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明清肖像画里的风土人情——“容曜丹青——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举行

时间:2022年07月0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陈思静
0

康熙书房坐像 

  武将岳飞的文人形象、当模特的康熙、颠覆性的杜甫、清朝一家四代人的全家福……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明清肖像画题材丰富、类型多元,继“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之后,近日,国博再次从馆藏精品中遴选明清肖像画佳作50余件(套),举办“容曜丹青——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以持续展示明清时期中国肖像画的艺术成就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的肖像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展至明清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技法,于绘画技法、表现方式和风格特征等方面均有创新与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完善体系。本次展览由三个单元构成,所选画作题材涵盖王室、名臣、名士、文会、闺阁、女容等多个方面,对于画作功能意义的阐释系统、多元、深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表示,“展览从不同角度、不同体裁反映出明清肖像画的转变过程。”

  康熙长啥样? 

  肖像画作为图像数据,为后世留下了历史人物的容貌形象,是珍贵的历史记录;肖像画中的服饰、装束、陈设等,不仅生动再现了当时各类文化制度,更反映了时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史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室名臣肖像画写实为主、以形写神,发挥着纪功、颂德、表行的作用。王室和名臣位高权重,功德卓著,后人为慎终追远、见贤思齐,常绘画像供奉以祭祀。此类肖像画多由职业画家执笔,以写实为主,以形写神,赋色鲜艳,注重刻画像主的面部特征,塑造威严的仪态,发挥着纪功、颂德、表行的作用。此外,亦有描绘古代君臣日常的纪实、记事肖像画,其神情姿态较前者更为丰富,颇具生活气息。

  《康熙书房坐像》描绘了晚年康熙精神矍铄的形象。画中的康熙皇帝面容清癯,须眉花白,头带黑色貂皮珠冠,身穿黄色缎地吉服袍,盘膝坐于锦垫之上。画面色彩华丽,绘制严谨,气氛肃穆,显示出帝王的尊贵地位、好学美德和高雅品位。朱万章说,“这件作品是最接近康熙本尊的。按照历史相关记载和明清肖像画创作的原理,这幅作品应该是对景写生,即职业画家对着康熙进行创作,就像现在画油画一样。”

  《明瑞像》中,贵公子富察·明瑞两手向后,身体半蹲扭向前方,眼斜视前方,动作颇为“销魂”,却是他的一个经典动作。明瑞是承恩公富文之子、大学士傅恒之侄,清中期名将,因平叛、征缅有功,封一等诚嘉毅勇公。朱万章介绍,“明瑞是将军,要带兵打仗,经常要操练士兵,他要教士兵做动作,所以图上所画的是他长期以来最经典的一个动作。”

 

明瑞像 

  苏东坡“C位”之路 

  古代文人雅士吟诗议学的集会是怎样的?从文人名士肖像画中可一探究竟。

  文人名士肖像画集娱乐、艺术与观赏于一体,不仅有表达个人志向与雅趣的独立像,亦有赞颂传统伦理与美德的家族群像。文人名士们的肖像形态在雅集与文会中多为群像,形态各异,展现雅趣,而在行乐图中一般为独像,或以服饰道具、表情动作来塑造人物;或将像主置于轩阁或山林之中,以书斋、山水、树石为背景衬托人物个性,表达喜好和志向,蕴含丰富的文化气息。此类画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文人名士肖像画集娱乐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特征。

  清代孟之瑞所作《西园雅集图》是展出的一个重点,作品中苏东坡所处的位置折射出中国文学和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西园雅集是宋代的大文豪苏轼、黄庭坚、秦观、晁无咎等集会西园的情形,“此次展出的《西园雅集图》中,苏东坡位于画面中心偏右的‘C位’,李公麟在画画,米芾在一旁墙壁边题字。苏东坡在宋代时期不如明清时期有名,宋代《西园雅集图》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驸马都尉王诜,因为他既是驸马又是召集人。到了明清以后,苏东坡的地位一下子提升,备受推崇。”朱万章介绍,“这幅作品的尺幅非常大,通常《西园雅集图》是手卷,这件作品是十二条屏,是目前我们见到的《西园雅集图》尺幅最大的一套作品。”

  同样是雅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之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名士聚于会稽山阴兰亭水边,众人临水赋诗,由王羲之作序书写的《兰亭集序》就此诞生,这场盛会也成为画家喜爱的创作题材。明代李宗谟所作《兰亭雅集图》生动再现了兰亭雅集的盛况,一群文人名士分布于曲折的溪流旁,河流上漂荡着酒杯,这就是游戏“曲水流觞”。

  流水作业的诰命夫人图 

  闺阁和女容同是展览的一大亮点。闺阁和女容既包括大量祭祀性肖像,也有观赏性的名淑才媛、闺阁女子形象。在风格上,明代艳丽娇弱,清代工丽细致。从历代女性肖像的演变轨迹看,明以后,女性肖像画逐渐从群像构图转变为对独立个像的描绘,从早期规箴教化的目的,转向对女子美感的呈现。女性肖像既具有记录个人容姿的实用性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的观念觉醒。

  展览展出的明朝诰命夫人画像端庄肃穆、色彩艳丽。朱万章介绍,这类作品通常比较程式化,比如同一品级的诰命夫人服装一样,职业画家可能画一堆没有头像的同一品级夫人,谁家需要画像只需要补个头像就行了。“我在挑展品的时候,发现馆藏作品中有一件作品的头像是贴上去的。这也印证了历史记载,就像现在旅游景点套头拍摄的展板一样,这是当时比较程式化的方式。”

  清代肖像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中西合璧,尤其到了清代中晚期,打破了传统的人物写真方式,中西结合,加强透视,强化面部肌理细节,使人物在比例和结构上更趋于真实。和一般的仕女画不一样,展出的《听琴图》由纪实性的肖像画进入到了有环境渲染的肖像画,作品中的玉兰花、盆景、古琴都是为了突出仕女形象,类似于故宫博物院《十二美人图》。“这件作品表面看有点像油画的感觉,实际上是用中国画方式进行绘制的,花盆的颜色和明暗对比实际上融合了西画的技法。”朱万章说。

  展览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明清肖像画的内容技法、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与相关内涵,令观众在观赏画作的同时,能够具体入微地从中领略明清两代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思想追求、信仰观念和审美情趣,深入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政治、礼制、官制、艺术、风俗、服饰、审美等各个层面的丰富内涵。

(编辑:高森)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