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书写龙港奇迹:一部探索共同富裕的改革创业史

时间:2022年05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敬泽、施战军、李炳银、梁鸿鹰、杨平、徐剑、杨晓升
0

书写龙港奇迹:

一部探索共同富裕的改革创业史

——文学界专家谈朱晓军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城》的贡献和启示

朱晓军著《中国农民城》

人民文学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1年12月出版

  《中国农民城》是第一部全面揭示龙港发展的报告文学,讲述了浙江龙港由小渔村发展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真实历史,为人民奋斗留下炽热而凝重的记录,有抢救历史、填补空白、介绍经验的巨大现实价值。本报特刊发文学界专家评论,以飨读者。

一部具有相当强的文学力量的作品

  《中国农民城》是一部独特的作品。在书中,我们不仅看到浙江温州龙港的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由此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在我们的人民中、在我们的农民中所迸发的一种巨大的创造历史的激情和力量。

  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发扬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这样一种历史主动精神,这样一种创造历史的强大力量,我们能够在《中国农民城》中非常鲜明地感受到:在中国的大地上,在那么多普普通通的干部和农民中,蕴藏了一种创造、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

  这部书写得特别好的地方在于它非常生动、非常具体。我们有宏大的时代主题,但是能不能把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落到非常具体的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人的心灵、每一个人的行动和选择中,这是对文学、对作家而言很重要的根本性的考验。在这部书中我们确实不仅看到了历史,看到了大势,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那么多的人,一个一个的人,一个一个人的命运和心灵,看到了历史,看到了大势。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 《中国农民城》是一部具有相当强的文学力量的作品。

  朱晓军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作家。作为报告文学作家,他不仅始终深入生活,更是心入生活、情入生活,因此他也是一位能够在广阔的生活中获得力量,获得书写的内容、形式和语言的作家。

为奋斗和创造存证

  《中国农民城》作者朱晓军的写作路数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没有我们印象中写实作品的惯性腔调,他几乎是用小说家的思维、用散文的语调来写一部非虚构报告文学式的作品,读来非常亲切,特别容易走进文本里的人物和他们的内心,这是非常难得的。

  这本书在写什么呢?一是为龙港写史,二是为时代画像,三是为人民抒怀,更重要的是为奋斗和创造存证。可以说它是为中国精神、中国发展的奥秘解码。改革开放、共同富裕,还有中国的城镇化之路,这些重要元素都浓缩在这一部书里,而且是以讲述故事、记录人物成长轨迹的方式展现出来。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群像像是我们身边的人一样亲近可感,又那么各有本领令人肃然起敬,如陈定模、李其铁为代表的改革者们,还有陈智慧、杨恩柱等平凡奋斗者,以及温州的老领导袁芳烈等,每个人物都让人过目不忘。

  书里有一个代表万元户的词——“猴子”,是这部文学作品叙述之眼。“猴子”的形象在这部书里有某种精神指向,是灵魂式的存在。有了万元户之后怎么发展?时代的课题出现了,无论是陈定模还是袁芳烈等,他们非常有理论洞见和实践能力,达成从民间到基层组织的智慧的融汇,使得“猴子”这个群体在温州、在龙港有了生活的腾挪空间和走向未来的路径。“猴子”也形成一种睿智灵敏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也是这样一种精神使得龙港从一个渔村、小镇变成一座城市。“猴子”形象的前世今生,值得我们专门探究。

  这部作品是贴着人物的心路历程来写的。朱晓军对陈定模这个人物的异常选择和心境转变有着多重写照。不仅如此,一个小渔村最后变成一座城市,表面看是写龙港发展进程,实际上朱晓军是贴着中国的大历史来写的。更加珍贵的是,作者贴着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写,自己遇到什么、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就贴着写什么,非常注重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感受。作为一个作家,要写一部面向大众的好书的作家,他还明白一点,就是要贴着共通的情感来写,比如人们对于好日子的盼望、对于好人的好感等等。所以这部书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信又可亲。

  《中国农民城》的故事都不宏大,下笔特别细微,写活了一个小地方;但它的主题又是极为宏阔的,可以做很多角度的阐释。从浙江、温州、苍南、龙港这种地理名词,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局和具体形态, 《中国农民城》写的是龙港的建城史创业史,从中我们感受到新时代城乡融合样板的形象。龙港是特有的又是一个时代的表征——从“农民进城”去当打工者,到“农民造城”成了城市主人,这分明就是历史性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成就,这样的作品在整个关于农民形象演变、城乡衔接融合主题的文学史上,应该占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好见证

  《中国农民城》这部书的出版,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好的见证。虽然主题是写龙港的发展,写这些农民命运的改变过程,但这些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背景来发展、推进的。从另一角度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很好的注释和记录,没有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也不会有龙港这个城;但是光有改革开放背景,没有龙港,没有陈定模的坚持、观念创新,以及龙港人强烈的走向文明、走向城市化、走向富裕的欲望,也不会成功。

  这本书在写作上还有一大优点,历史事件和人物被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书中写到很多人物,龙港的出现和这些人物各自的追求,和他们命运的改变分不开。没有这些人强烈的改变命运、追求文明进步、追求生活环境改变的愿望,龙港由小渔村变为一座城市是实现不了的。为什么陈定模能成功?是他周围有这样一帮人,他们要过城市生活,省里、县里不给拨钱,他们要自己出钱建。中国哪一座城市国家不拨钱?哪个城镇建设国家不补贴?但龙港这里就没有补贴,完全是靠农民自愿自发,自己掏钱建城,很了不起。所以《中国农民城》在写历史的过程中把人写活了,这是文学表达的特点,也是朱晓军写作的最大特点。这部作品采访非常深入,能看出作者写作的扎实程度。朱晓军的这种写作态度、写作努力,也成就了这本书。

  我认为这部书的出版不光是龙港改革开放的一种见证,它本身还具有史志价值、历史价值,它更为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今天依然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龙港的存在。我们国家今后要发展,乡村要振兴,乡村要继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这部作品不是纯粹的历史,不是写总结,它的意义恰恰在于启示我们必须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陈定模他们要建城,土地不能随便用,怎么办?他们想办法,用变动的方式推进。所以农民城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不断寻找新的出路、新的发展道路的过程。

  此外,这部书结尾不是句号,而是分号,龙港以后还要不断向外发展。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这部作品非常有价值。它告诉我们,生活不能结束,我们的事业不能结束,我们还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观念的改变,都还要继续。

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先行先试

  朱晓军是一位优秀的当代报告文学作家,他的新作《中国农民城》除了包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主题之外,还涉及社会治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等诸多话题。作品以大量生动细致的情节,张扬了浙江人民敢为天下先,先行先试,以改革开放姿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的精神。正如陈定模所说,整个港区建设、农民城的建设,要始终贯穿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改革开放的思维为指导,敢于先行先试,比如打破户籍制度、推广土地有偿使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为小城镇的综合改革发展走出了一条道路,提供了学习的样本。

  这部作品坚持大历史观,以极富历史感的笔触,回溯全国和浙江的改革开放,让我们通过书中的文字,一次次回到那个干事创业奉献的热气腾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处于那个火热八十年代的整体氛围中,中国的城乡、农村,田野大地,各种社会思潮一浪高过一浪,关于思想解放、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看到,在改革开放大时代的人们,经常日以继夜地工作,主人公们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吃碗馄饨继续去工作,他们亢奋而富于激情的精神状态,一次次在字里行间被呈现,感人至深。

  其实《中国农民城》最富于特点的还是人物描写。他善于以写人带写事。让人物首先立起来,这个作品才能有温度、有筋骨。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特殊美学魅力,是通过人物的性格、心路历程的深沉展示而给予人们感染的。比如书中最有代表性的镇党委书记陈定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他是个另类的有争议的人物。但他的核心特征就是敢于大刀阔斧地改革,敢于先行先试,凡是那些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凡是有利于农民城建设的事,他就敢于推进并且干到底。另外像陈智慧、陈瑞星、陈长许等广大的普通人,性格同样十分鲜明,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很少有思维禁区,再难的事他们都愿意去尝试。如陈长许用粮票赚差价换食物,用废料换钞票,这些事迹体现了人民不仅在创造历史,而且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经验。

  一个地方的总体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整体氛围。一方面国家政策是人制定出来的,另一方面讲,同样也是通过实践探索出来的。龙港人以自己的实干精神走出一条发展道路,用自己的实践亲自制定了规则和形成了大家认可的价值观。《中国农民城》这部作品以雄辩的事实,富于文学性地肯定了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提到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等论断,为当前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教材,对当前我国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如何发展好实体经济?如何树立和贯彻均衡发展的理念?作品的启示价值是多重的:除了体现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文化振兴等方面,还体现在农村的改造、农民的共同富裕等方面。《中国农民城》提供的启示在于,世界上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躺在那里就可以等到,也没有什么神仙皇帝,只有靠劳动,只有靠改革开放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先行先试,才能走出成功的道路。

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精彩融合

  《中国农民城》这部作品有两大贡献:一是具有很强的历史性,二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这本书让我们重新把眼光聚焦到农民身上。

  报告文学按照它的功能来讲,应该有两种读者:一种是现代的读者,一种是未来的读者。现代的读者是说它的现实性,报告文学应该反映火热、沸腾的生活,反映时代的景象,反映这个社会巨大的变化。把现实的景象、繁荣、发展、变化用写作呈现出来,鼓舞人心,这是报告文学的一个功能。报告文学还有另一个功能,它是时代的记录,为以后的历史留下珍贵的史料。按照这两方面的辩证关系来看,报告文学在创作时可能会有所区别或者偏向。

  《中国农民城》两者兼有,记录了农民这个群体在改革开放中所造就的不平凡的历史事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翻开历史,农民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巨大的。在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农民问题能解决好,中国的问题都会解决好。作为改革开放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农民发挥的作用也是令人惊叹的,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在经济上有巨大的发展,反过来农民、农村、农业等问题依旧需要我们关注、重视。《中国农民城》这本书通过具体的、传奇的事件,把我们对农民、农村的思考引向深入,把传奇的、很了不起的社会现象传达给读者,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去反思中国的农村问题。从这方面讲它的功劳、功绩巨大,有很强的现实性。

  一个新的事物不一定会很快收获反响,报告文学是为时代记录,它记载的内容将为以后的历史研究提供非常珍贵的资料。现在中国的史学界对农村、农民问题的研究已经很广泛,它的触角深入到各个方面,相信今后的历史研究一定会关注到龙港现象。因为这个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引起的作用,带来的对社会尤其是对一些观念、思想方面的带动和促进,可能我们现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另外,龙港毕竟是一个地方现象,过一段时间再把中国农村、农民的整体嵌入当中,可能背后深层次的各种思考都会再次呈现,它的内涵、意义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阐释。因此,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历史作用。

  从以上两点看,这本书的出版价值巨大。《中国农民城》对农民的关注,对农民这个群体历史发展的动能的展现,以及对这些事件发生的历史情况和基本的社会状况的梳理等,已经做了很完整、很生动的记录。相信这本书为以后历史学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现实依据。

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的侧影

  很早就认识朱晓军,一个会讲故事的报告文学作家,也读过他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报告文学作品《天使在作战》。今年年初,闲居老家昆明时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杨新岚邮寄来的朱晓军新作《中国农民城》。

  《中国农民城》沿袭了朱晓军一贯的风格,通过一个个普通农民的蜕变,揭橥龙港的发展与变迁,和个体命运演变的过程,无疑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缩影。就像向我推荐此书的编辑杨新岚说的一样,“朱晓军态度认真,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认真的调查和采访,写出了中国农民进城的艰难和探索” 。我相信杨新岚作为一个编辑对非虚构文本的把握。

  细读之下,对《中国农民城》一书有了三个方面的粗浅印象:这是一本好看之书,这是作家的涅槃之书,这是龙港的众生之书。

  为什么说《中国农民城》是一本好看之书?

  多年来,我久闻苍南县之大名。我的作家朋友陶大钊给我讲过许多关于苍南的故事,它的前世今生、以前的贫穷以及后来的富裕;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黄传会也给我讲过很多关于苍南的趣事、逸闻;还有我家附近的一个鞋匠,跟我年纪差不多,守着一个掌鞋的摊子,从一头黑发的壮年直到霜染鬓角的老年,每次去光顾他的鞋摊,等待的时候,总能听到他口中关于家乡的讯息。未到苍南,却久闻苍南,对于那方土地有畅想,也有疑惑。在朱晓军的《中国农民城》里,我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答案。退休之后,我的作息规律是晚上十点半睡下,凌晨醒来之后,就是我的阅读时间,读累了再继续补眠。朱晓军的书,我读了三个晚上。当下的报告文学,写得好看的其实不多,很多书缺少那种把人吸引住的特质,重报告,而轻文学。报告文学的报告与文学两者之间关系处理得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落点问题。好的报告文学一定要把书写的落点对准人,它和所有的文学作品一样,都应遵守文学共同的黄金律。朱晓军的《中国农民城》给了我一个惊喜,这本书写得很好看,人物栩栩如生,尤其是陈定模。

  之所以能把《中国农民城》写得如此好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朱晓军做了认真的调查。我熟悉的朱晓军,受过良好的非虚构写作训练,且有着丰富的写作实践,他曾经是《知音》《家庭》等畅销杂志的资深撰稿人。朱晓军是沈阳人,后来到浙江杭州工作、生活。《中国农民城》中有多个细节都能凸显朱晓军采访过程中的细致调查。

  同样身为报告文学作家,我有“三到”和“三不”原则,一定要找到、听到、看到,找不到的地方不写、看不到的地方不写、听不到的地方也不写。在采访的过程中,一个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如果一天能抓到一两个真正精彩的文学细节,已属幸运。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有独特的、生动的、传奇的细节,有细节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虚构是虚构不出来的,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坐在书斋里的想象能走多远?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兼具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田野调查学者的综合特质。

  《中国农民城》是作家的涅槃之书。我认识朱晓军二十多年了,通过这本书让我对朱晓军又有了重新的发现和认识。朱晓军是1955年出生的,比我大三岁。他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天使在作战》,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写法,写医患矛盾的问题。这些年,我们一直彼此关注,我知道他后来还写过《快递中国》等作品。这本《中国农民城》让我看到了一个创作更加成熟的朱晓军,可以说这是他近年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涅槃之书。涅槃,也不仅仅是作家的涅槃,书里的人物也实现了各自的涅槃,一群农民的涅槃。回顾中国七十多年发展,前三十年是“进城的历史”,进城是所有中国农民的期盼。龙港由镇变县,由小渔村变城市,它是另一个版本的温州之路。这是作家创作的涅槃,也有农民命运的涅槃。

  《中国农民城》是一本众生之书。朱晓军把文学的落笔对准小人物,这些小人物非常普通,但却写得生动、独特,无论是陈定模、陈长许,还是杨恩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有各自的精彩。陈定模当了县委书记,到过北京又回到故乡;陈长许当二道贩子的精明写得非常精彩;卖布的转业军人杨恩柱,有头脑,人勤快。朱晓军把文学的落笔对准了小人物,写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奋斗,写他们走向城市化的艰难之旅,每个人都写得很传神。

  如果说遗憾的话,《中国农民城》出版的时间节点有点延后,如果这本书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节点适时推出,其影响与意义必定非同凡响。另外,《中国农民城》一书是线性的时间结构,如果采用复调式叙事结构来书写,想必会使本书更精彩、更厚重。

一部折射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奇迹

和中国农民命运的力作

  《中国农民城》这本书我读后有几点感想,由此想到了几个关键词。

  首先是题材,虽然也写了脱贫致富和共同富裕的主题,但它很独特。关于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现在已经数不胜数,关于深圳发展奇迹这几年也已经出版了几本书,但是朱晓军写的《中国农民城》却是从来没有人写过的,这个创作贵在独特。它不同于深圳,也不同于众多写脱贫攻坚的作品,他写的是民间智慧和民间奇迹,可以说是农民在贫穷状态下的自救,独特而又新鲜。作品里写到龙港这个地方,过去是灯不亮、水不清、地不平的渔村,人口不足六千,没有电,没有自来水,连一寸公路都没有。但是几十年过去之后,它不但建成镇,而且成为龙港市,是十八大以后中国首个“镇改市”。龙港市的成立,改变了上千户农民的命运,很多人从过去的贫穷户变成百万元户、千万元户,甚至是亿万元户。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无疑也是改革开放发展的缩影,令人赞叹,值得作家书写。

  第二个关键词是人物。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人物,《中国农民城》自始至终写了人物,作品通过深入细致揭示龙港造城的过程,塑造了众多人物,有农村的基层干部,还有众多的“猴子”。当然这里的灵魂人物,最有光彩的就是陈定模,这个人物最立体、最丰富。他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富有远见卓识、开拓进取、敢作敢为、责任担当、心怀百姓、忍辱负重、清正廉洁等等。书中后记写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但最关键的,人民中需要有优秀的领头人和英雄豪杰,所以人民创造历史的基石和基础关键还是时势造英雄,这个时势就是改革开放。在这个基础上造出英雄,英雄才是创造历史的关键。在这个意义上,陈定模包括后来的李其铁等人,就是创造龙港奇迹中的英雄豪杰和中流砥柱,值得历史和人民铭记,也值得作家书写。

  第三个关键词是文学。朱晓军的作品写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如,文学的这种气质像与生俱来始终贯穿在他的作品里,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报告文学一方面是报告,另一方面就是文学。在这部作品中,朱晓军只要一落笔就都充满着文学的气息。文学的关键词首先是文字表达,比如开始提到深圳发展,他写道:“这时,距深圳千里之外的龙港还是一片滩涂,五爿渔村犹如散落在青龙江边的几枚卵石,水边的芦苇继续摇曳着几个世纪的荒凉。”“它的建设速度跟深圳相反,犹如从青龙江爬到岸上晒太阳的乌龟,爬爬停停,停停爬爬,说不上爬在哪儿就不动弹了,照这架势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建成。”我觉得这些语言比很多小说都优秀。

  文学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人物,优秀文学作品离不开人物,这部作品的人物众多,各有特点,主要人物陈定模、李其铁,还有这些“猴子”贯穿作品的始终。作者以人物为主体进行叙事,并且贯穿农民造城的全过程,写到每个人不同的家族背景和经历、性格特点、喜怒哀乐、人生选择和所作所为,以及各自生活上的命运归属,突出人物的命运感和历史的沧桑感,极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作品有好几处看完以后都很让人感慨,也很让人感动,甚至是百感交集。书中写道,陈定模被免职之后,遇上他母亲去世,那种内心的痛苦;在送葬的时候不能披麻戴孝,他哥哥把草圈套到他头上,竟成为他的污点,导致他后来被党内严重警告。还有一处也很生动,陈智慧跟自小送给别人家养育的女儿的情感纠葛,写得肝肠寸断,令人辛酸。

  第四个关键词是基调。这部作品的基调是扎实、深入、细致、严谨、冷静、客观、厚重,既肯定农民建城推动经济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现实,又正视农民距离真正脱胎换骨成为文明市民的不足现实。比方说,作品中写到陈定模在创建中国农民城过程中出过的两张“错牌”,一个是未经报告组织本地干部策划筹建副地级城市遭到非议,第二是未经县里和市里的批准到北京开龙港发展战略研讨会,最终被免职和党内警告处分。幸好历史是公正的,社会没有忘记陈定模,他后来被评为“温州市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浙江省建国60周年6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位农村人物”等称号,荣获“第四届中国发展百人奖(农村)”个人奖,应该说名副其实、实至名归,这对陈定模这个人物来说也是应有的肯定。

  总之,整部作品读下来,我认为这是一部新鲜独特,好看耐读,折射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奇迹和中国农民命运,富有时代感、沧桑感和人物命运感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

(编辑:于欣悦)
会员服务