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论壮族“跳天”舞蹈文化的社会功能

时间:2022年08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许子吉
0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越边境一带的龙州、凭祥、防城港、宁明、上思等地区的壮族村落,自古以来流传着一种称之为“做天”的祭祀活动,该祭祀是古老的壮族人民祈天求神的民间祭祀活动,也称为“求务”,活动可分为“弹天”“唱天”“跳天”三种形式,皆通过一种名为“天琴”的弹拨类弦鸣乐器进行伴奏、伴唱或伴舞。根据现代的艺术表演形式区分,该祭祀仪式蕴含了弹、唱、跳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弹天”是纯粹的天琴独奏,“唱天”是借助天琴伴奏歌唱,而“跳天”则是演奏者们边弹奏边歌唱,并配以肢体舞蹈动作的一种综合性仪式活动。相较于前两种仪式,“跳天”仪式活动更偏向于肢体类行为仪式,其又可细分为“铃铛舞”“纸扇舞”两种主要的祭祀舞蹈形式,仪式的规模更大,参与人员更多,综合性更强,涵盖独特的技艺、歌舞表演、宗教信仰等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全面涉及壮族的历史、生活、习俗和信仰,形成了桂西南地区壮族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壮族“跳天”舞蹈文化在当下具备毋庸置疑的现实价值,它不仅可以充实和丰富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多样性,同时由于该舞蹈文化形成的历史地理环境特殊,它还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多样的社会价值。

  壮族“跳天”舞蹈文化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早期的壮族“跳天”舞蹈在性质上属于专门的祭祀舞蹈,是由天婆(巫婆)以为人们祛病禳灾,祈祷美好幸福生活为目的所进行的祭祀仪式。因此“跳天”舞蹈无论在伴奏旋律上还是舞蹈动作和文化内涵上都带有浓厚的祭祀祈福特征,即使在当下依然如此,它寄托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望。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壮族“跳天”舞蹈逐渐向娱人进行跨越,常出现在壮族传统节日庆典如“侬垌节”“三月三”以及丰收、婚嫁、入宅等各种重要喜庆场合中。“跳天”舞蹈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根据所使用的舞蹈器具不同具体分为“铃铛舞”“纸扇舞”两种形式,其中“铃铛舞”(又称“舞求”)为“天婆”(巫婆)右手穿持铃铛,通过双手腕部关节的立圆动势路线的配合,对铃铛进行弹、拨、撩、甩、抖等手部动作语言的表达,上身含胸前倾配以脚下的前点步、后踏步等步伐进行舞蹈,铃铛器具在仪式中被称为“马”或“马铃”,代表搭乘“天婆”上天的无形座椅,或是“天婆”祈祷千军万马来相助的祭祀之意,并且可通过“马铃”为媒介,进行人神对话,营造出人神沟通祈求还愿的神秘仪式之感;“纸扇舞”又分为“摆扇舞”和“穿坛舞”两种形式,通常由八、十、十二等双数多人参与舞蹈,舞者手持纸扇、铃铛、皮鼓等作为道具,由“天琴”弹唱和皮鼓伴奏进行仪式舞蹈,队形主要为圆形流动和八字穿插形,典型的动作特点为运用手腕进行抖扇、上摆扇和下摆扇,步伐为前踏、前点等。“纸扇舞”的抖扇、摆扇等动作在祭祀仪式中是邀请神灵、祖先下凡之动作仪式,祈求神灵赐予力量,化解灾难保安康。通过对壮族“跳天”舞蹈仪式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至今依然能够从“跳天”舞蹈的动作及蕴意中深切感受到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期盼,感受他们勤劳能干、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甚至能够通过“跳天”仪式舞蹈感受壮族人民生机勃勃的淳朴生活景象。

  时至今日,“跳天”舞蹈文化也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比如民间的“跳天”舞蹈仪式逐渐褪去了严肃、庄重、神秘的祭祀仪式之感,形成了较为欢快、活跃的舞蹈表演氛围,并且多出现于节庆活动之上,这是“跳天”舞蹈由祭祀至娱人的关键性转变;其次,高校、文艺团体、文化部门等相继关注到了“跳天”舞蹈的独特性和价值性,正逐步对“跳天”舞蹈文化进行挖掘和创新发展,如广西艺术学院对“跳天”舞蹈仪式中的“铃铛舞”进行了发展,主要挖掘提炼了“铃铛舞”弹、拨铃铛的手腕动势元素,突显脚下“踏点步”“跳点步”等步伐,重点强化了桂西南地区壮族舞蹈浓郁的祭祀风格特点,形成较为规范和系统的壮族民间舞蹈教材壮族“舞求”单元,并运用“铃铛舞”的动作元素编创了壮族女子群舞《美丽的姑娘》并在2011年央视春晚上亮相。2019年崇左市在参与全国“魅力中国城”的城市文化竞赛中,将“跳天”舞蹈中的“天琴”表演仪式作为元素进行舞蹈节目的创新创作,成功为崇左打造独特而亮丽的文化名片。由此可看出在文化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跳天”舞蹈正逐步走出广西,走向更大的舞台,被更多的人认识,其社会价值也在慢慢凸显。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丰富多元的网络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壮族当地的年轻一代大多丧失了对“跳天”舞蹈的兴趣和认同,这使得民间壮族“跳天”舞蹈因生态环境的转变、缺乏需求、传承人匮乏和继承人老龄化等问题日渐突出,从而逐渐失去了再生力量。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部门和学者在“跳天”舞蹈文化自身的保护、传承、创新上下功夫,还要让当代民众看到这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尤其是“跳天”舞蹈文化独特的社会功能,是弘扬、传承和保护“跳天”舞蹈文化的重中之重。

  壮族“跳天”舞蹈文化的社会价值

  壮族“跳天”舞蹈文化具有多层面的时代价值,其时代价值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其价值的普遍性在于这一民族传统舞蹈文化具有同一般舞蹈文化相同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文化传承、文化宣传、娱乐身心等。这是当下我们必须坚持传承和延续壮族“跳天”舞蹈文化的原因之一,而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多元性社会功能是我们当下必须重视、保护、发展“跳天”舞蹈文化的关键所在。当前壮族“跳天”舞蹈文化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思想、民族关系和边境安全等方面。

  壮族“跳天”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所表现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舞蹈技艺的传承和民族思想、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上。其一,在技艺上,壮族“跳天”舞蹈文化拥有独特的技艺性和丰富的文化性,是当代舞蹈创作的源泉,创作者能够从中获取独特的思想、题材等创作灵感,丰富和提高我国当代舞蹈创作的质量。其二,在思想上,以文化为载体、思想为根基的核心理念,决定着民族复兴之路的高度和长度,“跳天”舞蹈是壮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象征,是壮族文化和思想精神根基所在,舞蹈的传承和弘扬能够不断地引领后辈沿袭祖辈们的思想和精神,养成善于吃苦耐劳、热爱生活、勤于劳作、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风貌。其三,在民族团结上,壮族“跳天”舞蹈文化的发展壮大,能够吸引和带动更多人参与了解“跳天”舞蹈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更积极地参与到建设民族关系和谐稳定的事业中。其四,在社会治理上,“跳天”舞蹈主要起源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接壤一带,地区、民族、文化关系复杂,“跳天”舞蹈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在边境地区能够使地方群众以舞蹈为媒介、以文化为媒介进行交流互动,有效消除边境地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隔阂矛盾,使边境地区的民众在精神和心理上得到寄托、排解和放松,共期盼美好和谐的生活,从而达到携手共同建立和维护边境地区和谐稳定的目的。

  可见“跳天”舞蹈是我国舞蹈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丰富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多样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通过“跳天”舞蹈的传承、弘扬、创新、发展,实现当代舞蹈创作的特色化和民族化,可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达到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为筑牢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更能够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壮族“跳天”舞蹈文化拥有独特的技艺性和丰富的文化性,因此具备了多样化的社会价值,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壮族“跳天”舞蹈文化的社会价值,当务之急就是竭尽所能去保护和传承这一舞蹈文化,寻求多种保护形式对其进行传承保护,通过建立展示平台、创建资料库、培养传承人、及时抢救修复原生态舞蹈的仪式和形态等专业细致的手段,为“跳天”舞蹈的保护和延续提供新生力量,同时有关部门也必须对壮族“跳天”舞蹈的保护发展提供全面而完善的扶持,为挖掘和完善“跳天”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机制不断助力,如此既能充分利用壮族“跳天”舞蹈文化的社会功能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又能很好传承和弘扬边境地区所独有的优秀传统舞蹈文化,最终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中国壮族与越南岱依族‘跳天’舞蹈的审美形态对比研究”的研究成果) 

(编辑:包梦暄)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