演员的潜质,舞台张力才能进一步提升,戏才能好看、耐看。纵观全剧,孙薇饰演陆静华的戏份繁重,四折戏场场在台上,除了大段的唱腔,还有不少念、做表演,孙薇都有上佳表现。尤其是她的演唱,音色优美、嗓音通透、声情并茂,令人热耳酸心。锡剧以唱功见长,善于抒情,在“剪信”一折中,一段“你撇家一去十寒暑,我拉扯儿女整十冬。一粥一饭咬牙供,一针一线手自缝……”长达30多句的演唱,娓娓道来,字字含情、句句扎心,张太雷的伟岸形象渐渐清晰起来,深藏在母亲陆静华心底的秘密揭开了,三个革命后代终于知道了自己父亲的大名:张太雷。惊雷震荡,以唤太平。知道了他们日思夜想的爹爹是共产党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在“议去”一折中,最出彩的当属挑萝卜、切萝卜、腌萝卜的情节。不仅显露出生活的艰辛,更反映出江南水乡生活的风情与意蕴。“常州一怪好蹊跷,萝卜干下酒作佳肴。”腌制萝卜的过程一如人生修行:经历遍体鳞伤,风干泪水,踩之踏之又几遭,方能苦尽甘来慢慢熬。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有一句名言:在苦难面前,人更像人。吃苦受难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儿女们正是在这样的家风家教中,追随父辈走上了为人民谋幸福的正道。

  第三折“掷衣”不仅是全剧的高潮,也是情感浓烈的一折。在陆静华的心里,儿子张一阳分量很重,他担负着张家顶门立户的重托。然而,父辈的期望、革命的召唤,让张一阳义无反顾地奔向延安。作为母亲,陆静华可以拦住儿子,但她还是放手让儿子去了。她有多爱儿子,就有多么不舍。儿子已登船,母亲心知肚明。她对儿子有多少深情,就有多少不忍。此时,孙薇把母亲对儿子出走的纠结与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就在离别之际,陆静华把张太雷已成烈士的残酷现实告诉了儿子,并把遗物——那块定格在12月12日两点十七分的怀表交给了儿子。这一刻,张一阳领会了前赴后继的深刻含义。“图大业,爹爹敢将血海蹈,承遗志,孩儿不惜把头颅抛。”诀至亲,辞故土,张一阳踏着父亲的足迹,将身融入滚滚大江潮。故事至此,台下的观众无不被深深地震撼。孙薇是幸运的,常州锡剧团的演员是幸运的,他们在演出中成长、成熟,完成精神境界的升华。在导演的精心指导下,在锡剧舞台上,为常州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树立起一座丰碑。孙薇也以母亲陆静华这个角色一跃跨进大演员的行列,相信假以时日,《烛光在前》会成为她的代表剧目。

  为了进一步提高《烛光在前》的舞台张力,锡剧界举全省之力精心打造升级版《烛光在前》,邀请有“锡剧王子”美誉的周东亮饰演张太雷。于是,观众在第四折“烛光”中,见识了周东亮与孙薇的精诚合作。众所周知,周东亮善于刻画人物,嗓音好,行腔自然流畅,高音爆发力强、低音有穿透力。在编导的“安排”下,张太雷来到了陆静华的梦里,眼见家贫如洗。“一灯如豆坐穷庐,心似飞箭向远途,万般依依留不住,欲语又恐情难抒。”他至死都怀着对爱妻和家庭的愧疚。他庄重地给儿子起名张一阳,这名字寄托着革命先烈对新中国的无限期许。周东亮的加盟,使得整出戏更具魅力——大气、贵气、底气、豪气,化成一股浩然正气,弥漫在舞台上下。与一些红色题材的作品不同,《烛光在前》里的革命者如张太雷的形象不仅豪情冲天,亦柔情似水,党性与人性交织在一起,散发着人格魅力,可亲可敬;平凡而普通如陆静华等,深情与激情迸发,善良共坚强于一身,浩气与烟火气相融,可爱可信。这正是《烛光在前》的过人之处和价值所在。

  《烛光在前》,这“烛光”既是张太雷、瞿秋白、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先驱带给中国的圣火,更是陆静华以坚韧的双肩,挑起重担、养儿育女、孝敬婆婆的温暖之光。同时,由常州锡剧团全体演职员工和主创人员精诚合作创作演出的《烛光在前》,也如熠熠烛光,满台芳华。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

(编辑:贾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